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彝族群众挪穷窝搬新居幸福来

剑川县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不断强化项目建设管理,完善配套设施,抓实后续产业就业巩固,在社会治理和社会融入上下足绣花功夫,真实做到易地扶贫搬迁脱贫、稳定、致富一批的目标。2019年9月23日,在全省第一批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以奖代补评审中,剑川县老君山镇新和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从全省近3000个安置点中脱颖而出,省级评分名列第一,相关做法被州易地扶贫搬迁协调小组进行全州推广。
图片
挪穷窝搬新居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搬得出”
在剑川县老君山脉9山8箐,86户323名彝族群众世代身居深山老林,山高坡陡、道路不畅、高寒冷凉、信息闭塞,缺少耕地和基本的医疗、教育、公共文化等基本服务设施,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的匮乏,群众仅靠种植洋芋、养牛、养羊为生,生活困难,经济落后,为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六类地区”,成为了剑川县乃至大理州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为搬出大山挪穷窝,斩断代际贫困拔穷根,剑川县围绕“小康路上不能让一个民族掉队”的要求,按照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群众自愿的原则,精准对象,瞄准地处高山峡谷,道路不通、自然环境恶劣,缺少基本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的老君山、雪斑山、蕨菜山等散居特困少数民族和坝区因病因灾因学而致贫的最穷危房户,从海拔3200米至3700米的老君山畜牧场、鸡脚箐、卓玛、八连丫口等8个山箐9座山头中,搬迁安置群众86户323人,其中建档立卡49户211人,同步搬迁户37户112人。历经长达两年的努力,经过大大小小的11次选址,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距省道剑兰公路600米,海拔2550米,占地面积130亩的新和村索玛小镇搬迁安置民族特色旅游村寨。
完善公共服务建设保障“住得好”
按照“人畜分离,厨卫入户”的要求,索玛小镇安居房建设按2层承载力、抗震设防裂度不低于8度设计的一层砖混结构房屋,建筑面积严格按人均住房面积不超25㎡要求,分别设计五人及以上104.18㎡、四人户87.5㎡、三人户65.5㎡、两人户49.5㎡四种户型,共建设建档立卡安居房4440.96㎡。实施35户共同搬迁户,建筑面积约2583.54㎡。目前49户建档立卡户和35套安居房已经全部验收,农户全部搬迁入住,建档立卡49户折旧复垦复绿已全面完成。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方面建成进村主干道、人饮工程水池和管线、道路、电路、环境治理等工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建成太阳文化活动广场、综合大楼、寨门、公厕、民族团结示范创建等工程,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保障“稳增收”
按照“易地扶贫搬迁推进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组建第五村民小组党支部,指派大学生村官担任党建指导员,把党性观念强、服务群众意识强、脱贫攻坚能力强的党员选进党组织领导班子,把党组织建设成易地扶贫搬迁最坚强、最有力的战斗堡垒。建设期间共组织召开搬迁群众动员会议42场次,搬迁地点选址11次,征地说服动员会议24场次,项目协调会议19场次。同时,大力推行“党建+”模式加大后续产业帮扶力度。以资入股保增收,新建3个扶贫车间,形成以苹果、羊肚菌种植为主的主导产业,集体入股5家新型经营主体,实现权益收益、流转收益、资产收益全覆盖。转移劳动力,就业增收有保障。创新开展“一学三找”活动,引导帮助群众“学一门劳动技能、找一个转移就业渠道、找一个公益性岗位、找一个创业门路”。先后组织开展搬迁户藤编培训、种养殖培训等就业技能培训8场次460余人次,实现每个搬迁家庭至少一人熟练掌握一门就业技能。目前,索玛小镇易地安置点外出务工65人;不能外出务工的老人、妇女、残疾人也被优先安排到镇内的藤编厂、羊肚菌养殖基地、制香厂就近就便打工;43名搬迁群众通过民主程序优先纳入生态护林员、河道保洁、扶贫信息员等公益性岗位。
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保障“能致富”
新和集中安置点周边土地资源丰富,对发展高原特色种植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真正实现搬迁群众“能致富”的目标,剑川县按照“党建引领、支部组织实施、党员带头表率,真正让支部强起来、党员动起来,带着群众一起干、一起发展。”的要求,采取“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建档立卡户”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在老君山镇培植了“一片烟、一枚蛋、一窝蜂、一只腿、一个果、一窝菌、一只凳、一柱香的“八个一”的特色龙头产业,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随着 “索玛小镇”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成功搬迁,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老君山的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保护以及剑川重要水资源涵养都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绿色生态效益,真正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云南网通讯员 吴剑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