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指导手术,无人机喊话,机器人测温,疫情防控用了这些科技产品

用5G技术创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在线免费诊疗平台”远程医疗诊治;灵活智能的消毒机器人、配送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等人工智能设备上岗服务;远程智能系统服务社区网格化防控……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疫情期间,以中关村社会组织为代表的科技类社会组织发挥技术优势,5G、人工智能、远程监控齐上阵,为疫情防控注入科技的力量。
5G远程医疗360度VR身临其境
记者从北京电信技术发展产业协会了解到,疫情期间其会员企业发挥5G行业引领优势,推出包括5G+远程医疗、5G+智能机器人、5G+无人驾驶等在内的多种5G技术服务。
图片
5GVR远程服务
北京电信技术发展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其协会成员单位中国移动联合相关医疗机构,发布基于5G网络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线免费诊疗平台”,每天有20余名专家在平台上免费提供咨询,帮助患者及时诊断。
中国移动还联合相关机构共同组成项目小组,安装调试5GVR重症监护室远程观察及指导系统。医院医护人员、异地专家医生可通过系统360度身临其境般参与高清远程诊疗指导。病人家属也可通过系统对隔离区病患“实时探视”。
正值复工复产阶段,北京电信技术发展产业协会成员企业大唐移动联合中国电信推出5G防疫方案。其中,5G热成像无人机防疫可通过无人机红外热成像系统,可以快速筛查体温异常人员,同时利用5G协同无人机进行空中巡查管控,并在无人机上集成了喊话广播功能,实现语音引导和防疫知识宣传,实现空地一体防疫。
图片
5GVR远程医疗
针对人员流动增多等问题,旷视科技也紧急开发了人工智能测温系统,助力返程高峰的体温排查等。该技术支持大于3米的非接触远距离测温,且温度检测误差在±0.3℃以内,辅助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机场等高密度人员流动场景的工作人员快速、准确地筛查。
据介绍,目前这套系统已经在海淀区政务大厅、北京部分三甲医院、写字楼、社区、校园等试点投入使用。数据统计,该系统上线期间已累计服务十余万人次。
机器人上岗“以一顶多”更安全
记者从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了解到,疫情期间,该联盟成员单位迅速开发投用消毒机器人、配送机器人、巡检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等设备参与一线防疫,节约医用防护装备消耗、降低病毒人际传播风险。
被大家昵称为“Andi”和“小白”的两款机器人,疫情期间就“忙活”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协和医院以及北京、南京等地的多个场所,应用于安防巡检、室内外消毒等。
图片
小酷机器人
研发公司大陆智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负责人高源介绍,“Andi”搭载有高精度热感仪、体温识别系统、消毒喷雾及雾化装置,具备异常体温识别、口罩佩戴识别、不规范穿戴警告、消毒液定时定点喷洒、疫情播报等功能。巡逻时,当它发现有人未按规定佩戴口罩时,会立刻语音警告,并实时上传至后台。
全自动消毒(喷洒)机器人“小白”最大可搭载120公斤大容量耐腐蚀储液罐,长时间大面积消喷作业,一次加药可覆盖5万平方米区域。更为神奇的是,“小白”可自制高浓度超氧水消毒液,只需加入自来水,就能实时生成超氧消毒液。
这几天,在北京理工大学北门入口,一台憨态可掬的无人驾驶四轮小车“小酷”承担起了“测温员”和“快递员”的任务。“小酷”是由北京理工大学与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研制的5G云控防疫监测无人配送车。
酷黑科技CEO马罡介绍,“小酷”搭载高精度红外测温成像系统,可远距离、非接触、大范围监测流动人群,并可分别识别每个人的体温,同时通过5G网络实时显示在车载屏幕和远程监控设备上。当监测到体温异常人员时可实时报警,截取监控画面并存储。同时,通过5G通讯云平台及时将现场相关人员情况回传至安保中心处理。
高科技产品助力社区疫情防控
在社区防控的基层一线,高科技产品也在悄然助力。
据介绍,中关村集创数字产城联盟联合会员单位快速建立起一套疫情留观人员智能服务系统,通过视频、语音,即时了解留观人员实际需求,缓解了社区防疫一线人员工作压力。中关村空间信息产业技术联盟也联合会员单位研发网格化社区疫情防控系统,系统涵盖网格巡查、疫情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展现、综合指挥等多个模块,已在北京、深圳、天津等地上线。
图片
消毒机器人“小白”
其中,作为国内首家国有控股的区块链科技企业,启迪区块链集团在疫情发生之后,紧急开发“公共场所体温检测精准筛查预警系统”和“智慧防控小程序”等多款疫情防控产品,助力复工复产。该系统可实现对重点场所人员流动和体温变化的智慧化管理,确保健康信息管理“不漏一人”。
数字政通公司则研发上线“网格化社区疫情防控系统”,立体化打造包括面向市民、小区物业、隔离居民等用户的微信服务端,面向社区网格员、基层医生、发热门诊医生等用户的APP端、面向公安交警、城管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发的疫情联防联控系统电脑端等,迅速形成全面排查摸底、联防联控的体系。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金可
编辑:蔡文清
流程编辑: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