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播节奏慢靠王凯提气?《清平乐》还是开年古装剧第一

无论是材料、纹样还是色彩,形成了一个符合北宋的宏观认知。但正午阳光做的最好的,还是从服化道、场景,进入历史。

《知否》首播情景再现。

一方面,是对服化道齐刷刷点赞,另一方面,是对节奏过慢、开场不抓人、部分演员演技的质疑。

对,正午阳光年度古装大剧《清平乐》。

首播csm59卫视收视率2.294排名第二,市场份额7.64排名第一。口碑褒贬不一。

正午阳光真的输了?坦白说。开场有瑕疵,有不足,第一集的节奏,真的慢。

但,慢就是输?

不好意思,我看到的,是另一番天地。

三流古装,像一杯过期可乐,喝下去,倒胃口,不解渴。

二流古装,像一杯快饮,喝下去畅快解渴,但不会有回味。

一流古装,像杯好茶,需细品,有回甘。

《清平乐》拍的是什么?一口气。

从开局北宋熙熙攘攘的市井百态,到皇宫内院的朝堂论辩;从宋代美食的舌尖巡游,到朝堂之上的纵横开阖......

包罗万象却又丝丝相扣,徐徐汇聚成一片盛世的风气。

何为清平乐?词牌名,取意于国泰民安、四海清平。

一句话撂在这里——若能拍出这番历史的气象,首播不算完美的《清平乐》,还是开年古装第一。

开局服化道华美节奏慢?但正午阳光节奏慢得有道理

《清平乐》最先引起讨论的,是它精致、大气、符合历史真实的服化道。

剧集片头就不同其他剧片头的剧情快剪,全部配插画。连起来,就仿佛是一副北宋年间百姓版的清明上河图。

服装和化妆不难理解,处处,精雕细琢。从皇室穿戴到老百姓的穿着,整体都符合历史真实。

道具的涵盖面则比较广,大到北宋宫殿、城门、长廊、客栈、桌椅,小到书画、酒杯、器皿、佩戴的首饰、使用的武器等,原样复制。

无论是材料、纹样还是色彩,形成了一个符合北宋的宏观认知。

但正午阳光做的最好的,还是从服化道、场景,进入历史。

宋代的官制、礼仪、风俗、服饰,七夕、上元节的热闹场景,宋人流行的游戏,到皇后妃子们的发饰、饮食等等,都就是把剧本中的文字想象的北宋转化为具体真实存在。

过往国剧服化道最大的问题,一是“假”,明明是历史剧,却出现各种不符历史的现代元素。

二是乱,各种后代的物件纷纷出现在前朝,活像是架空剧。

三是“新”,从建筑外景到室内内景,从人物着装到桌面摆设,永远是那么崭新,没有任何风吹雨打的痕迹,也就失去了历史剧该有的烟火味。

而《清平乐》的整体表现,无疑是对上述乱象的拨乱反正。

但相比服化道引发的群赞,当下网民质疑的焦点,则是剧集的叙事。

综合网上的讨论,《清平乐》的节奏慢吗?

表面看,的确慢。

剧集采用了顺序+回忆的方式,最开始出场的是少年宋仁宗,然后以一个“狸猫换太子”的典故揭开了整个故事。

第一集的闲笔确实略多,或者更确切地说,看似与剧情核心无关的北宋皇家日常,占据了一些篇幅。

首集整集围绕宋仁宗去皇陵寻找生母李氏和“微服私访”两件事,对话密集娓娓道来,讲述少年仁宗的逐渐成长,但是对话过于密集,会让观众看得累。

新人演员张家硕和王凯形似,但演技尚显稚嫩,尤其在吴越等一波老戏骨面前,更容易相形见绌,观众急等王凯出场,故事就更显得慢。

但,整个首播看下来,真的慢到令观众弃剧的程度?我反倒在慢中,看出了正午的门道。

一是故事虽慢,但慢中有序。

所谓剧集划水,指的是剧情与主线无关,而《清平乐》首播剧情的主线高度集中,以皇宫为主线,辅以梁家人的故事,并穿插仁宗童年的情感,表面悠闲的、不紧不慢的节奏之间,剧情一直在稳步推进。

历史中仁宗知道真相是在刘太后和生母李氏都去世之后,而本剧第一集就将宋仁宗知道李氏为生母的事提前,无它,只为增强仁宗和刘太后的矛盾冲突感,由此就奠定全剧全半段的核心矛盾,并可以让观众预感到以后赵祯的种种妥协、退让、不得已。

