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吞金兽,老母亲怎样让储蓄的速度跑赢碎钞的速度?

前阵子在公号的一篇文章下面,有妈妈希望我写一篇关于自己理财的文章,得到了很多妈妈们的点赞。这几天,也一直有妈妈在后台和我的个人微信上问我关于理财的问题。

因为觉得自己不够专业,怕案例没那么普遍,给大家误导,所以一直没写。不过我一直记着这件事,这不,在跟我的北大同学,中国大陆地区第一批私人银行家薇薇详细聊过之后,就赶紧跟大家分享来了,希望能够帮到各位妈妈,多一点儿理财的思路。

理财的常见误区

其实自打我做公号以来,我收到过不少关于理财的留言,很多妈妈问我:

“理财是不是需要很多钱?”

“需不需要把所有的钱都拿去做投资?”

“是不是收益高的,赚钱多?”

说实话,虽然这是一些妈妈们的疑问,但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对理财的误解。所以,我就先来跟大家说说理财的误区,给大家避避雷区。

误区一:“没钱怎么理财?等我存够钱再说!”

这样想的人不在少数。首先,理财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当然, 投入的资金多,回报会多些,但是影响未来财务状况的,是投资报酬率的高低和时间的长短,跟投资多少钱关系不大。

其次,很多家庭的理财观念是,等储蓄够了,再去理财。储蓄从哪儿来呢?就是每月的收入减去支出,支出多,储蓄就少些,支出少,储蓄就多些。

在这我想帮大家调整一个观念,就是把储蓄=收入-支出,调整成支出=收入-储蓄。这样调整的好处就是,每月有固定的储蓄,就知道当月应该怎么安排开支了。

还有,几乎所有的人都有信用卡,我知道一部分人过着“今天消费,明天还钱”的潇洒日子,但我觉得并不可取,因为抗风险系数太低了。就拿这次疫情来说,让很多没有储蓄还负债的人吃了不少苦头。

所以,大家理财钱多钱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理财的观念,不要轻易花掉现有的钱,也不要透支未来的钱,更不浪费钱在大家手中的时间价值。

误区二:“回报这么高,那用所有的钱投资岂不是赚翻了!”

我劝大家千万别有这样的想法,而且一定要谨记一条——投资有风险。特别是像今年这样市场不稳定的情况,更不能把家中重要资金拿出来做投资。拿我自己来说,在今年这样的大环境下,理财有两个大原则:

一是不能把所有钱都放到一类理财产品里;二是投资只用家里的闲钱。

大家别觉得不把钱放到一类理财产品很简单,觉得就是把钱拆开,多买几样。这里的“一类”指的是大类的资产,像是股票、债券、理财、投资等等。像是一口气买了几十只股票, 本质上还是把鸡蛋放到了同一个篮子里。

至于选择哪几种理财产品,要先考虑整个家庭的资金状况、风险承受力、投资经验等等之后,再做选择,如果自己实在搞不懂,找专业的机构咨询一下,也是个好选择。

而说到家中闲钱,我觉得家庭赚来的钱,一部分用来日常消费,一部分用来做足保障(保险、储蓄、应急资金等),剩下的才是闲钱,这部分的钱才能拿来做投资理财。

我知道有的投资或者理财项目收益高,不过收益高意味着风险高,把所有的钱投进去,万一有些波动,影响的就是整个家庭。我们做投资理财,是为了以后生活越来越好,不是越过越糟心。

误区三:“理财这么赚钱,我马上就买!”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虽然我们用的是闲钱,也得慎重,不懂的东西千万别轻易上手。像是之前很多人听说P2P火,就把钱投进去了,结果暴雷后,生活一团糟,这样就失去理财的意义了,如果这样,还不如直接把钱存到银行更保险。

我听说还有人相信一些“理财大牛”,大牛怎么说,怎么理财。我觉得同样不太可取。大牛的意见再专业,也只能作为信息的补充, 最后拍板的还是我们自己。

我的建议是,决定理财后,先别心急,先确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再去了解投资理财的方法。必要的时候,找懂行的人问问也是可以的。

建立家庭三大账户

前面说了理财的三个误区,下面说说我们普通家庭如何做理财。因为每个家庭的理财观念、收支状况、风险承受力等都不同,我不做具体的推荐,就说说我们每个家庭都能做的。

我跟薇薇聊的时候,她跟我说,资金有三个特点: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财富属性,每个金融产品也有自己的财富个性。

