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科特派点燃乡村振兴智慧引擎

线豆、黄瓜长势怎么样?食用菌如何稳产增收?……连日来,王乐旺、黄秀华、谢健等256名科技特派员纷纷下沉到田间地头、厂矿企业、扶贫基地,解决企业农户难题,倾力助推春耕生产。
图片
▲科技特派员王乐旺(左一)在小松镇湖头村指导蔬菜种植管理。(黄杰敏 摄)
上世纪90年代,水煮笋及保鲜技术由日本发明引入国内,煮熟后通过浸在酸液中,可以长时间保存。但是,一方面这项技术从此停滞不前,另一方面酸液处理法会让鲜笋失去本身的味道。因此,闽北用于春笋制作的毛竹单根收购价格在此后的20多年间不涨反降。“从每根0.7—0.9元,降为0.5—0.6元。不是供大于求,而是技术没发展。”
图片
▲科技特派员吴良如(中)在明良食品有限公司指导开发水煮笋。(魏剑生 摄)
一个缺设备,一个缺技术,在科技特派员制度下,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中心主任、科技特派员吴良如与建瓯明良食品公司一拍即合。前者从竹笋生物性上进行研究,后者则从装备工艺上提供试验。经过多次磨合,2016年这套投资4000多万元的国内首条鲜笋速冻生产线终于研制成功。凭借这“一招鲜”,明良鲜笋一举占领了日本大半市场,而且售价提高了至少1/3。
图片
▲科技特派员黄秀华(右二)引进植保无人机先进技术,并成立了专业植保队,单日植保面积可达五百余亩。(魏剑生 摄)
“抗击疫情、脱贫攻坚,需要全方位的科技保障,科技特派员大有用武之地!”市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局长张宜盛介绍,农村天地广阔,科技特派员在创新服务基层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利用互联网、微信等渠道,通过在线实时交流、开设视频直播、制作技术指导微视频等方式,为农户提供科技指导、创业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职工返岗、物资供应等难题。目前,我已建成全国首个茶产业科技小院,打造建设22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62个示范基地,实现218个行政村的科技特派员村级服务点全覆盖。
图片
▲建瓯市共产党员、科技特派员谢健(右一)在东峰镇指导林农种植黄花远志等林下经济药材。(魏剑生 摄)
南雅镇叶康村村民黄国锦种植了7亩茶叶,因为没有茶叶种植经验,缺乏科学管理,又受到去年持续干旱的影响,导致茶叶出现大面积炭疽病。手足无措的他,急忙向科技特派员寻求帮助。“不用担心,茶叶是得了炭疽病,可用30%苯醚丙环唑2000倍液,均匀喷洒在茶叶表面,能很好的治疗。”南雅镇科技特派员裴朝鉴说。
图片
▲科技特派员严和荣在小松镇指导粮农科学育秧。(魏剑生 摄)
得益于灵活的工作机制,我市探索出“互联网+科特派”“科特派+众创”等新型服务模式,加速推动人才、知识、技术、成果、资金等要素在农村流动;打造“科特派+龙头企业+农户”“科特派+合作社+农户”“科特派+金融+流通”等模式,把科技特派员服务从生产向加工、流通、行业管理等各环节各层面拓展,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建瓯乡村振兴、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注入了新的活力。科技特派员培训学校成功举办3期培训班,培训科技特派员及服务单位负责人450人次;科技特派员在基层开展服务,举办各类培训班133期6000多人次;引入“无人机”,推广农业“五新”技术100多项……
(作者:魏剑生 叶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