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逆行千里深入前线两月余,用笔和镜头记录真相传递信心

图片
疫情来袭,南方都市报抗疫报道进入“战时”。
战疫一线,除了千里驰援的医护,记者也是逆行者。他们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真相,传递信心。
1月24日,除夕夜起,南都先后派出15位记者到湖北前线报道抗疫,至今仍有5位记者坚守武汉。
图片
4月19日,南方都市报5名记者撤离武汉前,和留守的同事在武汉站合影。
图片
南都特派荆州4位记者:徐杰、董梓浩、苏海伦和陈辉(从左至右)。
图片
南都特派记者陈冲和刘威在武汉采访。
图片
南都特派记者刘军、谭庆驹、吴斌、吴泽嘉和刘威在潜江采访复工复产。
南都特派湖北记者,扎根前线两个多月,他们作品中无法尽数呈现的幕后故事,我们也为你记录。
他们中,有人除夕夜瞒着妻子逆行武汉,也有人三次请战要求到前线报道抗疫;有人多次进出“红区”(新冠肺炎患者所在区域)拍出“最美逆行者”肖像,并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超过160个媒体渠道转载;也有人把镜头对准凡人英雄,被驻守荆州基层医院的70多岁清洁工阿姨感动。
以下是南都特派湖北记者的口述。
刘军:三次请战硬核记录
图片
刘军在武汉同济光谷医院ICU采访“医生敢死队”前在椅子上休息,避免出汗,以免护目镜起雾。
南都派出报道组奔赴疫情最严重的武汉,此前已三次请战的我被任命为组长,后期又任整个广东报道团领队。在前线,凌晨4点躺下、睡4个小时囫囵觉是常事。
2月5日至今,我已四次进入病毒浓度极高的“红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所在病区)。动笔写“医生敢死队”前,我在驻地哭了一场,眼泪哗哗的。什么叫“敢死队”?就是明知危险,还抱着必胜的信念冲上去。
当我提出想近身采访“医生敢死队”插管时,同济光谷医院起初有些迟疑,他们担心我们的安全。机会来之不易,我一连3次进入同济光谷医院ICU病房预采。
那天上午10点,我和同事钟锐钧、刘威到达医院,插管术开始后,为观察细节,我越凑越近,被医生和同事提醒,于是站到了患者床尾。最近时,我离患者不足半米,离打开的口腔只有一米左右。那一天,我和两个同事在ICU病房呆了近3个小时,近距离采访拍摄了多个“高危90秒”——为了病人安全,也为了减少医护人员暴露,“90秒”是插管小分队内部给每一例插管操作限定的时间。
那天从病房出来,我就知道,这一定会是有价值的“硬核”作品。担心自己“表达的刀有点钝”,我一个人在宾馆从晚饭后写到了第二天凌晨5点,成稿之后又改了一遍。
2月23日,《武汉医生敢死队:高危90秒与病毒源最近,最怕晚上ICU插管》在南都客户端推送,浏览量达千万,还被新华社、央视、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平台广泛转载。同题摄影报道和短视频报道,也有不错的传播效果。
代表作
一对武汉夫妻生死劫:丈夫蹭妻子病房氧气幸存,原以为熬不过那晚
武汉大决战:命悬一线女孩争论中被救活,90多危重症到关键时刻
钟锐钧:在现场,是职业要求也是激情
图片
穿好防护服,广东医疗队队员帮钟锐钧写上名字,方便辨认。
我加入南都12年,亲历过汶川地震等无数重大突发现场,利比亚也去过。但这一次,比以往更紧张,也更有压力。
2月5日,我与同事刘军、刘威抵达武汉。有一次在江汉方舱,我身上的防护服偏小,不知怎么动了一下,忽然觉得呼吸“过于顺畅”,路过的护士一眼发现,我的防护服头部位置已裂开,“我建议你赶紧出去,这里有1000多个确诊病人,”她说着就带我退到病区外,叫我闭眼闭气,“哗哗哗”对准我的脸喷了一大通酒精。很多同事都替我感到后怕。可为了报道,我们还是想离危险更近。