给自己家做理财,实际上就是把自家的财富属性,和不同个性的金融产品匹配起来。

比如说,有的家庭重视收益,那这个家庭就会选择高风险、高回报的金融产品(股票等)。

前面我跟大家说,做理财一定不能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要选择几个大类的理财产品,薇薇非常赞同我的想法,她还说,其实每个家庭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建立三大账户。

这三个账户分别是:消费账户、防守账户、增长账户。任何一个家庭缺一不可。

消费账户

消费账户,对应的是家庭资金的流动性的需求,也就是日常消费问题。

拿我自己来说,我觉得家里最好能预留3-6个月的家庭生活支出和可预见的大额支出。把这笔钱放到银行灵活储蓄,随时存取,或者购买一些风险极低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货币基金什么的。

我的一位朋友在生孩子之前,她都是随意把钱放到银行账户,随用随取。有了孩子之后,家里开销大了,她就详细计算了每个月的支出,用3个月支出的钱买了货币基金,一直放在那里没有动用。

这次的疫情,影响到了她家的收入,她就卖了货币基金,用这笔钱维持正常的生活,顺利挺过了这段时间。

可能有的妈妈想问,是不是消费账户存的越多越好?不是的,消费账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家庭短期的生活支出,不是用来做资产增长的,所以一般预留3-6个月就可以了。

防守账户

很多妈妈说:“千万别有风险,我家没有余钱。”这话我觉得挺有道理的。不过,风险不会因为没钱而消失。我们不能因为钱少,就不给家庭做保障。而防守账户的意义就在这里。

防守账户,主要是一些保障型保险,对应的是家庭的风险需求。比如,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寿险、教育储备金等等。

相信保险类的,做家长的都多多少少了解一些,我就不多做解释了。重点跟大家说下教育储备金。

我们知道,孩子的教育,是个特别大的花销,一年不说别的,单是随便补补课大几万就没了。以后孩子上初中、高中、大学,都不是个小数目。所以,这笔钱不能省。

而且这笔钱,以后也不一定就用于教育,只是对孩子教育的一个托底保障。要是家里有突发状况,有这笔钱就不至于影响孩子的教育。如果孩子以后读书用不到,那这笔钱就成了额外的一笔储蓄,可以用作孩子别的投资。

我知道有妈妈想问存多少教育储备金比较好,我觉得这要根据每个家庭的收支状况、教育所在地等情况,自己来决定,我不能一刀切给个数字标准,但宁可高估不能低估。而且,不管存多少,越早规划越好,因为越早,压力越小。

增长账户

增长账户对应的是家庭的收益性需求,也就是解决财务增长的问题。之所以把这个账户放到最后,也是想跟大家说,不管家庭的收入多少,都要先确保正常的生活支出(消费账户)和基本的风险保障(防守账户),然后才能考虑具体的理财投资产品。

不然盲目地追求投资收益率,颠倒了资金的使用顺序,钱打了水漂不说,还会影响正常生活,这就得不偿失了。

在这个账户里,我觉得家庭最基本的诉求是:保证本金,稳健收益。所以,我在问过薇薇之后,她建议说,可以选择“极简投资组合”,按照7:3的投资比例,7份固定收益产品投资,对应3份浮动收益产品投资。

因为按照她们的测算,如果持有1年以上,这个“极简投资比例”,在多数年份都能保证本金的安全,还能获得稳定的收益。

拿我自己来说,因为平时工作忙碌,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了解众多的理财产品,就直接套用了“极简投资组合”做理财,把增长账户里70%的资金放在债券基金和银行理财里,剩下的30%购买股票和指数基金。

差不多持有了1年多,股票有些亏损,但是整体看,在保有本金的情况下,确实收益稳定增长了。

其实在我看来,有孩子的家庭只要不是大富大贵,就都有经济紧巴巴的时候,但也正因为这样,理财的思维才更重要。

理财绝不是有钱人才能做的事,我们普通家庭更需要有计划地做理财,才能降低生活风险,给家庭增值。

今天的这篇文章,也是我这些年跟很多专业人士学到的一个家庭理财思路,虽然每个家庭具体情况不同,但总的来说,思路是相通的。如果大家有什么具体的问题,可以在留言区给我留言,我可以帮大家咨询专业人士。

当然,如果大家喜欢这样的内容,可以给我点个在看,以后我找时间跟大家再好好聊聊。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