郝景芳:人类群星璀璨时——为什么要学经典

本文看点:你是否明白,其实经典文学对于孩子的思维和人格发展,自我认知、心理健全和价值观形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就算你明白这点,可经典文学对孩子来说,确实存在难以上手、枯燥乏味的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去更透彻理解经典作品后的历史人文科学脉络,如何更深入浅出的引导孩子理解这些蕴含的深意呢?本文将为你阐述——

周四

思维

全文共4883字,阅读时间15分钟

作为父母,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孩子学习经典?

我们小时候常被教导,应该多读经典,但是多数人读不进去,无论是文学名著、历史学著作还是科学著作,都觉得过于深奥,诘屈聱牙。一些经典作家的作品也不知道好在哪儿,但是只因为学校要考试,就勉力背一下。

现在自己做了父母,又听人说学习经典对孩子有好处,于是又进入了两难:该不该引导孩子学经典呢?自己都学得云山雾罩,又如何才能让孩子对经典感兴趣?

其实,最重要的是要了解:经典到底好在哪儿?

生活中的矛盾体

经典到底好在哪儿?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想一下,在生活里为什么我们会对“装逼”现象又爱又恨?

我们经常会嘲笑“装逼犯”,如果谁说话或者晒圈的时候,动不动就是“黑格尔说”、“尼采说”,我们常常会嘲笑他“装逼”。而与此同时,我们自己发圈的时候,也忍不住会晒一些自己遇到的经典:这本书令人醍醐灌顶,这句话令人回味无穷。

当我们嘲笑装逼的时候,我们在嘲笑什么?当我们分享的时候,我们又在分享什么?

实际上,除却一些沽名钓誉不看,在生活里,如果一个人发自内心想要分享一部电影、一本书、一句话,一定是因为它击中了他的内心。当一个人看到自己模模糊糊感受到的思绪,被一位大人物以无比清晰的语言说出,内心是激动不已的:原来我的思想,离大师如此接近!果然是大师,看事物如此透彻!

在某种程度上,“装逼”是在凸显自己和大人物的共通,这固然是有虚荣的成分,但这恰恰意味着,经典中有某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硬币的一面是虚荣,另一面也是真诚:因为所有想分享和推荐的,都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心声

经典为什么是经典

为什么很多经典句子,经常让人有内心强烈共鸣的感觉?为什么我们会被一些陌生人的话语所激动?他们明明远在另一个时空,生活在我们从来都没去过的小镇,说着我们听不懂的语言,他们的文字和画面,为什么会让我们心潮澎湃?

普鲁塔克说:人类的伟大之处,是在于面对恐惧的骄傲姿态。这句话为何令人感动?

最主要的原因是:经典中的很多话,用最凝练的语言,讲出最普遍的原理。它们讲到了某些“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事物。

经典不是获奖作品,不是权威的工具,也不是老掉牙的过时材料。真正的经典,是探寻某些永恒问题的永恒求索。

经典作品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经典在书写有关于大写的“人”的真理,因此也就是在书写有关你和我的真理。

普鲁塔克写凯撒的时候,他不仅在写一个两千多年前的罗马人,而是在写任何一个带领团队的领导者,在面临巨大压力和不确定前景的时候,如何在黑暗中承受孤独,掷出命运的骰子,孤注一掷跨过河流。

欧里庇德斯写抛弃父兄、与人私奔又被抛弃的可怜女人美狄亚,并没有带有道德训诫,像新闻一样品头论足,而是写她在悲伤痛苦中反思女人的命运,“我们女人算是最不幸的”,还有在绝望中的自我保护,“我可不要那种痛苦的高贵生活和那种刺伤人的幸福”。美狄亚杀子的悲剧是可叹的,但是经典作品展现的是更深刻的人性的矛盾。

所有这些,即使从两千年前拿到今天,依然是人心深处永久的困惑

少年时不容易喜欢经典,因为经典作品往往每个人都不理想化——少年心性最喜欢快意恩仇和英雄神武,而在经典作品中,只有复杂的不完美和永恒的缺憾。只有足够成熟的时候才懂这样的真实多么震撼人心。

经典文学、经典哲学、经典史学、经典科学探究、经典艺术——它们探寻的就是人世间的真相是什么,人心深处的永恒困扰是什么——因此无论过多久,它们都能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激起震撼的波澜

经典的意义

说回到教育,我们为什么要引导孩子理解经典?