第二集进士宣科,一边是严肃的朝堂对话,一边是戏谑的后宫八卦,看似闲笔?其实是一一将北宋名臣引出。

你看,故事的因果逻辑从未被细节撕扯引发断裂。

信息高密度,服化道高还原,台词高门槛……

这才是揭开历史谜题的钥匙。

二是慢中有力。

发现没,虽然开篇不是《长安十二时辰》那样急速前进,没有紧张刺激的动作冒险故事,也没有朝堂的快意恩仇,观众,自然容易觉得闷。

但故事却呈现出了另一重剧力。

比如,仁宗和韩琦那段从少年到青年的跨时空对手戏,是群臣,更是双雄。

少年相遇,仁宗给韩琦埋雷是真的。求贤才,也是真的。

我觉得最精彩的,正是开篇中,两人百转千回的过招。

双雄戏,一边是天才,一边是草包,当然不叫双雄。

有意思的来了:少年你将我一军,我必加倍奉还。

看得出,晏殊韩琦范仲淹等角色,对于正午剧绝对不是工具,找来秀才们这么好的演员,这些绝代名臣,过去只活在历史课本中一句话里的人物,有一个,是一个,说到底,《清平乐》最耀眼的风采,还得是那一帮从历史书上“活过来”的风流人物。

这种徐徐铺设的剧力,难道不是比表面的炸裂,更刺激,带劲。

正午历史剧要的不是持续高密度的推进,而是一轮细火慢煎、反复敲打。

节奏、制作、剧情,放在长期注水的国产剧中,怎可同日而语。

三是慢中见格局。

看前两集的叙事,从八大王元俨的朝廷论辩,到刘太后罢黜晏殊,故事一开始就暗潮涌动,为何这么拍?

因为朝堂上的暗涌,对比长路上的冲锋,更震撼。

漫长积攒下的政治冲突,在论辩里爆发。

表面的波澜不惊背后,是太后垂帘听政下的步步惊心。

看得见的,是言辞进退,看不见的,是君与臣,君与后之间的情感、羁绊、角力、交战。

至此,剧集就拉出了一幅北宋政坛的众生相。

但又何止政坛,它还拍整个北宋,拍一个时代。

一套又一套服饰装扮,一幅又一幅面孔。

共同描绘出在历史书不曾有过的,北宋时代的精气。

有了人气,有了精气。

剩下的,一代盛世的神气。

再比如,吃。

一番报菜名,蜜饯李子雪花膏、吐蕃猪肉、千层酥,光是听,就听到人想穿越。

俩字,嘴馋,想吃。

表面闲笔,却报出了北宋时代最为平常的烟火。

这样的烟火味道,也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变成故事——从吃食到穿着,就从市井、烟火、人情之中,铺开了一幅盛世画卷。

带出了生生不息的人气。

这样的正午剧,慢吗?在我看来,只要言之有物,慢,也能慢出一番正午阳光剧的道理。

王凯救场?我更要为仁宗的人味儿鼓掌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对首播是否满意,王凯的表演,却赢得了众口一词的认可,甚至有网民说,王凯出来前和出来后,根本两部剧。

夸张吗?未必没道理。

因为王凯饰演的宋仁宗,就是全剧的定海神针,这个核心人物不稳,整部剧,就难免失魂落魄。

王凯怎么样,轻轻一个卷帘一出场,就是天容国色。

几句低音炮,稳住全局。

但王凯的表演只是如此?在我看,王凯真正的精彩,在于作出了对传统的反叛。

传统的仁宗是谁?

两宋时期在位最长的皇帝。登基的时候才13岁,在母后刘太后的阴影下生活了10年,到23岁才真正开始亲政,从生到死,一字曰——仁。

但,这不只是我们对人物理解的单面,更是影视人物长久以来的桎梏。

而王凯的表演,全程都在仁宗的历史“人设崩塌”。

崩塌原因——王凯演的不是帝王,而是人。

比如刚登场的宋仁宗,在我看到最大的特征是——天真。

看“复仇”韩琦,全程充满少年的意气,谁说宋仁宗,不能有志气益长,锐气渐盛的时代。

可是再往后是什么?受困。

看改编,最大的变化,就是主角从内臣梁怀吉变成了宋仁宗,从内臣管中窥豹出一代此帝后纠葛,臣子君臣的权力拉锯等等。

到直接从君王角度切入,以宋仁视角看每个个体,展现历史和时代中个人受困的命运,这种无力挣脱,才是封建时代人物的根本命运。

所谓仁宗。苦闷是必然,妥协是宿命。历史有云,“仁宗虽百事不会,却会做官家(皇帝)”。

他少年登基,仰惧天变, 俯畏人言 ,治国如执秤,遵循“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广开言路却也牺牲了几乎所有“任性”的可能,将女儿、妻子、爱妃包括他自己,置于无法逾越的孤城。一切的权谋、争斗、恩怨,都由他而起。而他唯有上敬天命,下畏人言,如履薄冰。

