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堪称比坦克、炮弹还厉害的“武器”,回归后……

文图 | 刘德、黄佳豪、马士威

视频 | 汪侃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视频:来自《百团大战》影片

这样的画面,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当司号员吹响时冲锋号的那一刻

号声高亢激越、气势磅礴

将士们也将爆发出浴血奋战的血性勇猛杀敌

在抗美援朝中被外军堪称

比坦克、炮弹还厉害的“武器”

曾经,它从无人不晓,到淡出军营

如今又回归了军队的序列

开启了新的使命征程

……

2019年8月1日起

全军施行新司号制度

在历经这半年多以来

各部队的司号员现在训练的怎么样

▲视频:新司号制度将起这些重要作用(来源央视网威虎堂)

一声声军号,吹出了新时代官兵的忠诚与担当,吹燃了新时代官兵的血性与胆魄。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将司号员训练,列入到部队日常训练中,让司号员岗位不再是兼职的“副业”,如今,第三批司号员们已逐步完成从“小白”到真正司号手的蜕变。

军号作为人民军队的“传家宝”,历经一代代官兵的传承和发扬,如今再次恢复到部队编制内。集训期间,教员采取理论授课、实践操作、评比竞赛、考核验收等步骤,做到对每一名学员负责,保证每一名学员学精学细。

▲起床号迎接午后暖阳

下面随小编的镜头

走进司号员的日常训练

▲视频:司号员训练日常

军号到底有多难吹?

可能只有司号员才能懂得这其中的苦。集训初始,教员就告诫各位学员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这小小军号可能会让大家尝试到军营不一样的苦头。这不,连续几天的训练一个个就憋得脸红脖子粗,可就是吹不出调、发不出声。虽说军号是鼓舞士气的,结果司号员都快练泄气了;面对种种困难和压力,这群年轻的司号员们硬是鼓足了一股劲,还叫响“吹不响,不过周末!”的自我加压口号。

▲练习吹号丝毫不松懈

走进训练场,映入眼帘的是黄铜色的军号,学员们练习吹奏满脸通红和高高鼓起的腮帮。上等兵赵炳杰最擅长的是口琴,“本以为能吹好口琴,小号学起来就会很快,可当真正拿起军号后,发现这都是自己的臆想。”刚开始练习吹奏,赵炳杰就在嘴形上遇上了麻烦。

▲嘴唇吹着吹着又漏气了

快速固定嘴形、锻炼唇尖肌肉控制力常用的方法就是“叼号嘴”。学员们手中拿着号嘴,不时地放在嘴上,利用嘴唇的震动将号嘴吹响。“叼号嘴”训练的时间一长,他们的嘴角会出现酸麻,就连说话都会感到疼痛难受,而正确的嘴形是吹好军号的第一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们不断向教员请教和苦练,一周后大部分终于开始能发声成调了。

▲“叼号嘴”训练

▲学员们组队练习吹军号

春暖花开,他们每天重复着“嗦、哆、咪、嗦”四个自然泛音的过程,嘴唇肿了消、消了肿,但他们依旧拼尽全力。昔日战友们冲锋陷阵,司号员就是战场的“一面旗帜”。嘹亮的军号,唤起将士们浴血奋战的血性以及对战斗必胜的信心。

▲坚持下去才能有进步

训练场除了以往的喊杀声外,如今又多了几重嘹亮的军号声,大家训练起来更加的带劲,富有激情。在他们看来,这不仅仅是普通的司号员集训,更是一种责任和传承。司号员的“回归”使营区多了一抹色彩,也让军营生活变得更加井然有序。

▲军号,也是一种武器

司号员在训练场吹号的机会并不多,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练习军号的热情。“去年参加司号员集训只是入门,回到连队后,日常的吹奏和训练才是最大的考验。”司号员赵炳杰说。学员们要真正准确无误吹响各种号音,是要付出一番艰辛的。

▲背记号谱

▲教员正在耐心纠正学员吹号动作

教员翟九龙每天都会在各作息时间点,带着学员赵炳杰在连队门前进行基础训练,以提高吹奏水平,备战即将到来的考核。夜幕下,金色军号显得那么熠熠生辉,军号嘹亮,既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更是面向战场的宣誓。而翟九龙每天的号声已然成了连队官兵一日生活不可或缺的“旋律”。

▲利用好时间练习军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集训学员训练刻苦、收获满满。司号员考核即将到来,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用他们那强劲有力的嗓子吹响手中的军号,向领导和战友们展示集训成果。挺拔的身姿是他们前进的姿态,激昂的声响是即将冲锋的号角。

▲学员们正在交流心得体会

▲教员指挥学员共同奏响军号

▲天道酬勤,决胜考核场!

军号就是命令

军号就是枕戈待旦

军号再次在军营中响起

不仅唤起了军人强烈的情感共鸣

更是红色精神的传承

也是新时代的强军誓言

更多推荐

微 信 号 | 人民前线(ID:njjqrmqxb)

监 制 | 戴 强

编 审 | 张丙才李庆金

责 编 | 王军华陈前线

编 辑 | 吴荣鑫朱桦

刊 期 | 3136期

感觉精彩,点击“在看”支持一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