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自我作古空群雄

吴昌硕:书画史的选择
文 | 鲍相志
1984年秋,明净萧爽的西子湖畔,享誉中外的西泠印社举办了“吴昌硕诞辰140周年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是西泠印社恢复正常活动以来举办的最盛大的一次国际会议。会上,王个簃、朱复戡、沙孟海、钱君匋、刘江、梅舒适、祝遂之、丁羲元、洪丕谟、杉村邦彦等都对吴昌硕的艺术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列席的这些艺术家与学者,可以说代表着当时国内的一流水准,他们因一位早已作古且貌不惊人的老头而相聚一堂。
吴昌硕(1844-1927),清末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原名俊卿,字昌硕,别号苦铁,浙江安吉人。吴昌硕的艺术风格对我国近现代画坛影响极大,对日本影响也甚巨,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等。
图片
晚年吴昌硕
辛亥革命以后,68岁的吴昌硕离开了居住30年之久的苏州来到上海。他剪去辫子,身穿道袍,头挽小髻,一个人穿梭于上海的街巷。他的老师,经学大师俞曲园,以及恩人吴大澄,都已作古,可他还活着,和同期在上海的郑孝胥、陆廉夫一样,需要面对新的世界。这副怪模样,显然是不够“革命”的,行效僧道,是前朝反动文人们的惯用伎俩。我们常常急于把遗老们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以至于把他们身上最为纯正的中国文化传统,也一并抛弃了。
中国画发展似乎有一个不易察觉的规律,那就是画随书易。书画同源是赵孟頫、董其昌等历代大师都强调的至理,但是往往中国绘画的发展会比书法慢一两拍。狂草在唐朝取得了卓越了的成就,但是以草书笔法入画,却已经是宋代的事了(虽然有记载吴道子曾向张旭请教书法,但可惜没有真迹传世,难睹风神)。清代金石学大盛,发萌于嘉(庆)、道(光)之间,贵盛于咸(丰)、同(治)之际,经过上百年的涵养,文人士大夫对于篆、隶的理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篆、隶书的训练,使文人开始有能力把握长线条和大幅式,可是,当时的绘画还没有跟上书法的转变。人物画对造型的要求太高,显然不适合文人主攻,而一向最被文人重视的山水画,皴法又太繁复琐碎,不利于抒情性长线条的发挥,花鸟画在这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这个中国画大变革的担子,落到了吴昌硕的身上,然而有着数十年临习石鼓文和篆刻的功力,吴昌硕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把金石气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他毫不费力地用一支笔挑住了。1883年,40岁不到的吴昌硕经友人介绍,认识了在海上成名已久的任伯年。任伯年让他随意在纸上作画,才寥寥数笔就让任伯年大为惊异,他对吴昌硕说,你已经超过我了。冥冥之中,海上画坛领袖的位子,似乎已经完成了交接仪式。任伯年胸襟开阔,艺术眼光极高,他绝对看得出,这简单的几笔,是自己从未到达的境界,这是历代文人孜孜以求的古雅浑朴之境。
任伯年指点吴昌硕,把篆书和草书的笔意融入到绘画中,不难穷其神奥。
图片
吴昌硕临散氏盘
也许这句话真的点醒了吴昌硕,要论造型的奇巧细腻,大概吴昌硕这辈子都画不过任伯年,任伯年是天生的画家,而吴昌硕是天生的书家,他的长处在笔墨的情趣和深度上。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些花鸟作品。
图片
草书心悟一挥之,75岁时画葡萄图
几片湿墨涂抹的叶子下,葡萄藤恣意穿行着。一根长线左突右入,刚一消失,陡然又调转方向,倏忽向下探去。犹如一条灵蛇,见杆便缠,见缝就钻,你的视线完全被它牵引,眼花缭乱,目瞪口呆,不觉中它就游出了画面。你只觉它是如此矫健灵活,它是藤?是蛇?是草书?是大篆?是鸿飞兽骇?是鸾舞龙蟠?是奔雷惊电?是游丝乱杆?只见其将浓遂枯,似折尤转,便早已不入前人窠臼,实乃“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只怕老缶得意之时,亦恨不能早生三百年,与青藤有瑜亮之争。
晚年的吴昌硕,越画越简,越画越随意,甚至大红大绿都懒得上了。几根线,点几点,便有丛梅可拟峨眉雪。笔蘸饱,抹几下,自能片石如观太乙峰。
图片
梅梢春雪活火煎,山中人耶仙乎仙
(84岁《瓶梅图》局部)
任西泠印社首任社长的吴昌硕名声响彻四海,每天来拜谒他的人都络绎不绝,他像他的老师们一样,倾囊相授,提携后进。从任伯年笔下这个落魄无奈的酸寒尉,到后世油画中,那副“付与时人冷眼看”的经典模样,吴昌硕完成了从下层官僚到职业艺术家的转变。
图片
任伯年《酸寒尉像》
1927年冬天,朋友带来他家乡的特产麻酥糖给他品尝,儿子担心他老了,消化不好,就把糖藏了起来,只给嗜甜如命的老人吃一包。晚上吴昌硕馋虫难耐,又背着儿孙偷吃了两包,结果导致了严重的肠胃不适,一病不起,直至突患中风去世。一代身负三绝艺的宗师,晚年却经常对人埋怨儿孙不让他放开吃,似乎有种返老还童、复归婴儿的意味。
所以,还是日本人那句话到位:吴昌硕是神。
图片
《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 · 吴昌硕》
边平恕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