也许我们小时候只是懵懂看了一些经典,算不上喜欢,也算不上理解。但是随着成年,我们会知道,看过和没看过经典,人生是不一样的。

在卡尔维诺的《为什么要读经典》中这样说:

“这种青少年的阅读,可能(也许同时)具有形成性格的实际作用,原因是它赋予我们未来的经验一种形式,为这些经验提供模式,提供处理这些经验的手段、比较的措辞,把这些经验加以归类的方法,价值的衡量标准,美的范式

这一切都继续在我们身上起作用,哪怕我们已差不多忘记或完全忘记我们年轻时所读的那本书。当我们在成熟时期重读这本书,我们就会重新发现那些现已构成我们内部机制的一部分的恒定事物,尽管我们已回忆不起它们从哪里来。这种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

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这就是经典的意义。

当我们记住经典中那些苦苦求索的人,我们在任何情境中,内心深处都不会完全孤独。我们是安娜,是K,是默尔索,是昆丁,是普罗米修斯,是卡珊德拉,是麦克白,是太史公,是断肠人在天下。我们知道,我们所面临的窘境、压力与不被理解的孤苦,都是“人”这种生物从古至今都在面临的永恒困境。

而所有这些先行者的思维方式,最终也都留在我们身体里,与我们化为一身。

经典,意味着将人类融为一体,跨越时间地点,与自我相连。我们以为自己读不懂经典,可是在人生遇到洪水猛兽的时候,我们身体里蛰伏的每一个影子都会站出来,用他们的话语支撑我们的身体和精神意志,让我们劈开海水,找到走出困境的路。

该如何引导孩子理解经典

当我们知道经典的意义,我们又该怎样引导孩子理解经典?

小时候当师长反复讲应该阅读经典、灌输名人故事,讲一个作品反映了怎样的阶级斗争,带来了多大的历史成果……我们总是很难感兴趣。究其原因,我们很难根据一个人或者一个作品的外在属性而对其感兴趣。让我们感兴趣的,永远是一个人或者一个作品的内在属性:它讲了什么与我有关的智慧?它触动了什么与我有关的情感?

那么今天,我们又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孩子对经典感兴趣?

在《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红皮书》中,有这样几段话,极为鲜明讲述了学习经典的方法:

“我们处于与人类的历史丧失联系进而又彼此丧失联系的真正危险之中。补偿的办法并不在于对历史知识多一些了解。历史知识现在已经堆积如山,超过了前面任何一代人的积累。知识如洪水般泛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难题之一。……现在,即使学术大师也不能够看到连续的、完整的人类历史,而其余的人所看到的更只是历史片断。”

“诗意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正是通过诗意,即对于通常事物的具有想象力的理解,人们的思想才会最深刻、最根本地联系在一起。因此那些书籍——不论是诗歌还是散文,不论是史诗、戏剧、小说还是哲学——都曾经是人类伟大思想智慧的集成,并极大地影响了一批人,继而又影响了其他人。……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启迪和教诲了许多代普通读者的作品,已经演变成大家的共同财富。这些作品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而自身也得到了丰富,它们要比那些昙花一现、流传不超过两代学生的作品更受人欢迎。”

“学习世界艺术传统,是要通过分享大师的视野而培育人的心智,同时也是为了体验纯粹的愉悦。但介绍传统仅仅是艺术学习的一个方面。在这里,我们认为艺术学习的另一方面就是要有助于个人的心智。大师的作品不是用来机械模仿的,这些作品的价值就在于它们能在孩子们幼小的心中播撒一粒种子,这粒种子将来能长成或大或小的一棵树。艺术学习必须融入每个人自己的东西,这样艺术品才能产生个性化的新形式。”

