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景谷:一对夫妻坚守火情瞭望台30载

景谷火情瞭望台

在景谷威远镇文朗村海拔1942米的高山顶,有一座名叫文朗35的瞭望台,这里有一对夫妇默默坚守了30年。现年50岁的赵世勇和妻子郭昌琼驻守在山顶,24小时瞭望,把岗哨过成了“家”。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瞭望台上守护着方圆10万亩的森林。

文朗35瞭望台位于威远镇文朗村西部最高山顶,该瞭望台始建于1988年,现配备高倍望远镜和双光谱高清云台、对讲机、中继台、太阳能发电系统等,是森林防火的千里眼、顺风耳,是森林防火工作不可缺少的主要力量。2012年起正式建成云南省森林火险监测站和森林火险因子采集站,可通过移动网络向国家林业局实时报送本地的风力、风速、风向、温度、湿度、雨量等森林火险因子,以便及时掌握和发布森林火险等级。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素有“林海明珠”之美誉。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8.33%,全县有林地面积57.5万公顷,活立木蓄积总量5802万立方米,是国内一类林区县,也是云南省40个工业强县之一。火情瞭望员,负责观察可视范围内的山林,发现火情及时向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汇报。

夫妻坚守火情瞭望台30载

赵世勇和郭昌琼是景谷文朗火情瞭望台的观测员,他们是同事,也是夫妻,因此,这个瞭望台也被当地人亲切地称呼为“夫妻瞭望台”。 郭昌琼,这个起初被赵世勇这个老乡“骗”来的媳妇,也在这大山里整整“藏”了30年。鲜有人知道她年轻模样,是这片大山,见证了她的青春。 第一次来到文朗瞭望台的时候,郭昌琼觉得自己被赵世勇骗了。赵世勇写信和她说,他在文朗有很多山,还有份美差,他守着山过日子,365天游山玩水,不用干重活,月月有工资拿。在赵世勇的盛情邀请下,郭昌琼决定来到文朗瞭望台一探究竟。 那是1991年的7月份,正逢雨天,郭昌琼从老家永平镇团结村来到文朗35瞭望台。山高坡陡,泥泞难行。郭昌琼回忆起来,她说从来没见过这么高的山,从来没走过这么难走的路,来到瞭望台,看着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看着屋内遍布的尘土和蜘蛛网……她明白,赵世勇欺骗了她,他口中的美差,就是在瞭望台日复一日地观测。他眼中的“游山玩水”,不过是停留在望远镜上的憧憬和想象,实际上他半步也不能离开瞭望台,她后悔来到这里。 赵世勇知道郭昌琼不满意瞭望台的生活环境,第二天,就托人把她送回了老家。后来,郭昌琼主动给赵世勇写了一封信,问他“为什么年纪轻轻就想去大山里守着,哪怕出来外面打工做活哪一样不比在山里强呢?”赵世勇的回信令郭昌琼至今难忘:“山里生,山里长,对大山是有感情的。你若愿意来,我定像大山一样守护你”一年后,郭昌琼再次回到了文朗瞭望台,这一次,她来了就再也不走了。

瞭望台是守护森林草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为了林区平安,赵世勇夫妻二人从不敢有一丝疏忽和懈怠。30年来,他们深居浅出、日日坚守,请假外出时间累计不到60天,片区从未发生较大森林火灾。每年进入森林防火期,他们坚持24小时轮流观测,密切关注林区情况,吃饭、睡觉都在不到十平米的塔台上。

夫妻坚守火情瞭望台30载

对于火情观测员来说,瞭望台上的生活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24小时值守。一旦发现火情,需要迅速确定火源位置并电话报告。他们的工作枯燥乏味,生活也平淡如水。平时基本没有外人去瞭望台,赵世勇夫妻俩只能通过电话、电视来了解外界发生的一切。没有外人说话,没有现代娱乐设备,没有完善的生活设施,大山里蹲守数月,这种孤独恐怕不是几个人能忍受的。可是,这对夫妻却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就这样深深地扎根在这座山上。郭昌琼说,他们已经习惯了平静的生活。但逢年过节,尤其到了夜晚,群山之巅,万籁俱寂。看到城市的万家灯火,远离乡村的热闹喧嚣,此时他们也会感到孤独和寂寞。

进入今年防火期以来,文朗瞭望台,作为全县6个瞭望台的通讯中转站,赵世勇夫妻严阵以待,加强观测频率和精度,每日三次向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报平安。他们25岁的儿子,从小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也能很娴熟地利用望远镜进行观测。清明节前后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时期,儿子为了减轻他们的工作量,也临时加入了瞭望观测的行列。郭昌琼说,如果儿子愿意,他们也非常希望,儿子能够拿起接力棒,把守护大山的责任一代代传下去。

30年坚守在大山顶,赵世勇、郭昌琼夫妻俩过着孤独的“瞭望”生活。一个看似简单的热爱,一份坚韧的执着和追求,用他们生命的光阴无怨无悔地守护着他们心中的绿色梦想。为了守望这片绿色,护卫这片林海,他们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寂寞、艰难困苦,默默无闻的奉献着。30年,岁月已经改变了那对风华正茂的青年夫妻,但未曾改变的,是他们守护工作的认真和守护他人幸福的执着。

截止2020年,景谷已实现连续35年无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这绿水青山,背后是无数人的坚守与奉献。

云南网通讯员 周明慧 谢娟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