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评论:助学兼顾隐私彰显人文关怀

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布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坚持公开透明与保护隐私相结合”,禁止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

资助贫困学生,是政府、社会和高校一直以来的关怀政策。但“贫困也是一种隐私”,过去一个时期,由于对贫困学生的这份心理负担体察不够,一些学校或是要求学生痛说贫困家史,在公开场合自揭伤疤,或是未经同意就公开其生活经历,无形中对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了“二次伤害”。着眼现实,明确禁止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使贫困生认定及助学金发放的过程体现出更多人文关怀。

时代不同了,贫困学生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与人平等、被人关爱、受人尊重等情感抚慰。当申请助学金需要以牺牲家庭隐私和人格尊严为代价时,一些贫困生宁可选择闭口不言,将困难藏于心底,这也使帮扶工作效果打折。但反过来,保护隐私绝不能成为暗箱操作的幌子,没了诉苦比困环节,认定环节就更要严格仔细。唯有在保护隐私与守护公平之间取得平衡,好事才能办好。

关怀贫困学生,需要换位思考、呼唤“走心”之举。眼下,随着大数据与信息共享等技术手段的完善,精准判定、实时监督已具备了可行性。本市的指导意见,更在监督程序上进行了完善和改进。比如禁止摊派指标,确保贫困申请是出于个人自愿;比如优化认定工作流程,在适当范围内、以适当方式公示相关信息。这些工作十分细碎且耗费精力,需要有关部门及学校本着负责的态度与教育的初心,持之以恒把工作做实做细。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将对公平的追求贯穿政策制定的始终,将心比心呵护好贫困学生的心灵,这般“爱的教育”将是对他们最好的帮扶。

来源 北京日报

记者 鲍南

流程编辑 王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