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糖尿病,该怎么吃饭?把握好这个进餐顺序,血糖不愁降不下来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糖尿病成为非常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是逐年升高。根据最新报告,2019年全球约4.63亿20-79岁成人患糖尿病(11个人中有1个为糖尿病患者)。
预计到2030年,糖尿病患者会达到5.784亿;预计到2045年,糖尿病患者会达到7.002亿。,其中我国糖尿病患者已高达1.14亿,在中国,这部分人群每年将花费6000亿治疗费用。
图片
据数据统计,我国是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占全球的1/4,且糖尿病患者数量仍然在迅速增加。
所谓病从口入,科学的饮食是更是糖尿病控制的基础环节,想要真正的对抗糖尿病,糖友们最先要做到的,就是“管住嘴”。
然而据了解,很多糖友所谓的“管住嘴”,只不过是少吃东西,不吃甜的,却不知道饮食上学问大着呢——不管是食物的选择,还是营养的搭配,甚至进餐顺序,都会影响血糖的高低。如果只是把食量减少,那不仅控制不了血糖,还可能把身体拖垮了,后果非常严重!
那么,到底怎么吃饭,才是最能起到控糖作用的呢?今天湖南省人民医院营养科就与大家分享一下“糖尿病患者应该掌握的进餐顺序”。
最新的《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中提出:调整进餐顺序,养成先吃蔬菜,最后吃主食的习惯。
图片
研究报告显示:将传统的进食方式改为蔬菜--荤菜--主食的进餐顺序,同时保障每天吃够500g以上蔬菜,糖友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普遍会下降。的确,改变进餐顺序是一种简单、易行、有效的利于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方法。
青岛大学的研究: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3组,按照主食居前、居中、居后的进餐顺序,短期试验的观察其对餐后血糖和胰岛素的影响(方法1:主食居前吃;方法2:主食居中吃;方法3:主食居后吃)。
均鼓励细嚼慢咽,每餐进食30分钟,主副食间隔10分钟。结果表明:主食越早吃,餐后血糖越高;主食越早吃,餐后血浆胰岛素水平也越高,持续时间越长。
按照主食居前、居中、居后的进餐顺序,长期试验的观察对糖化血红蛋白和体重的影响(A组:主食居前吃;B组:主食居中吃;C组:主食居后吃)。
结果表明:随着主食进餐顺序由前向后转移,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水平依次降低。与最先吃主食相比,最后吃主食不仅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而且有利于控制体重。
国外的研究也表明:无论是2型糖尿病还是非糖尿患者群,先吃蔬菜后吃主食的进餐方法均可以降低餐后血糖。
图片
针对出院的糖尿病患者给予先吃蔬菜后吃主食的强化教育1-2.5年后,其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均有明显下降,且蔬菜摄入量明显增加,而主食、水果、油脂、饮料和甜食的摄入减少。
分析可能原因:先吃蔬菜和肉类,因其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胃排空时间,减缓升高血糖的速度,随之刺激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减少,进而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膳食纤维和蛋白质也可增加饱腹感,对控制总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也有一定的帮助;先吃肉类可促进肠促胰素(GLP-1可以依赖葡萄糖形式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具有增加饱腹感、延迟胃排空的作用)的分泌,从而有助于餐后血糖的管理。
有关研究结果和资料,来自中国临床营养网和中国知网等文章。
(编辑ZS。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人民医院 蔡华 张沩嘉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