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宋仁宗用一辈子的牺牲,换取短暂太平而已!

正午阳光最近是中途发力,网剧方面,郭京飞在一边丧到底,一边梦想起飞的演绎《我是余欢水》的现实主义魔幻,电视剧方面,官宣许久的《孤城闭》终于改名字成了《清平乐》,在两年以后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和原著《孤城闭》里面的剧情不同,《清平乐》经过了重新梳理,将原著剧情里的男二号宋仁宗赵祯扶植成了男一号,用更加开阔的眼光,更加沉稳的叙事格局,展现迥异于艳丽的唐宫戏,逐渐变得洒狗血的清宫剧不一样的,淡雅,隽永的,宋代宫廷剧情!

宋仁宗赵祯,何以当得起千古唯二的一个“仁”字!

中国上下五千年,封建王朝大大小小经历过千余位皇帝,但是以“仁”为死后谥号的不多。而在儒家体系为道德标准的后世史书里,宋仁宗赵祯,被统一口径夸成了“仁义”的典范。

作为一个“承平之君”,宋仁宗基本在治国上面没有大的作为,甚至很多时候,后人在他那个年代仅仅记得那些他任命来办事和管理的大臣官员,而坐在九五之尊位置的皇帝,反而面目稀薄,被后人选择性的忘记了!

宋代,自从开国皇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偏重于“文治”,久而久之形成了独特的士大夫政治格局。宋代的皇帝都是典型的文人皇帝,从小接受严格而良好的儒学教育,用儒学为行事规则,形成一种以孝道和道德为标杆来统领朝局的风气。

而着重道德这一点,使得整个北宋的皇族都处于一种中庸而不出众的状态。皇帝是一个象征性的存在,虽然坐拥天下,但是坚持“克己复礼”的儒家思想,对外对内相对保留了极大的自主权。所以,当时皇帝很少有在战功或者其他方面出类拔萃的人物,反而是臣下以战功或者政绩成为人民铭记的对象的情况比较多!

宋仁宗是真正做到了“以仁治国”的君王,他在位41年,个人不思大功绩,不对外扩张,也不忙于在朝政上面现实自己当家作主的能力。如前所言,他自己不是个很显山露水的人物,反而舍得把显山露水的机会让给臣下,于是作为皇帝几十年个人行为几乎绝迹,但是整体朝政顺风顺水。

在他统治期间,百姓不知兵戈,一门心思搞生产,粮食产量和其他农作物产量大涨。而且,农业流通范围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升级进步。

宋仁宗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政绩,但是他为政宽仁,知人善任,提拔了一大批贤士,比如唐宋八大家中的宋六家都生活在仁宗年间,宋代名臣范仲淹,文彦博也都是仁宗年间的大臣典范,而更著名的一点,宋仁宗不喜欢对大臣赶尽杀绝,甚至培养大臣自己的政治理论。

范仲淹积极筹备变法,朝廷里很多大臣支持,也有很大部分反对,但是他都能够容得下正反两方。他爱惜民力,尊重大臣,待人宽厚,克己复礼,也许这也是他能稳坐江山四十多年的原因吧!(惹急了最多把大臣贬黜,其中经常惹他的就包括大词人苏轼。但是,他不会对大臣下重手。贬黜是最严厉的惩罚手段。而且,他基本是贬黜之后三年之内,必然会将此人重新召集回京。)

宋仁宗甚至没法和他爹宋真宗相比较,因为宋真宗还是经历过几次大规模的国家级别战役的。而且,在战役里,宋真宗是屡战屡败,最后为了换取和平,答应了岁币换取停战的条件。

宋仁宗一辈子没有反抗过老爹的这个岁币的外交政策。所以,这一辈子也就没有和北边的游牧民族政权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当了41年皇帝,期间和西夏打了一仗,输了,赔钱;后来和辽国打了一仗,输了,加岁贡。

宋仁宗的矛盾集中在内部——他想要更改朝政格局,曾经多次培养革新派大臣筹备变法,期间范仲淹都着手了,可惜,前有皇太后刘娥,后有几岁就敢搬石头砸缸的司马光,反对声音太大,所以几十年努力,闹到最后基本没有把朝局改变多少。

当然,他变法几十年,基本没有闹出大规模的朝政混乱。虽然有新党和旧派的冲突,大体上朝政平稳没有被打破。

而且,宋仁宗赵祯是真的被儒家学说教育得到位,一辈子拿着仁孝做了人生标杆,换了一个朝政上的政通人和。

但是,归根到底,还是苦了自己!

首先,在父母感情上面,他没有尽到儿子的孝道!

估计只要对喜剧文化有任何接触,都记得有一本《狸猫换太子》的剧本。这里面的起源,大体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明代万贞儿戕害纪妃,差点害死明孝宗朱允镗,而另一种,就是宋代贵妃刘娥换了李氏妃子的婴儿养育,最后孩子成年后认祖归宗的故事。

个人认同后一种多一些,毕竟,刘娥仗着自己家世和位分高,将李才人的孩子抱过来当成自己儿子教养,最后培养成赵祯的事迹,在史书上明明白白写着呢——刘娥位分是四妃之列,自己的孩子先后夭折,为了地位保养了李氏的儿子赵祯当自己的儿子,养大了继承了宋真宗的皇位。

一路被刘娥垂帘听政压制着长大的赵祯,一直对自己不能主政而耿耿于怀,后来知晓了这一系列事件,在刘娥死后打算扶植自己的势力,也曾经想拿这事儿推翻刘娥听政时期的一系列观点。

可是刘娥老谋深算,在李氏过世的时候,以全套皇后规格下葬(李氏后来还生育有一个女儿,但是女儿也夭折了,不用多久,李氏也病逝。在赵祯登基主政之后,李氏已经去世有十年左右时间了),赵祯无法借生母地位来发难,只好接受刘娥去世之前制定好了的一系列朝政规章!

