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中医院骨科遭遇“骨折”后

2019年底,一名30多岁小伙因腰椎间盘突出导致双侧腰腿疼痛来到连州市中医院,经保守治疗20多天出院,但5天后却又复发。今年2月,他再度来到该院,经微创手术治疗,腰腿疼痛消失,术后5天即治愈出院,疗效立竿见影。
同一家医院,但在相隔几个月后,为何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会有如此的截然不同?连州市中医院在这段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骨伤科遭遇“骨折”
上午8时许,位处慧光路的连州市中医院门口已是人来人往,疫情期间,所有患者和家属进入医院均需进行体温检测。骨伤科在8楼,乘坐电梯前往,记者却发现整个楼层都是空空荡荡的,不见人影。
图片
在此办公的副院长胡方煜,“独占”了整个楼层。他介绍,2018年底,骨伤科搬到9楼与普外科进行合并,8楼就此空置起来。这里没有明显的消毒水气味,这对于从医近30年的胡方煜来说,“有点不习惯,也是一种别样的刺激。”
连州市中医院是一所以中医为主、中西结合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2001年、2002年分别被评为省级及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龙头单位”,2007年又被列为省中医名院创建单位。自1984年成立以来,该院为减轻患者病痛、保障群众健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对于骨伤科,运用传统中医疗法结合现代手术治疗,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症状减轻后少反弹等优势,成为该院的“龙头”科室。
那时候,作为中医院龙头科室的骨伤科,技术水平甚至可以与地级市三甲医院的骨科比肩。“中医院的骨伤科原来只有一个病区,后来发展至2个病区,业务量增长快常加床,走廊加满了还到其它病区借,最忙的时期甚至将医院会议室改成‘临时病房’。当年骨伤科的‘热闹’场面,在连阳地区的同行里也是不多见的。无论是医疗技术,还是治疗效果和老百姓的口碑,在当地都是首屈一指。”熟悉连州医疗事业发展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最辉煌时,骨伤科的手术量占据了中医院的70%,治愈了大批患者,为连州乃至周边地区群众带来了福音。
近年,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该院骨伤科、针灸推拿科(颈肩腰腿痛专科)主任及多位技术骨干相继离职,骨伤科仅剩下两名医生。
“那时候医生只有两个,想搭台做个手术都凑不够人手。”中医院骨伤科主任罗富春回忆,更因为没有学科技术带头人,科室人员士气低下,失去了斗志。
长此以往,每当有患者入院,由于科室技术能力的弱化和服务的缺失,他们大都选择了转院。仅2018年国庆黄金周期间,转院患者就达十多人,一年下来转院患者逾百人。随后,该院骨伤科这个曾经的“龙头”科室只能关科与普外科合并,8楼骨伤科就此空置起来,手术量占比亦降至17%左右。
从辉煌到落寞,再到如此“门庭冷落”,对此现象,有业内人士笑称:中医院的骨伤科似乎遭遇了“骨折”。
连州医共体来帮扶
“起来时,先侧身,缓慢用力。”10时许,胡方煜来到病房查房,耐心向患者宣教翻身、下床活动等注意事项。81岁的黎婆婆因骨质疏松导致多节段胸腰椎体骨折入院,前一天刚刚做了微创手术。
图片
“今天观察一天,明天就可以出院了。”胡医生的话语,让患者家属惊喜:“老人家以前就发生过一次骨折,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现在2天就能出院,非常感谢中医院。”
患者的点赞,就是最好的口碑。沉寂了多年后,连州市中医院的骨伤科终于在今年春天迎来“重生”。
转机要从2019年底连州医共体的成立说起。
对于中医院的困境,连州市委、市政府和主管部门一直高度重视,经过反复调整管理团队、注入大量资金,但仍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不少患者还是转往其他医院或外地治疗,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加重连州医保异地支付的压力,制约了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为全国试点县,2019年11月28日,连州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正式成立,这标志连州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实现了重大机制创新,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迈出了历史性步伐。
就此契机,经过研究、筹备,2020年1月,连州市医共体组织以胡方煜为首的市人医骨科康复技术骨干帮扶团队,进驻中医院,拉开了帮扶的序幕。
帮扶中医院,也是医共体成立后的一次试水。“医共体的成立,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连州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连州市卫生健康局局长陈剑梅说,希望借助此次帮扶,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协同发展,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办成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健康事业。
带来的不仅仅是人才
连州人医党委委员兼外科党支部书记、康复医学科主任、骨外科副主任医师胡方煜,中医骨科主治医师赖仁欢,康复治疗师钟巧丽,疼痛康复专科护师黄美霞……上述4人是连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颈肩腰腿痛专科)的技术骨干,组成了此次进驻中医院展开骨科、康复治疗帮扶工作的团队。
图片
胡方煜是组长,挂职兼任连州市中医院副院长。其实,对于中医院,胡方煜已是老员工了。他从1991年大学毕业就进入该院工作,并担任过骨外科主任,见证了当时的辉煌。2006年,他调往连州市人民医院骨外科工作。
“重新进入中医院工作,感到担子重、责任大。”胡方煜说。已在骨科沉浸20多年的他,深谙做好骨科治疗的要领,除了人才因素外,“如何精准诊疗,更快、更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服务能力、更新管理理念最为关键。”
