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郊区乡村学校的孩子们居家学习:一个也不能少

图片
疫情防控信息
4月14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报告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为美国输入病例。无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治愈出院病例4例。截至4月14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74例,无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报告,治愈出院病例91例。
4月13日起,北京市中小学正式开启线上学科教学。
现代教育报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无论是此前的居家学习还是刚刚开启的线上学科教学,为了使得学生线上学习能够有序平稳开展,各区、校都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有的老师驱车数十公里为孩子送去教学材料和口罩;
有的学校和村委会合作,利用村里的大喇叭动员学生家庭积极参与身体锻炼;
还有的孩子因为地处偏远地区,没有无线网络或者电脑,学校就自掏腰包为孩子买流量,把学校的电脑搬到学生家里……
学校克服重重困难,不让一个孩子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掉队。
排查摸清学情
让“停课不停学”落地
大城子学校位于密云区东部,东邻河北兴隆,南与平谷接壤,距离密云城区30公里。学校是中、小、幼一贯制学校,全校477名中小幼学生分散在大城子镇22个行政村的103个自然村。
为了解学生疫情期间的情况,学校开展了前期调研。调研显示,学校有12%的学生仅能够通过歌华有线进行线上学习,更有3%的学生没有任何线上学习的硬件条件。这给疫情防控和居家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学校针对现状研讨制定“停课不停学”方案,确保疫情防控、居家学习两不误。学校建立了干部党员联系学生家长制度,每位干部每周要电访5位学生,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专人指导,发挥干部的引领作用,指导学生居家科学防控,确保防控教育零失误。
大城子中学副校长雷福云说,“对于疫情防控和居家学习工作,我们要做实做细,根据山区的特点,不仅要让每一个孩子居家防控有人指导,居家学习有人引领,复习资料人人齐全,还要在村子里创造人人爱学习的氛围。”
清水学校位于门头沟区西部深山区,在“停课不停学”的举措刚刚运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家庭没有歌华有线,有的没有装宽带,有的不会操作……
“不解决家长的困难,‘停课不停学’就是一句口号,会造成教育不公平的状况出现。”校长王辉说,“遇到问题,我们就解决问题,绝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于是,学校对全校153名学生的家庭开展线上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情况进行了摸排。结果显示,全校未安装歌华有线学生家庭人数有28人,未安装宽带家庭人数有35人,全校流量不够家庭人数有14人,全校歌华、宽带双无情况学生家庭有11人。所幸的是,153名学生家庭都有智能设备。但从摸排的结果来看,“停课不停学”是不能全部覆盖所有学生。怎样打通“停课不停学”的最后一公里,成为清水学校面临的一道难题。学校班主任与家长积极沟通,了解家庭线上教育困难的原因,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房山区佛子庄中心小学校长张庆国看来,作为山区校,疫情期间最大的挑战是师生不能见面带来的教育教学方式变革。面对学生分散情况,尤其是山区家长隔代照料,现代信息技术滞后学校认真排查,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实现一生一案。“针对特殊群体我们还精准施策,从心理疏导到跟踪指导,从学生答疑到家长咨询,从教师团队教研到整合社区力量参与,从个性化评价到阶段性展示,给每个孩子提供个性化辅导,努力实现停课不停学,一个不能少。”张庆国校长说。
驱车数十里送书显真情
为了确保4月13日顺利开启线上学科教学,各级各类学校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孩子们送去书本。离学校比较近的学生,由家长在指定时间到校领取;有的学校采取了快递的形式……还有一些孩子居住在比较偏远的地方,于是,老师们就成了“快递员”,他们驱车数十公里,及时地把书本送到孩子手中。
图片
图片
房山区佛子庄中心小学六年级(2)班,有两个学生的情况比较特殊,是距离学校最远的学生,且家长无法到校取教材。学校特别安排老师单独为他们送教材上门。据张庆国介绍,学校经过研究后,决定由班主任姜雪和另外一位老师一同开车到孩子所住的村口,给孩子送教材。
图片
图片
“非常时期,我们进不了村,就把见面地点约在了他们各自的村口。”姜雪说,村子里车少,孩子出来很安全,露天情况下空气流通,也有助于疫情防护。“孩子见到我们时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拿到教材后,不停地说着谢谢。家长也特地通过微信表达了谢意,并且表示会在家里继续督促、协助孩子,完成每日的任务。”
除了送教材,还有的学校为孩子送去阅读书籍、口罩、体温计等。
密云区冯家峪小学全体干部下沉到各班微信群,及时了解冯家峪地区的家长和学生最需要学校领导老师为孩子们做些什么,真正地为学生为家长排忧解难。据悉,最远的山里孩子距学校还有30余公里,领导老师们奔赴了二三十个村队路口发放学习用品。此外,学校还为全校幼儿园学生送去口罩、体温计、儿童读物;为全体小学学生送去口罩、体温计。
图片
图片
由于冯家峪镇大部分学生地处山区,以校长张晓敬为首的领导班子深入了解学生家里学习环境,为高三学生送考试答题卡,虽不是本校学生,也为他们提供了口罩,体温计;同时还为网络不便的学生提供便利,来冯家峪小学进行网络考试。4月1日—2日,冯家峪镇中心小学按照教委工作部署,做好学生新教材和学具派送工作。领导班子和党员教师代表奔赴冯家峪镇各个村队派送新教材和学具。
图片
图片
“谢谢老师为我送来了我最喜欢的科普读物,我太开心了!”延庆区刘斌堡中心小学的一名学生在村口接过了学校特别为他们准备的居家课外阅读书籍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图片
据介绍,刘斌堡中心小学利用3天的时间组织干部教师分组对16个自然村的146名学生相继进行了三次家访,同时还送去了体温计、书籍、自主学习任务单等。家访过程中,老师们详细询问了学生居家防疫、学习、锻炼和劳动等情况,还重点了解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学校负责人介绍,他们将把村口暖心“约会”这种特殊家访变成“停课不停学”期间每周的规定动作。
图片
“同学们,村大队喇叭又广播了!”