所以,登基前后,他不论对于生母的愧疚,还是养母的压制,都没有尽到儿子的孝道,成为他一辈子惦记的缺憾!

而后,赵祯一辈子妻儿情分也颇为亏欠。他一生先后有三任皇后,而《清平乐》的故事大体上也集中在他和三位皇后的关系而展开。但是,整体而言,三位皇后和他都是政治联姻的动机多一些。在私人感情上面,他和妃嫔之间的交心不算很多。

而更要命的是,赵祯的子嗣稀薄,他的子女多数夭折,最后亲生儿子全数夭折,只好出嗣旁支的儿子继承了皇位。(这一段,张开宙指导的前一部作品《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面有所提及)。

而同时,他的女儿也是,夭折的占据多数,少数成年的生活相对也比较平淡,缺乏太过于激烈的传奇性。所以,在《清平乐》里,重点渲染了长女福康公主赵徽柔和内侍梁怀吉爱而不得,最后因为政治联姻只能嫁与他人,最后导致公主几乎疯魔的人生悲剧!

赵祯个人德行方面近乎于完美,在几千年的封建王朝里声名之好,只有明代后来人明仁宗朱高炽可堪比拟。

而问题在于,朱高炽仅仅当了有限时间的皇帝,大多时间在父亲朱棣的幕后,和为儿子朱瞻基稳定根基。而赵祯是实实在在的勤政了几十年,期间大体上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失误,还能保持朝野内外的一片祥和

但是,在森严的封建登基面前,就算是名义上统领全国的九五至尊,依旧过得如此艰辛坎坷,对自己真实性情各种压抑和平抚,不能享受作为自然人该有的情绪和自由,

从《孤城闭》,变成《清平乐》,为何?

原著《孤城闭》里的主线,讲述了北宋仁宗长女福康公主赵徽柔和内侍梁怀吉之间的缱绻爱情故事。结合着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发生故事的皇室当时的背景和各种人物之间的感情纠葛,构建出一种虽然是清平盛世,天家贵胄,依旧不可能事事顺心的悲剧氛围。

但是,正午阳光估计是顾忌这样小儿女的感情和之前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时代和故事背景,以及故事内涵太过于相似,将原著里面的故事脉络重新梳理,将福康公主赵徽柔和内侍梁怀吉之间的感情故事作为其中一条重要线索,而将主线移动到了以这桩感情相关联的,整个北宋仁宗时期皇室里的种种,朝堂民间的关联,前朝后宫的牵扯,后宫诸人各怀感伤的故事。

从《孤城闭》改名为《清平乐》,将重心从公主对于皇室家族对于人性的封闭和压制,转移到了宋仁宗作为中年人对于处于高位人生依旧不如意的慨叹!格局从小儿女的情爱层面,上升到了成人的人生感触,加深了封建社会里为了家与国牺牲个人情感甚至是人生幸福的无奈与酸楚!

从开篇少年登基的赵祯想要认自己亲生母亲,最后却被朝臣拦阻,最后无功而返的无奈开始,宋仁宗就面临着一个自己抒发天性当家作主,还是墨守成规遵循旧有的发展轨迹的根本性选择。

这里有一些酷似之前的《鹤唳华亭》,但是《清平乐》的剧情发展相对格局要高一些——《清平乐》里面角色的动机在家国情怀之下,都有牺牲自我利益遵循家国大义的境界。

刘娥太后听政专权,但是大体上是以自己的能力为朝局服务的,要不然,留不下“有吕氏手段而无吕氏野心”的赞誉。

公主最后牺牲情爱,选择服从政治联姻,也是为了平复可能的朝局冲突。

他们对于自我的牺牲,都是建立在维护朝局稳定,进而保持天下平稳的基础上的,而不似《鹤唳华亭》那种骨子里不敢反抗已然腐朽的封建皇权,只顾着拿着道德标准为自己洗白,然后顾影自怜卖惨的凉薄。

而最为悲剧的也是这一点,《清平乐》里面所有人的牺牲,最后仅仅维持了两代人有余的百年左右和平。赵祯没有通过范仲淹的革新获得任何对朝局有实质性更新的变化,旧派维持现状的不作为,使得士大夫政局的缺陷越来越大。

而且,后来的继承者,德不配位者居多,使得宋代整个朝局日渐僵化,臃肿,最后面对北方逐渐强大的金国和元朝,完全没有了自保的能力。

这更是赵祯一辈子牺牲自己和家庭的代价,换来的最终失败!

从剧情而言,《清平乐》不能作为正统历史剧来看待。

因为为了突出冲突,剧情在用戏说的表现方式强扭赵祯的不得已。开篇就杜撰了赵祯和李氏之间母子不能相见的强烈戏剧冲突场面——原本死去的李氏还在,而母子两人不能相见,更不能相认。这一点可比萧定权惨多了。

但是,就张开宙一贯的“慢入”手法,急着看王凯的观众绝对在第一晚失望了。和《知否知否》一样,前面两集观众最想见的角色绝对不会轻易出场,要等剧情把前情提要慢慢铺垫完成了,才会让主角施施然的出现在翘首期待的观众面前!

但是,经历过之前《知否》的观众也知道,张开宙的戏是需要熬的,熬过了漫长的前面几集,后面的矛盾冲突会越来越多,自然,剧情也会越来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