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带来生死思考,千禧一代重新定义了死亡的意义

iWeekly
清明节来临,祭奠先人,思索生死是永久的主题。在一部分人心中,死亡是一个禁忌的话题,即使是在弥留之际,也不愿意直面死亡。然而对千禧一代而言,他们正在重新定义死亡与身后之事。
年轻人改变死亡观念,尽早筹备身后事
据VOX报道,在过去,大多数美国人不会在他/她20岁的时候考虑死亡,更不用说为身后事做打算。2017年发表在《健康事务》(Health Affair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21%的美国成年人曾经和亲人谈论过“死后的事情”,只有三分之一会在生前立好遗嘱,找到后事委托人。
图片
然而,据美国丧葬承办人协会近期的数据显示,千禧一代对死亡的观念发生了改变,他们开始在青壮年时期筹备将来的身后事。在18岁至39岁的美国人中,有15.8%的人认为应该在40岁之前计划好自己的葬礼,而60岁以上的人群中,只有7.9%的人这么认为。
图片
为什么千禧一代会在生命的黄金时期考虑死亡?答案千差万别。VOX认为,结合当下的现实,千禧一代的精神压力非常大,高压快节奏的生活会使他们产生“逃离现实”的想法。另外,全球20岁至40岁猝死病例逐年增加,年轻人一边购买人寿保险一边为死后做打算。死亡似乎不是一件难以面对的事情。
图片
不仅如此,千禧一代还希望通过死亡展示个性。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不少年轻人表示,葬礼应该是对生命轮回的庆贺,而非悲伤的守丧仪式。他们甚至希望在死后举办“Instagram式的葬礼”,即通过直播或照片的形式,让社交平台上的全球用户都能见证自己的离去,然后给葬礼点一个“赞”。还有一些年轻人甚至选择跳过“葬礼”环节,在生前签署遗体捐赠协议,死后将身体献给科学研究。
图片
年轻人成殡葬业领军人物
虽说人的生命难逃一死,但人们平均每14年才会接触一次殡葬业,对该行业除了陌生外还存在着一丝敬畏。然而,年轻人正引领着殡葬业的文化变革。
殡仪业者凯特琳·道蒂(Caitlin Doughty)是一名85后,她在27岁时创立了“善死会”(Order of the Good Death),该组织宣扬死亡是“人生中不可敷衍的大事”,鼓励人们对死亡进行积极思考,提供临终关怀、心理疏导等服务。汉萨•伯格沃尔(Hansa Bergwall)开发了一款名为WeCroak的应用程序,这是一款数字时代的死亡纪念品。WeCroak实时更新全球新生人数及死亡人数,用直观的数字提醒用户珍爱生命、活在当下。
图片
▲道蒂。
现年30岁的利兹•艾迪(Liz Addie)是Lantern网站的创始人,这是一个提供“死后清单”的网站,以帮助人们为去世的亲朋好友打点后事。据艾迪透露,她从小跟着祖母长大,几年前,祖母因病去世。然而,这是艾迪首次面对亲人离世。对此,她不知所措,只好一边流泪一边拿出手机搜索“如果有人死了,应该怎么做?”“那一个月里我感到混乱又绝望,磕磕碰碰才完成了祖母的葬礼、户籍注销、财产办理等事务。”为祖母料理后事的经历给了她灵感,成为艾迪创建“提灯”网站的最大动力。“生者为逝者操办后事是一种尊重,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妥帖地送行亲朋好友的最后一程。”
图片
殡葬方式日趋多元环保
据悉,在美国,超过90%的人在死后接受土葬或火化。火葬虽比土葬造价低廉,但土葬曾是美国人处理遗体的唯一方式。很多人认为焚烧尸体听起来可怕,且不符合基督教精神。然而这两种殡葬方式都有缺点。据《纽约时报》报道,除了埋葬死者,美国每年还要往地下掩埋600万米长的木材、1600万升的防腐液和160万吨钢筋混凝土,土地资源明显不够。上个世纪,火葬一度被认为是替代土葬且环保的殡葬方式,但数据显示,焚烧每具遗体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242千克。
图片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伦理学家奥尔森表示,不论土葬还是火葬,这类传统的埋葬方式使得人类在死后仍创造“碳足迹”。于是,更加环保的殡葬方式正在兴起。安娜·斯文森(Anna Swenson)是Recompose公司的公关经理,这家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公司开发出“堆肥葬”,并得到了华盛顿州立法机关的批准,今年5月起便可正式运营。斯文森认为,殡葬方式之所以会出现改变,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随着生态系统的崩溃,人们会更加意识到自己对地球的意义,无论是活着还是死去。”
图片
据悉,堆肥葬是将人体做成堆肥。Recompose公司会将人体遗骸放入到固定的容器之中,然后在该遗骸与容器的间隙覆盖上各种碎木片、干草等,然后封上盖子。在该容器内,温度和湿度都会保持恒定,以便让容器内的微生物更快的繁殖和分解人体蛋白质等。大约一个月之后,人体遗骸就会转化为土壤。然后这些土壤可以交给亲属,由亲属决定将其种花还是种草,以纪念亡者。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