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评论:玉树重生背后的制度力量

新华社记者 马千里 摄

十年之前的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自治州天崩地裂、生灵涂炭。十年之后,新玉树于瓦砾中重生,连片高楼拔地起,二级油路全覆盖,九成乡镇路畅通,通信覆盖百分百……沧桑巨变,令人感慨。

对玉树进行灾后重建是一项综合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在高原之上清理废墟、盖楼修路,还要兼顾环境保护、脱贫攻坚、人心凝聚,着实不易。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北京市承担了包括玉树州府所在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114项援建项目。回望十年援建,笔者认为有两大亮点:一是建设上的首善标准,一是交流中的北京特色。

作为首都,北京事事以首善标准要求自己,在援建上更是毫不含糊。玉树高寒,交通不便,条件恶劣,一年施工期只有5个月,援建任务的时限因此被设定为3年。但玉树的孩子在等待学校,农牧民在等待住房。为此,北京的援建者苦干,大干,巧干,快干,最终仅花两年时间,就完成全部建设任务。“授人以鱼”的同时,北京还不忘玉树深度贫困的现实,持续输送智力资源“授人以渔”。十年来,先后有四批北京干部来到玉树,全程参与灾后重建、规划编制、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医疗人才实施并巩固“院长+团队+改革”的帮扶模式,帮助州人民医院成立14个新学科、开设6个新病区。除此之外,还有品牌打造、异地办班、干部培训等方方面面的首都支持,从硬件建设到软件提升,帮助玉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以更大视野来看,北京和玉树的案例只是结对帮扶的一个缩影。无论是天灾人祸,还是贫穷落后,对任何一个国家、一座城市都是巨大挑战。而以什么样的姿态去应对处理,最终效果如何,见证着政府的担当,也是制度力量的直接体现。说白了,真的是“事上见”。中国人向来有守望相助的文化,对身处困境者施以援手是一种本能反应。而我们国家的制度又与这种文化深度契合。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全国上下闻令而动,可以最大限度地集中力量,对出现的挑战及时反应,对认准的事情有序推进。几十年来,如“京玉合作”这样的故事成为中国之治下危急关头的寻常局面,其意义远不止是经济和物质层面。

前路漫漫,大考不断。但不论天南海北,不计成本代价,这种守望相助的制度保障是应对难题的有力底气、守护平安的坚固屏障。

来源:北京日报 评论员 鲍南

流程编辑: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