这几段话的意思是:人类历史文明已经极为浩瀚,学习的方法并不是记住更多信息,而是诗意地理解集成人类思想精华的经典之作,并以个性化的方式融入自己的想象。

这里面,最重要的几个关键词:诗意、体验、个性化。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学习经典,最重要的不是让孩子背一百个名字和时间地点,而是要让孩子带着自己的诗意与想象,对经典作品有感受和思考。让孩子获得个性化代入感的理解,进入经典作品的内在情感。这是学习经典的关键。

在引导孩子接触经典的时候,我们可以问问孩子:

你感觉到这个人怎么了?他为什么会开心/难过?

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为什么?

你觉得这个人的观点,和我们之前看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你注意到他用了什么方法吗?他是怎么推理的?

你喜欢哪个作品?它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所有这些引导,都是让孩子带着自己的感受,从内部理解经典,也是让孩子从思想上和审美上获得深刻滋养的重要方式。唯有这样,孩子才不会被一些“十九世纪……某某学派”搞得云山雾罩,而是将经典作品中的智慧与情感吸纳到心中。

经典是将永恒凝结于一瞬。当我们看到米开朗基罗的《圣殇》,即便我们远隔几百年,我们也都能感受到作品里的哀愁:母亲抱着逝去的儿子,瘦弱的躯体倒在自己的手臂上,再怎么挽留都无法阻止生命一点一点流走。米开朗基罗雕工的细致,就连耶稣手背上的血管都分毫毕现,几乎能从大理石中感受到皮肤触感和生命流逝的痛。

通识教育与经典学习

绝大多数通识教育体系,都强调经典学习。在通识教育推行早期,历史传统悠久的名校,例如耶鲁大学,通识教育几乎等同于经典学习。后期的课程体系加入很多现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学习,和经典学习相辅相成。

通识教育最在意的事情,就是将人类文明融为一体,让学生看见整体文明发展的脉络。而经典学习,是最能串联人类文明精华的思路方式

在通识教育中,即使是科学学习,也会放在人类文明史的整体背景中。因为我们会发现:真正的科学大师都在思考哲学史上传承千百年的经典问题:万物的本质是什么?万物为什么会运动?万物的规律是如何形成的?正是这些问题推动了全人类的进步。

“当科学现象越来越远离个人经验,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抽象,就必须从其他背景(即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和哲学背景)来学习科学事实。对一般学生来说,只有这种更为宽广的视野才能赋予科学的信息和经验以意义和永久的价值。”

“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进行科学的通识教育而不是专业教育呢?我们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清楚。在大学水平以下,所有的科学教学都应该致力于通识教育。”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红皮书》

历史并非简单继承传承,历史上绝大多数时代的绝大多数人——就像当今的多数人——对于历史的精神传统相对陌生,甚至是一无所知的。对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也谈不上和历史建立联系。

但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作品,内部是有连贯的发展脉络的。思想家在前人著作基础上开始思想,科学家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开始工作,艺术家在前人创作基础上开始创作。这样的思想轨迹,是人类历史能向前推进的内在原因,也是知识和事件的碎片信息脱离碎片化的方式

本文是三月通识教育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在前几篇文章中,我分别阐述了通识教育的整体培养目标、对实践的态度,以及对科学人文背后思维的探索。本文梳理通识教育中经典研习的理念。

除此之外,我将会在三月“陪你童行”社群的结营仪式,和四月“陪你童行”社群开营仪式上讲一下我做通识教育的整体思路,以及为孩子搭建顶层认知框架的意义

讲座主题:《为什么顶层认知框架对孩子很重要》

这一系列文章,会和我的其他个人思考集结成书,作为通识教育理念推广之书,定名《愿你一生勇敢,不负聪明》,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六月或七月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