越了解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越能体会他们的辛苦。来武汉之前,我就有了一点想法,大概知道得为他们拍一组肖像。经历“红区”跟拍后,最初的念头已变得十分具象。2月11日晚,我等来这个肖像专题的第一位主人公——生于1988年的广东省人民医院护士吴掌明。趁他们下班间隙,见缝插针,我拍了一组肖像,就是那组刷屏又刷楼的“最美逆行者”。
这组肖像随后在南都各新媒体平台的浏览量突破千万,并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网、腾讯、新浪、网易等超过160个媒体渠道转载。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听说照片发出后,有饮料公司因医护人员的一句“想喝饮料”直接捐赠了几百箱产品,还有护肤品牌捐出100多支修复乳霜,我觉得自己“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你们都要好好的,咱们一起回广州”。说好跟广东医护一起回广州的我,还在武汉。我想记录下武汉解封后的样子,逮着机会就去扫街,那些奇奇怪怪的武汉人太有意思了。
代表作
直击插管敢死队90秒,和患者口鼻相对,暴露高浓度病毒气体下
千言万语尽在脸上,记录支援武汉的广东医疗队摘下面罩的样子
赵明:武汉一线记录“拼命活着”的重量
图片
赵明在汉口医院蹲点拍摄。
1月24日除夕,广东省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首批队员星夜启程,我作为随队记者同机前往武汉。
除夕当天,接到部门领导的电话时,我和妻子一起在准备年夜饭。动身前,我说的是“出差去北京”,没敢提武汉,因为妻子就是护士。她所在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当天也下发了招募通知,只因为她刚生产9个月,我不同意她去。过了两天,等到我在武汉安顿下来,才通过妻子所在科室的护士长转达了自己人在武汉的实情。
来武汉后,我每天尽可能跟着医护人员上下班,在汉口医院泡上五六个小时。
在ICU,悲欢生死都更高频次地出现。在这里,我采访过60多岁的陈先生。后者说,自己住在ICU的前13天,旁边的床位换了7次,“他们都是站着进来,最后躺着出去”。有的逝者比他年轻。他崩溃过,绝望过,但一次都没有哭。跟我聊的时候,他哭了,但他说这更多地是因为身体好转,非常感激。2月27日,陈先生病愈出院。以陈先生为“旁白”的视频短片《武汉ICU生死备忘录》在南都客户端上线,播放量已达数百万,许多人被深深触动。
如我在片中留下的一句字幕,人们感受到了“拼命活着”的重量。
我跟广东医疗队一起来武汉,也跟他们一起回广州。在武汉时,我向广东医疗队的很多队员问过同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来?”很多人回答“职责所在”。医生吴义说,这是他第二次来武汉,上一次是1998年抗洪;一位生于1995年的护士答,既然穿上白大褂,这个时候就要往前冲,没得选。
我认为记者也是同理,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应该尽可能在现场,把病区里的故事扎扎实实地讲出来。我自己在乎的故事,总想亲笔写下结尾。
代表作
广东医疗队的武汉ICU生死备忘录:希望是对抗苦厄的解药
有人死里逃生,有人说日子终究会甜:广东医疗队武汉病房的元宵节
马辉:和武汉人一起见证希望到来
图片
2月13日晚,马辉在空旷的武汉街头。
4月8日,武汉“解封”当天,武汉站候车室,流动的人气隐藏着悲欢离合。如果不是口罩、手套、雨衣、防护服和面罩挡住面容,包裹身体,这何尝不是一个交通枢纽的普通一天?
