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礼:议案大王孩子缘

4月10日,是张仲礼先生的百年诞辰。张先生祖籍无锡,早年毕业于历史名校圣约翰大学、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获得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1958年他响应周恩来总理的号召,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携全家回到上海参加新中国的学术建设。

当年,周恩来总理批复上海市政府成立了国家级智库上海社会科学院。张仲礼先生就在这个单位奉献了一辈子,其中担任了十三年的上海社科院院长和二十年的全国人大代表。他以智慧服务人民、报效祖国,领衔提出了61个议案、其中8个被全国人大列为当年一号议案。张仲礼先生的议案及其背景往往是新闻界乐意开发的富矿,由此他被新民晚报记者赞誉为议案大王。

▲ 作者协助张仲礼先生整理议案

面对这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议案大王,好多顶尖学者都会有敬畏感。但孩子们很喜欢他这位慈祥的老爷爷,认为他就是传说中的圣诞老人。议案大王也很有孩子缘,并且总是对我强调要关注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因为这是上海国际竞争力的要素和未来创造力的摇篮。我作为他的学术秘书,经常会带给他一些学校的发展动态和校长们的教育思考。2005年,我在徐汇区政协的引见下,有幸认识了上海幼教领域领军人物——上海机关建国幼儿园(简称建国园)的张敏薇园长

彼时,张敏薇园长渴望搞清楚三个关键性的问题:

如果把“为了孩子”作为园训是否太简单了点?

建国园在乌鲁木齐南路和建国西路交界处的“总部老洋房” 有啥来历?

建国园前身华东保育院创始人、老红军邓六金大姐革命事迹有哪些?

其实,我对于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一开始也很茫然。好在不久,我和张敏薇得到了议案大王张仲礼先生的热情帮助。他首先解决了第二个问题,因为当时的上海市长正请他顾问一下上海老洋房的保护工作。张仲礼先生就提出了上海历史风貌保护区的方案,后来还提出了“永不拓宽街区”的概念。而徐汇区的那些老洋房,大都是一百年至九十年前上海民族资本家建造的别墅。张仲礼告诉我和张敏薇:建国园总部也是如此、只是房屋主人多次变更,1943年成为汪精卫行宫。

不过,对于这个答案张敏薇一开始有些失落,即自己的办公楼怎么汉奸也居住过呢?过了好一阵子,张仲礼告诉了张敏薇自己查阅汪伪档案的所得:汪精卫行宫是当年上海伪政权阿谀奉承的行为,汪本人并没有在此居住过。看守和维护这座洋房的人,恰恰是中共地下工作者,所以一解放就被推荐为幼儿园新校舍。

2009年,华东保育院从山东南迁上海六十周年。经张仲礼双语推敲,建国园的园训明确——“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也就是在这一年,我和张仲礼先生认识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建国园中班女孩陈丹池。记得陈丹池带着张敏薇园长的重任,在奶奶的陪伴下,给张仲礼老爷爷送南迁六十周年的庆典请帖。

在上海社科院淮海中路总部张仲礼先生的办公室里,这一老一小居然一见如故。老爷爷很愉快地收下了请帖,并承诺一定如期出席。老爷爷还兴致勃勃,签名送了本自己的传记《智库之宝张仲礼》给陈丹池。小姑娘认得很多字,就很认真地读了起来。这天傍晚的阳光很和煦,窗外挂花树上不时传来画眉欢快的歌声。

▲ 张仲礼先生赠送给陈丹池同学的传记

读了一阵子后,老爷爷和小姑娘说:“你要经常提问题啊!小朋友如果想学习好、就要多提问。”

小姑娘很神圣地点了点头,却问“如果遇到遇到很厉害的人,也能提问题吗?”

“那当然咯!”

“老爷爷,您很厉害吧?”

“唔?我不厉害的!不过如果你提问我,我奖励你吃巧克力。”老爷爷一边说,还一边摇摇手。

小姑娘的问题是:“老爷爷,您用手帕吗?”

“当然,我已经用了八十多年了!”

“那么,您的手帕放哪里呢?”

“放在我西装左边领子旁的口袋里。”

“为什么放在领子旁的口袋里呢?”(陈丹池的手帕则是别在上衣左边)

“这是英国的一个传统礼仪,西装传入中国之后,这样安放手帕被人们认为是有教养的表现。”

老爷爷还讲了一通多用手帕、少用餐巾纸以节约造纸材料(珍惜树木)的道理,告别之时小姑娘表示都听明白了。关于勤洗手帕消耗水的疑问,老爷爷告知浇灌树木也耗水,造纸耗水量更惊人,这一番对话,后来则被张敏薇园长引入了建国园环保课堂。而老爷爷果然如期出席了建国园的庆典活动,陈丹池和同学们为老爷爷表演了沪语响板节目《丹池的童谣》。在张敏薇园长和陈丹池同学的陪同下,老爷爷还细细观摩园史和办学成就展版,对园史,老爷爷嘱咐我好好研究。

