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孜县强公村:从“软弱涣散”到“坚强堡垒”

人民网日喀则4月8日电(记者袁泉)近日,西藏拉孜县强公村党支部通过村级组织自评、乡(镇)党委自查自验、县委组织部考核评估的程序,顺利成功摘掉软弱涣散党组织这顶“帽子”,实现由“后进村”到“先进村”的华丽转身。
图片
2017年至2018年期间,强公村因村“两委”班子作用发挥不明显、村集体经济发展长期滞后等原因,连续两年被确定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对象,由此强公村踏上了软弱涣散党组织“脱帽之路”。时隔两年,巨大的转变来自于下派村党支部书记次仁塔杰和全体村干部的艰辛努力,通过落实责任、上下联动、分类实策等措施,全力打好攻坚战、持久战,使软弱涣散党组织从治标到治本,重新凝聚力量、焕发活力。
图片
为强力破解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强公村坚持从问题入手,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分析出现软弱涣散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通过征求意见、个人访谈、召开党员大会等方式,广泛征集党员群众的整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明确整顿任务、整顿时限和整改措施,量身定制详细的整顿方案和整顿台账,对标对表推动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升级。
图片
强公村坚持把靠实责任作为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的关键,从严落实软弱涣散党组织“四个一”整顿措施,研究制定《拉孜县委常委班子领导干部联系指导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采取县委书记直接挂点督办、乡党委书记亲自挂帅、包村领导干部出征的整顿机制,自上而下层层将责任落到实处,确保整顿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图片
针对班子工作能力较弱、工作开展不力的实际情况,从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班子着手,对3名村“两委”班子进行全面撤换调整,配齐配强村党组织“领头雁”队伍。同时,采取“引进来、走出去”、集中办班、交流座谈等形式,全力抓村干部、农牧民党员群众政策理论学习和政治教育培训等工作,着力破解村干部文化素质低、带富能力差、政治引领软和党建业务不精等问题,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图片
针对村级管理混乱的突出问题,强公村围绕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总目标,完善村级规章制度特别是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基本制度,每月定期组织农牧民党员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健全民主议事制度,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党员群众互评”工作法的相关要求,坚持党员议事会制度,规范村级重要事务的决策、执行等工作运行程序,切实落实群众的参与权、监督权。
图片
为改变强公村没有产业支撑的落后现状,依托热萨乡水泥厂现有区位优势,强公村成立了荣达车辆运输公司,采用吸纳全村农牧民群众入股的方式,着力破解“穷”的问题。同时,利用易地搬迁和318国道沿线等优势,争取援藏资金建设3185综合服务站,开发旅游纪念品、特色手工艺品、农特产品,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产业,鼓励群众经营藏餐馆、小型商店等,不断带动地方经济繁荣发展。截至目前,强公村农牧民人均年收入可达5038元。
从“软弱涣散”到“凝心聚力”,这是一次不平凡的破茧成蝶之旅。如今的强公村,在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干部的示范带动下,昔日班子软、党员散、矛盾多、集体穷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在经历凤凰涅槃般后已摇身变成全乡闻名的先进村,迸发出基层党组织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