2月11日,我和同事就是从武汉站下高铁,抵达前线现场。彼时,武汉站在12306购票网站处于“消失”状态,日常停摆了,只有停摆本身继续推进。
学者易中天曾夸赞武汉人:乐观风趣,坚韧顽强,骨子里野性、蛮野的生命力塑造他们的性格。
新冠病毒肆虐时,武汉官方曾提到1998年特大洪水,提振市民信心,“武汉是一座勇于面对困难、不断战胜困难的城市”。3月底,阔别两个多月的武汉商圈首批重启,一位商场工作人员也提到抗洪,她说老商场那时只关了几天门,疫情期间如此漫长的等待从未有过。
病房里汗水浸透的医护,街上飞快前行的爱心车队,社区把守出入口的执勤者,维护城市清洁的环卫工……还有近千万被困在家的市民。同一时空,他们在做不同的事,为了同一个目的。
虽然我进最危险的“红区”次数没有同事多,不过也接触过疫情时期的诸多武汉人。有时候会忙碌颠倒。为跟访接送待产孕妇的志愿车队,凌晨12点被叫起,和志愿者一起见证一名孕妇被送往医院、紧急入院的过程,当天上午她顺利产子。这一天,我看到了凌晨1点至6点的武汉。
在武汉的两个月,兴奋、悲伤、疲惫、遗憾、欣慰,所幸我和同事们一直在记录,和武汉人一起见证希望的到来。
代表作
钟南山谈疫情拐点:预估二月中下旬达峰值,但不等于拐点已到
13人滞留武汉78天花掉7万,酒店免租两月,解封后仍无法回家
苏海伦:我在荆州扫街扫到“宝藏女孩”
图片
苏海伦在荆州第一人民医院采访新冠肺炎患者。
出发前,我在报社西边的店里理发。那是自大学军训之后头发最短的一次。
在荆州37天,我采写近100条新闻稿件。同事打趣,我带了一个AI机器人写稿。我和同事走遍荆州中心城区与下辖的8个县市区,发起12场现场直播,用最快的效率向外界传达最丰富的视听信息,并配以文字报道作为“观后感”。荆州一线现场直播获得近400万阅读量,成为南都在前线报道的特色产品。
记者的日常已把我操练成触觉敏锐的狙击手,我相信只有坚持“定点爆破”每一个现场,才能向受众传达在特定时间里最有价值的信息。
抵达荆州前期,由于交通不便,我不断扫街,成了名副其实的“社区记者”。我和同事曾偶遇“无疫情小区”荆北村居民自疫情以来第一次买鲜鱼的现场;也曾遇到“宝藏女孩”、出租车司机彭传丽,她载我们体验疫情下的荆州古城,也为我们深入江陵农村采访牵线。
在荆州,我见过重症患者张屏(化名)阿姨,她家9人确诊,她一度进入ICU。“我真是差一点就去了!”她拼命地想女儿,终于熬了过来;也见过上了ECMO(体外膜肺氧合)的危重症患者刘湘(化名),躺在病床上一动不动,让人误以为她失去意识。当一位医护在她耳边说起家人,“你要加油,孩子和老公都很好,在等着你回家”时,她的眼泪在眼角滑落。
我把这些悲欢忠诚地写到文字里。他们感受到的痛苦与希望,是值得书写的。
代表作
8小时长直播记录1093名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返粤
湖北单亲妈妈求助,8岁女儿患罕见病蝴蝶结症,救命药只够两周
陈辉:被隔离病房清洁工阿姨打动
图片
陈辉在荆州隔离病房采访拍摄。
我是一名老摄影记者,经历过“非典”。作为广东支援湖北荆州医疗队随队记者,我于2月20日起踏上“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逆行之路,奔赴前线。
我曾跟随广东医疗队深入拍摄过荆州“小汤山”板房医院。不料那天我穿的XL码隔离服,因为我头大身体胖,竟然包不止我的脸。院感工作人员劝我不要进去了。我尽力争取,最后找到了一个办法,用封装胶布把自己团团裹住,就像寄快递打包那样,“勒”着进了板房医院。
我把镜头对准过广东医疗队的新生力量,拍摄过中山东升医院的90后护士林燕云,跟踪她一天的ICU战疫故事。“为了解决上班时的大小便问题,我穿上纸尿裤。援荆这段时间我一直坚持这个习惯,如果是因为这个问题中途离开隔离病房,那白白浪费了一套防护服。”林燕云每天的工作从一片纸尿片开始。
跟拍护士的工作,一个班时间4个小时,前后准备和收尾,护士们往往工作6-7个小时。我和林燕云一同待在隔离病房6个小时,出来时全身虚脱,脸青嘴唇白,脱水严重。
我也把镜头对准凡人英雄。在监利县医院遇到的一群清洁工,大多是上了年纪的本地阿姨和大叔,他们都在隔离病房搞卫生。“吃了饭就要干活。”一位70多岁的阿姨说,“比起辛苦的医护人员,我们算老几?他们都冲上了一线,我们为什么不能?”