医共体帮扶团队1月6日进驻后,开始进行细致的排查摸底,首先从细节处入手改变科室的现状。
骨伤科病区被撤并后,住院部与普外科合在一起,病房相互交叉,导致医护工作开展繁乱而无序。帮扶团队为此将两个病区进行左右区分,既方便医生开展查房、诊断及治疗,更提高了对患者的管理效率。
来骨伤科就诊的患者,很多都是腿脚不方便的,为此帮扶团队在原本空无一物的走廊里添置了座椅,让患者在候诊前能有地方歇歇,体现人性化服务。
胡方煜发现,科室手术安排随意,术前医患沟通不及时,部分手术患者甚至出现手术当天上午才签手术同意书的情况。“这不利于手术高质、有效开展,也容易导致安全隐患。”胡方煜为此组织科室人员重新学习了医疗十八项核心制度中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并要求严格执行,以科学的制度规范工作。
甚至,帮扶团队对医务人员的坐姿和站姿都做了明细的要求:站时不能倚墙,坐着不能靠椅。“只有养成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礼仪习惯,才能在日常对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此外,帮扶团队还重新开设并规范了中医院骨伤科门诊,将服务窗口前移,以方便患者就诊。
人才的进驻,服务的提升,让连州市中医院的骨伤科再次赢来了患者的信任。在医共体帮扶团队进驻后的2020年1月至3月,虽受疫情影响,但他们开展手术量比去年同期增加超过两倍,占医院手术量达53%,并开展了多项四级手术,填补了该院骨外科技术的空白。
微创手术不微小
2月13日,虽然还处于冠状肺炎疫情的时期,但由于难以忍受病情的逐渐加重,57岁的患者成军还是决定来到了中医院寻求救治。因为常年腰痛,并出现肚脐以下感觉麻木、肢体乏力,成军下半身处于半瘫痪状态,已近2年未能正常工作,常年在家卧床。
“经过细密检查,患者的胸椎椎管和椎间孔都存在狭窄,压迫了脊髓神经,导致不完全瘫痪,是非常罕见的病例。”胡方煜回忆。
明确诊断后,进行了精准的胸椎椎管狭窄减压手术,10天后患者即痊愈出院,除了当面致谢胡医生外,成军还特意致电医院院长表达了感激之情。
图片
进驻中医院后,胡方煜把目前先进的微创手术技能也带了过来。胡方煜是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清远市康复医学会副会长,近十年来在连阳地区率先开展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人工单髁关节置换术等,2015年还率先在粤北地区开展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Super PATH),均取得良好疗效,可谓是连州医疗界骨科快速康复技术的领军人
胡方煜介绍,骨科的患者,要么因意外受伤入院,要么因老年性骨质疏松、骨关节退行性病等自身原因入院,除了传统的中医疗法外,不少患者都需要通过手术治疗。
“因为人才流失,技术跟不上,中医院的微创手术开展比较滞后,很多患者入院后得不到有效、快速的治疗,大多都选择转至上级医院,这加重了患者负担,也拖了我市‘大病不出县’的后腿,”他介绍,中医院骨伤科也有两年没有开展代表专科水平的四级手术了,专科优势没能充分体现出来。
在改善团队管理、提高人员素质的同时,帮扶团队充分发挥技术骨干带头作用,依托医共体总院连州市人民医院这一坚强后盾,借助总院的技术团队和先进设备,开展了多项四级手术,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文中开头提到的小伙子患者,因腰椎间盘突出住院,经微创髓核摘除术后5天就治愈出院。81岁患者黎婆婆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多节段胸椎骨折,当天进行微创椎体成形术,伤口只有0.5厘米,无需缝针,第二天就能出院。
“这些症状如果按照传统手术,因为创伤大,患者至少要住院半个月以上,不仅患者痛苦,护理期长,还有感染风险,而且费用也大,”胡方煜说,通过微创手术就能较好解决这些难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节省了他们的费用。
今年以来,医共体帮扶团队新开展了微创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腰椎滑脱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胸椎椎管狭窄减压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等,均为中医院首次开展的新技术。
有了斗志和干劲
医共体帮扶队伍的示范带头,让医院的年轻医生有了学习的机会。“理念先进、技术过硬,受益匪浅,现在我们科室人员有斗志、有干劲,”谈及这3个月的变化,中医院骨伤科主任罗富春感触很深,“特别是在手术室通过现场观摩,学到了新技术,提高了业务水平。”
连州市中医院院长曾麟表示,医共体帮扶团队进驻后,中医院骨科和康复技术终于有了带头人,“不仅医技精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稳定了‘军心’,改善了医患关系,赢得了患者的好评。”
随着科室管理制度的完善,科室业务流程的规范,连州市中医院骨伤科目前恢复了基本运转。“但距离帮扶目标还有差距,下一步我们还要大力推进中医康复技术的开展,”胡方煜说,选择在空荡荡的8楼办公,也是想以此不断地激励自己,只有提升管理和技术,重新打造成中医院的“龙头”科室,骨伤和康复两个专科才算帮扶成功,才能更好地为更多患者服务。
连州市中医院党总支书记陈振波认为,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医共体的帮扶初见成效,下阶段将组织医院中层干部和骨干到医共体总院学习,同时对骨伤科、康复科医务人员进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培训,整体提高医护的专业水平及服务能力。
他希望,通过医共体的团队帮扶,建立起筛查、评估、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功能训练于一体的阶梯式骨科快速康复中心,有效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连州市中医院成为骨科康复行业的“龙头”,打造成连州市医共体“新医改”的样板。
(注:文中患者均为化名)
【记者】黄津
【通讯员】吴涓涓 吴业诗 谭碧华
【作者】 黄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