“第三套全国小学生广播体操《希望风帆》,现在开始……”上午10点,延庆区千家店镇72个自然村的大喇叭准时开始广播,千家店学校在延的127名学生在家中和父母一起随着音乐做起了广播体操。经过前期对学生和家长的调研,千家店学校发现很多学生在居家锻炼方面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为使孩子们的锻炼更有成效、更有动力,学校决定联合属地实施“乡村大喇叭里的广播体操”居家锻炼行动计划。经过千家店镇政府相关部门的统一协调,各村广播站在每天上下午固定时间段面向全村播放《七彩阳光》和《希望风帆》共两套广播体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全家老少五口人每天都掐点儿等着做操,一边儿伸伸腰一边儿聊聊天儿,我和儿子的话也变多了,真不赖!”千家店镇河口村的一位家长说。特殊时期,村里的“大喇叭”拉起了学校和家庭的手,更拉紧了家长和孩子的手。
随着疫情形势变化,学校要将应对要求和防控知识以“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推送给家长。为了提升教育效果,密云区大城子学校改变一贯网络下发“致家长一封信”的传统方式,加强学校和地方村队的联防联控,将“致家长一封信”下发到行政村,利用村委会喇叭集中播出,提高教育宣传影响力,普及防控知识,深受家长欢迎。
为贫困生买流量送电脑
居家学习一个不能少
房山区张坊中学初二(2)班班主任秦俊鑫平时就借助家访工作和家长会等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情况,在此关键时刻派上了大用场。
“停课不停学”期间,他及时与班中家庭困难的两位学生取得了联系。一位学生从小失去母亲,父亲残疾,平时都是年迈多病的奶奶照顾;一位是父母平时都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他们两个都是家住张坊镇东关上村,地理位置偏僻,家庭条件困难。在得知无法上网参加学习时,秦俊鑫二话没说,就通过微信给两个孩子发红包,帮助两个孩子购买了网络套餐,保证了他们网络学习的畅通。
清水学校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对于12名困难家庭的学生,出资为他们购买周流量包和月流量包。“面对线上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应该说初步得到了解决。‘停课不停学’终于可以在清水这座山区学校里落实了,我们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校长王辉说。4月1日,学校又对初中56名学生再一次进行了摸查。发现一个学生家里其实并没有智能设备,一直是借用婶婶的手机,于是学校则从库房里拿出一台平板电脑于4月6日借给学生使用。
据了解,延庆大榆树中学也为部分学生发放了平板电脑40台,并与家长签订管理和临时使用协议。
记者手记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社会都投入到抗疫战争中。而这场疫情也是对教育的一次大考。
北京市教委第一时间发布了相关文件和通知,指导各区、学校根据疫情的变化灵活安排调整教育教学工作,努力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许多学校都对学生做了前期调查,了解学生家庭的困难和需求。尤其位于北京郊区和山区的学校,他们遇到的困难更是各式各样,没有网络、没有电脑,取一次教学材料可能要花上一天的时间……于是,学校派出老师驱车数十公里送教材、送体温计、送口罩,送去学校的关心和问候。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还根据农村的特点,创新做法,联合村委会利用村里大喇叭播放广播体操,发放《致家长一封信》,让村喇叭有了更多的用途,也架起了学校、村、家庭的桥梁……
可以说,在这场抗疫战争中,首都教育人用他们的教育情怀和教育智慧,努力保护着每一名孩子,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文字:张广林 娄雪 雷灵 苏珊
编辑:现教姐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