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名无名烈士长眠菏泽 村民自发祭奠73载

大众网·海报新闻曹县4月3日讯(记者 李威 见习记者 赵世闯)清明节是传统扫墓祭祀、缅怀祖先的日子。在菏泽市曹县朱红庙文庄村有一处烈士陵园,面积很小,也很简洁,平日少有人来,但这里却埋葬着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87名无名烈士。70多个冬去春来,当年战场的硝烟已经消散,每年清明节,文庄村及附近村民自发给烈士扫墓已成为传统,并交给后人一代一代传下来。

87名无名烈士在此长眠73年

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商丘市李门楼火车站发生了激烈的陇海铁路狙击战,后方医院设立在曹县朱红庙乡李庄寨村,当时重伤不治牺牲的战士就掩埋在李庄寨附近的文庄村。因当时环境恶劣,牺牲的烈士身裹白布,匆匆下葬,下葬时每具烈士的遗体脚边都放着一块瓦片,上面只用朱砂写着烈士的简单信息,没有记录姓名。2003年曹县人民政府保护并建立了文庄烈士陵园,87名无名烈士一直长眠至今。

文庄村民85岁老人杨性勇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以前烈士陵园到处都是沟和杂草,2003曹县政府整修栽培树木,建立了文庄烈士陵园。因埋葬时环境恶劣,埋葬烈士的时候没有留下多少信息,很难知晓知道这些烈士的身份信息。73年来,也不乏有烈士亲属来此寻亲,由于各种因素,大多数家属都没有烈士的确切姓名信息,只记得姓名(谐音),导致很多寻亲的家属至今找不到。虽然不知道烈士们的姓名,但每逢清明、中秋等节日,附近乡村村民、学生以及不少周边群众都自发前来祭拜这些无名的烈士。

文庄第一书记为烈士“寻家”

2019年7月,菏泽市烟草专卖局郑凯担任文庄村市派第一书记,通过走访了解到当地村民对烈士陵园的感情十分深厚,经常去给烈士扫墓。作为一名党员,同时也是一位转业老兵的郑凯就想能不能通过现代的技术为烈士找到故乡,在向乡镇和县领导汇报后,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并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同时以DNA检测为抓手,开展为烈士寻家工作。

“我们通过多方渠道了解到在2019年8月,上海复旦大学成立了国家英魂DNA数据库,在与对方取得联系后,对方很重视,等疫情好转时就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来开展工作。”郑凯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3月18日,村民为烈士添坟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块当年下葬的瓦片,上面依稀可以看到朱砂写的字迹,随即将照片发给上海复旦大学,对方表示,可以运用现有技术手段进行复原。虽然是大海捞针,但是让这些无名烈士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乡,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方式。

青山有幸埋忠骨,英烈无名亦长存。这些烈士在自己最好的年纪,为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今日幸福生活离不开英雄先烈们的奋勇斗争。清明时节,祭奠祖先、缅怀亲人,也不能忘怀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奉献、牺牲的英烈,也希望文庄烈士陵园的无名烈士们早日“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