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缅怀!致敬星辰大海征途上的英烈!

图片
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711
中国航天由大向强的征程里
有太多前辈、烈士值得铭记
图片
他们中,有像聂荣臻一样的功勋老帅
图片
60岁的时候,聂荣臻来到西北戈壁。当时,前苏联突然撤走了全部在华专家和技术资料。有外国人嘲笑说:“你们中国人穷得五个人穿一条裤子,还想搞什么导弹、原子弹。”他怒发冲冠:“搞不出两弹,我死不瞑目!”
1960年11月5日,他在自己亲自选址建起的发射场,主持发射了中国第一枚国产导弹“东风一号”,开启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在危险的导弹、原子弹对接现场,他拉了把椅子坐下:“你们什么时候搞完,我就什么时候离开!”
他对自己的女儿说:“前进,并且要赶上或超过我们的对手,这就是中国人民的唯一出路。否则,我们就将永远被人欺负。我决心把我自己的后半生贡献给我国的科学事业。”
聂荣臻去世后,按照他的遗愿,他的部分骨灰,永远埋在了东风革命烈士陵园。
他们中,有像钱学森一样的两弹元勋
图片
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他也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
2007年,钱学森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组委会评价他是“民族脊梁”,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他们中,有的像黄亮一样冲锋至生命最后
图片
1984年3月,黄亮出生在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一个苗家山村,生前是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测量工程师。
2014年5月,他因罹患恶性肿瘤不幸去世,他短暂的生命中留下追星揽箭的航线。弥留之际他留下遗言,将自己的肾、肝、肺和眼角膜捐献出来。他的骨灰被安葬在长江边的江阴花山公墓,如他所愿,可以一直守望着测量船出海、凯旋。
他们中,有的像王来一样舍生忘死
图片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战士王来,牺牲时只有23岁,牺牲前,他在最后一篇日记里写道:“不能好事归自己,坏事归别人。”
一次任务中,大火骤然燃起,一名战友的工作服沾到火星燃烧起来,上前扑打的两名战士身上也着起火来。他冲上去拼命把战友着火的衣服扒了下来。战友得救了,气化分子却使他成了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为了防止点燃身边的战友和加注车,他大吼:“别过来!”转身向戈壁滩跑去。在戈壁滩的沙砾上,他留下了38个焦黑的脚印。
他们中,有的像姜秋江一样只留下一张照片
图片
1990年6月19日,“长二捆”火箭正要转往西昌发射场时,卫星测试厂房的加注电动大门突然发生故障,如不及时修复,不仅火箭发射要推迟,而且还直接威胁卫星的安全。
“抢时间就是保成功!”当时,年仅31岁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员姜秋江冒着生命危险,毅然爬上了10多米高的电动大门。经过数小时奋战,故障排除了!当他修复好电机返回时,不慎将门框底板踏落,从10多米高处摔了下来……
姜秋江撒手而去时,只留下一张照片,却留下了对儿子姜于的影响。2002年,他的妻子亲手将儿子送到了丈夫曾经工作过的岗位,继续着父亲未能了却的心愿。
还有的
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墓碑上仅有四个字
烈士之墓
图片
有人问,中国航天人的脚步
为何如此之快?
答案就藏在传唱多年的
《祖国不会忘记》
“不需要你歌颂我,不渴望你报答我
我把光辉融进祖国的星座……”
答案就藏在那些前仆后继
为国尽忠的前辈、烈士名录里
先烈们所奋斗的明天
即是我们所生活的当下
向前辈、烈士们致敬!
祖国的未来定当如君所愿!
繁荣昌盛!
缅怀先烈,汲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