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这份民生“考卷” 徐州泉山区这样书写

生活垃圾分类关系到城市整体形象、市民生活质量、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大局,是城市治理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可谓是民生关键小事,社会发展大事。如何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答好这张民生考卷?
今天上午,泉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勇接受了徐视融媒记者的采访。
图片
泉山区委副书记、区长 李勇:
泉山区高度重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强力推进,在经费投入、宣传引导和运行管理上出实招、用真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高位推动: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并将生活垃圾分类列入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推进工作,定期研究调度,持续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加大投入:区财政先后投入1700余万元,建成有害垃圾暂存中心,并对现有2个垃圾中转站进行改造提升,使之符合垃圾分类转运要求,集中购置垃圾处理设备、收运车辆及智能管理设备36台(套),垃圾分类收集桶12350个;创新开发“泉分类”垃圾分类信息平台,同步上线微信小程序,增强互动性,实现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和体系化运行。
走心宣传:从全区挑选了24名文化水平高、业务素质好、善于做宣传讲解工作的同志,组成一支24人的讲师队伍,创办泉山区生活垃圾分类学习课堂,累计为社区培训垃圾分类工作人员及引导员1100余名;深入社区、学校开展专题宣传1000余场次、垃圾分类知识讲座16期,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深入浅出的讲解和手把手的分类引导,提高了居民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规范实施:制定生活垃圾分类运行管理办法,按照“不同垃圾、不同车辆、不同去向”的垃圾分类要求,并对现有垃圾收运车辆进行更新改造,确保符合分类运输要求。同时,成立了一支10余人的专职收运队伍,严格按照定时定点、分类收运要求,规范生活垃圾分类管理。
图片
图片
下一步,泉山区将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以钉钉子的韧劲和精细管理的绣花功夫,坚决答好垃圾分类这道“必答题”“民生题”,具体实现 “四个新突破”。
一、在完善体制机制上实现新突破。坚持将垃圾分类作为“一把手”工程,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垃圾分类”、“管辖区必须管垃圾分类”要求,全领域、全区域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坚持党政机关先行,党员干部带头,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火车头”作用,强化党建引领,打造部门、街道、社区、小区物业、社会组织等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二、在健全收运体系上实现新突破。一方面,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硬支撑”,今年计划投入3300余万元,建设916个“四分类”垃圾收集点,配备916名专职引导员,采购27台分类收运车辆,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工作的硬件保障。另一方面,持续优化科技支撑的“软环境”。利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整合现有的“泉分类”垃圾分类信息平台、智能监控、车载GPS设备等资源,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前端收集、转运、处置全过程、全链条的信息化监管平台,使垃圾分类过程及结果可视化、可量化。
三、在拓展宣传引导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以“六进”活动为抓手,以居民群众为主体,积极探索“党建+”“志愿者+”“网格员+”工作路径,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小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面对面”“高频度”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讲,营造户户知晓、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同时加大垃圾分类线上宣传力度,做到有图、有影、有音、有看点,让垃圾分类真正成为“全民热词”。
四、在督查考核上实现新突破。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全区城市管理长效考核,定期通报考核评价成绩;街道、社区分别建立排名榜、红黑榜、荣誉榜,形成部门、街道、社区、物业公司等层层考核的促进机制,营造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良好工作局面。
图片
泉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勇发出倡议:
人人参与垃圾分类 家家践行绿色生活
从你我做起 与文明同行
徐视融媒记者 许腾飞 贾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