“连70岁的阿姨都敢冲一线,那我们又算老几?”我被他们的真挚勇敢打动了。在这场战役中,所有参与的人,都是最美逆行者。
代表作
实拍:广东医疗队征战洪湖“小汤山”医院,向疫情发起总攻
我爱那平凡而喧嚣的生活:荆州中心城区封城52天后解封
董梓浩:见证全国首例ECMO支持下患者做CT
图片
3月5日,董梓浩在荆州重症救治中心采访。
2月13下午,我登上广州到武汉的专机,辗转抵达荆州。抵达时已是凌晨,夜色下的荆州城笼罩在疫情阴霾之下,如同空城。
在荆州,我见证了医疗队刚到达时的悲壮,和不少广东医护一起看了第一场雪,见证了远程医疗会诊中心以及三个危重症集中救治中心的成立。
3月7日,女神节前一天,我和同事徐杰一起拍摄了一个MV,作为送给女医疗队员的节日礼物。视频在3个小时内高效率地拍摄完成,几个人连夜通宵剪辑出在女神节当天发布的《战疫之下,最亮的星》,获得包括央视在内的多家媒体推送、转发和点赞,医护队员看到后也称赞不已。
隔离病房有太多故事,有拿着小纸条硬要让医护写下名字和手机号的文阿姨,她想在黄桃成熟后给救命恩人们邮寄自家的黄桃;有和医生约定一起吃麻辣烫的梅先生。在这里,有生死时速的考验,广东医疗队10秒为患者换上“新肺”;也有特殊的满月照,上了一个月ECMO的患者顺利照完CT,为病情评估提供重要材料。3月2日,广东医疗队在这里完成全国首例患者在ECMO支持下完成CT检查。
一天晚上,有个临时采访任务,由于没办法提前约车,只能骑共享单车。由于是做专访,我们需要带的器材挺多,需要拉上一个器材箱。于是,两个轮子加上器材箱的两个轮子,就成了四个轮子的车。后来,我把边骑自行车边拉行李箱这一幕发了朋友圈,马上,我们拍摄过的荆州出租车司机彭姐和当地一个社区基层干部好几个人都私信我,说以后一定要跟他们说,不管多晚他们都会来接,这让我深受感动。
代表作
广东对口支援荆州1个月:疫情不散,我们不退
广东医疗队告别荆州:和当地医护成过命兄弟,与患者约吃麻辣烫
徐杰:在荆州见证“广东速度”
图片
徐杰拍摄荆州洪湖市人民医院重症患者转院。
我是视频记者,年初五回到广州就已参与到疫情防控报道中。还记得临出发到荆州前,南方日报张由琼老师问过我怕不怕,我硬着头皮说:“不怕”。说实话,去湖北疫区,心里还是有点没底。但作为记者,还是想冲在新闻第一线。
我拍摄过广东抗非老将、驰援荆州松滋的中山市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袁小玲。她是个雷厉风行的女医生。与袁小玲交谈过程中了解到,出征前她有过疑虑,心里也没底。她不仅仅是医护人员,还是队长,必须把队员们完好无损地带回家。后来,她又被任命为广东赴松滋市医疗队队长,带领着来自中山、肇庆等地的37名医疗队员在到达松滋后,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广东速度”,完成了松滋市人民医院的病房改造,让分散在6家医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实现了集中救治。
视频里我讲述到,2月11日,从广东出发时,袁小玲的母亲给她微信留言,“你虽是女儿身,但现在精忠报国的时候到了,你要保护好自己,保护好你的队伍,凯旋归来。”
三月中旬,荆州各县区重症危重症病例逐渐清零,农资市场复工,农民也下地春耕了。江陵遍地金黄的油菜花田、粉红色的黄桃园很是清新漂亮。受疫情影响,有的农户损失很大,田里的农民感慨:“现在是疫情攻坚的关键时刻,收入没有了,那就明年再来”。这也是来荆州后我听到的最朴实最治愈的话。
代表作
广东抗非老将驰援荆州再战疫,母亲写信:虽是女儿身,精忠报国时
广东对口支援荆州1个月:疫情不散,我们不退
文字:南都特派记者 刘军 钟锐钧 赵明 马辉 苏海伦 陈辉 董梓浩 徐杰
摄影:南都特派记者钟锐钧 赵明 南方日报记者 徐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