▲ 2009年,张仲礼先生在张敏薇园长和陈丹池同学陪同下参观机关建国幼儿园办学成就展

▲ 华东保育院暨机关建国幼儿园南迁六十周年纪念活动留影

随后,我就投入精力、着重研究其创始人邓六金大姐的革命事迹有哪些?等我把基本脉络搞清楚,则五年过去了,我是在华东医院向张仲礼先生汇报的。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洪明荣研究员,就是这次汇报的见证人。这次汇报最主要的内容是:上海社科院首任院长雷经天邓六金大姐,一起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且编在一个连队。上海社科院首任党委书记李培南,则是邓六金在瑞金中央党校时期的启蒙老师。2016年秋,在张仲礼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上海机关建国幼儿园正式缔结为——精神文明共建伙伴关系。洪明荣研究员在上海社科院分部主持了这场缔结仪式,由张敏薇园长和我共同签署了协议。

建国园曾经还有个女孩叫杨承龄,如今在南洋中学就读初一。她的全家和张仲礼先生的交情就更深了,且充满着戏剧性。杨承龄的父母杨征帆、董家珍,本身是高中时代的同班同学。2005年时候,杨征帆被父亲杨克非打发到我办公室打工,当时我和老杨都是徐汇区政协委员。张仲礼先生还是习惯手写文稿,杨征帆就帮他打字后再投稿给新民晚报、新民周刊和文汇报。彼此熟悉了之后,杨征帆就把父亲不同意自己婚事的苦恼告诉了老爷爷。老爷爷开始了长达一年且相当艰苦的、力图说服老杨的思想工作,动用了好多人脉,包括徐汇区政协主席张旗、城开集团总裁叶维琪、高安路第一小学校长滕平、机关建国幼儿园园长张敏薇……还有老杨自己最信任的哥们李振嘉、郑恭达、钱江等,还都没有什么效果。

老杨很顽固,如把洪明荣在社科院小餐厅自费请他吃饭称为“洪门宴”!老杨对社科院有些敬畏,在小餐厅吃饭时对着张老还算老实、但脑袋总像拨浪鼓一样晃得很坚决。李振嘉和我,曾经在杨浦区一家小餐馆请老杨吃饭,他也是坚决反对儿子婚事,说着说着居然还号啕大哭起来……没多久这小餐馆也倒闭了。

张仲礼先生觉得拖下去不是个办法,他想起了新民晚报能否刊发一下读者来信,即呼吁父亲开明些、不要干涉孩子婚姻大事。金福安先生知道后,和张老说恐怕效果不会很显著的,而针对老杨这种顽固者,得请出一位很厉害的大师来收拾他骨头!张老会心一笑并说茅塞顿开,因为这位很厉害的大师是曾任文汇报总编辑的吴振标先生。以豪爽、幽默著称上海滩的吴老总得到投诉之后,向张老表示保证坚决、彻底地“镇压”老杨。也许是气场惊人,在淮海路最后一顿“洪门宴”上,吴老总势如破竹、短短二十分钟就让老杨乖乖地缴械了。

▲ 张仲礼先生出席杨征帆董家珍夫妇的婚礼

后面的事情,就一切顺利成章了。张仲礼、吴振标和张旗,共同成为杨征帆董家珍夫妇的证婚人。张仲礼老爷爷还出席了满月酒会,并推敲定音了女孩子的名字——杨承龄。小孩子慢慢长大后,如老爷爷所愿分别进入了机关建国幼儿园和高安路第一小学这两所名校,老爷爷没有看到杨承龄被巴金母校南洋中学录取。老爷爷离开我们之后,每年大家聚会中都很怀念他的慈祥和教导。

▲ 作者(左二)和杨承龄同学一家缅怀张仲礼先生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并告慰先贤:在新中国七十华诞前夕的金色九月,天平德育圈于机关建国幼儿园挂牌成立了邓六金班,那是新学期的开学第一课,我和天平街道党工委书记高路、建国园现任园长顾萍等同志出席了挂牌典礼。

▲ 去年九月,机关建国幼儿园挂牌邓六金班

9月30日国家第五个烈士纪念日,南洋中学杨承龄所在班级则被命名为雷经天班!我、天平街道社会发展中心主任丛海燕、天平街道团委书记黄海君等陪同雷经天之子雷炳坚先生,共同策划了南洋中学的挂牌典礼,杨承龄更是独立完成了对雷炳坚先生的革命父辈事迹访谈录。我想最近所做的这一切,应该能够告慰百年华诞的张仲礼先生的。

▲ 新中国七十华诞前夕,南洋中学挂牌雷经天班

金海岸工作

作 者 | 王泠一 (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交流中心研究员、徐汇区天平德育圈发起人)

图 片 | 采访对象供图

编 辑 | 梁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