看王凯的表演,越演到后面,越是充满无可奈何的孤独感,好几次独自徘徊,眼神游离,疲惫无奈都隐约可现。

张贵妃是他一生挚爱,却不能任性恩宠。福康公主是他最爱的女儿,却无法给她自由。

品一品他一次次悲极而泣的表情颤抖的睫毛,皱起的眉头,颓丧的脚布。

宋仁宗像一个努力试图做好皇帝却仍然深陷痛苦的普通人, 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三个不同年龄之间的变迁,都被王凯用细腻的情感表现了出来。

果然,好的角色,会带来好的张力。

相比许多人点赞的帝王范儿,王凯表演最打动我的,反倒是帝王霸气下呼之欲出的人气,是人,而不是历史中的一个名字,才会纠结百转,涕泪俱下,而这,才是能扎到人的表演。

我偏不信正午阳光古装正剧会输

所以,正午阳光这局输了没?

只能说,从服化道、礼仪到一些很精彩的对手戏,可以看出《清平乐》,或者说,《知否》班底依然是典型的“慢工出细活”。

慢工出细活背后,更值得借鉴的是,它隐藏的一个工业化逻辑,或可为国产古装剧制作留下一个方法论——简言之,匠人精神。

有了这种做剧的态度,才会在这个短视频流行的时代里,去做这么卖力不讨好的事,所以从当年的《琅琊榜》、《知否》到《清平乐》,正午阳光才能为国产古装打了一个样。

这个样,是不是,只是一种视觉上的精美?

我反倒认为,正午古装剧最精彩,或者说,最耐人寻味的地方在于:

进入历史的方式。

何为历史?每个人都是管中窥豹,每个人都是盲人摸象。

从任何一方,都可以发现历史里不一样的风景。

正午怎么拍历史的?

就说这960年前的仁宗盛治。

表面看,拍的只是仁宗一生?看剧名——清平乐。

正午阳光真正要拍出来的是,是一个时代的风气,而历史的风韵,其实是拍不出来的。

只能用纤毫之间的精致,雕出来。

是的,细节。

一个例子,让你知道细节有多可怕——

注意到第一集仁宗微服私访的情节没,透过场景,其实呈现出现由唐入宋的坊市制度的变化。唐代采取坊市分开的制度,层层封闭,到了北宋则依次放开。

正是这强迫症一般的细节刻画,才一针一线地拼凑成一个时代的风貌。

这么拍剧,固然是慢,但若是留意到这细密的历史针脚,换来的又是加倍满足。

故事是虚构的。人气、精气、神气却曾经展现于一个时代。

这正是正午剧真正的风采——将历史拍活。

北宋仁宗一朝,政治上被称为名臣的有吕夷简、范仲淹、包拯、范祥、韩琦、富弼、文彦博等,文学艺术上有张先、柳永、晏殊、宋庠、宋祁、尹洙、梅尧臣、苏舜钦、苏洵、欧阳修、苏轼、黄庭坚;书法上有蔡襄、苏轼、黄庭坚。

无论是这些历史名臣,还是彼时的市民盛世。他们在69集长剧中,带着后人的判定,从历史中来。

我们知道他们的定位——响亮的姓名,漂亮的诗句,挥毫的笔墨。

但,不曾知道这背后的细节。

而《清平乐》,就是让曾经的历史风貌,从原本扁平的认知,添上新的笔墨。

就说宋代科举取士。

曾经的科举考试过于注重辞藻,也就是科举考试重视作诗而轻视义理,无法选拔真正有识之士,范仲淹提出“先忧后乐”,逐渐凝结成宋代士人最为认同的人才标准。

可范仲淹又是什么人?从首集的丁忧辞官开始,在这层层构建的细节、人气之中,这些一代名士终于被还原,被再现,是他们,凝聚出一个“真实”的盛世气象。

当故事结束,他们便带着这样的气象,回到历史中去。此时,曾经的欧阳修范仲淹,就不再只是小学课本中必须背诵全文的诗词作者。

我们对他们的认知,就不仅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而是说出这个话的人,何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或许是《清平乐》最令人着迷的地方。

知其伟大,但何以伟大?

正午古装剧,从来不是那种强刺激的戏剧。而是在对历史的盲人摸象中,叩问历史。

所以,《清平乐》真正的历史魂魄,到底在哪里?才不止是帝妃爱恨,帝女纠葛,它的故事更大,大到拍出一个时代的精神。

北宋何以灿烂,因为门阀士族退出历史舞台,出身庶族、靠科举晋身的士人阶层成为整个社会的领袖,他们是真心相信,士与君王共治天下。

什么才是北宋士大夫心中真正的境界呢?还是范仲淹。

人们记住更多的,是他写出过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但别忘了他的《严先生祠堂记》中的名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这,才是士君子的真风骨。

好在还有正午剧,让我们透过历史,看见了这样的真风骨。

你告诉我,这样的剧,配不配得上开年古装剧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