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许姓人大多是在湖广填四川中 从外省迁入的许姓人后裔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音频格式

进入清朝后,南方的许姓人和其他姓氏一样,被卷入了声势浩大的“湖广填四川”运动。如今的四川许姓人,大多是在这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中,从外省迁入四川的许姓人后裔。在当时,有的许姓人还经历了从中原到江西,从江西到湖广、再从湖广到四川的大迁移过程。

大竹县许帝培后裔迁徙入川情况

祖籍福建汀州府上杭县的许帝培,先祖移居到广东韶州府乳源县塘丫山,在那里,许帝培出生了。

顺冶18年(1661),许帝培的父亲许上明去世,他跟随祖父许成德,迁移到柳州桂阳县益将乡下山田,娶蒙氏为妻,生下6个儿子:许廷辉、许廷学、许廷友、许廷选、许廷仕、许廷宗。

康熙60年(1721),许帝培已经去世,蒙氏带着6个儿子入川,迁徙到绥定府大竹县顺化乡仁厚里何家沟定居。

许帝培的后裔,如今分布在大竹县观音、七星、白坝、双溪、清河等地。

营山一支许姓人是明朝时的遗民

明末清初,四川遭受战乱时,在营山居住了300多年的一支许姓人躲过了一劫。湖广填四川时,这支许姓人先祖先是迁到渠县,后来迁到了仪陇。仪陇的大部分许姓人,是广东韶州府乳源县许念二郎的后裔,被称为客家许姓。

据传,当时从广东入川到仪陇的同宗许姓有8房人。其中,许伟二郎的4个儿子许廷璋、许廷昌、许廷理、许廷学,在雍正5年(1733)迁到仪陇县新丰里柏果坝落业,后裔分布在今兴犀角村、周河岐山村、周河神溪村以及武棚、福临、巴中群乐等地。

仁寿有一支许姓,先是住在福建汀州府长汀县,后迁徙到广东长乐县。

乾隆年间,这支许姓人中的许象麟、许象振、许象和、许象瑸4兄弟,相继入川,落业在仁寿县东林乡五甲、安下乡三甲徐家湾、盘龙乡石嘴沟。

这支许姓人的后裔,如今主要居住在禾加、鹤鸣、富加、中龙、石嘴、花房等地。

湖南武冈许道光支系后裔进入遂宁

进入遂宁的,有湖南武冈许道光(明朝初年的五节将军,有8个儿子)支系后裔的同宗堂兄堂弟八大房人:许应俊、许应忠、许应利、许应试、许应弘、许有甲、许有盛、许有声。他们分住在安居、会龙、石洞、保山、聚贤、横山、步云等乡镇。

许道光的入川后裔,分布在珙县、富顺、大英、中江、仁寿、乐至等地。大英(原蓬溪)的一支许姓,是许道光二儿子许德旺的裔孙。

最初,许国祥的夫人匡氏带着许正良、许正纯、许正纪3个儿子,从湖南走路入川,定居在潼川府蓬溪县(今大英)谢家井大塆。几年后,许国祥也入川到了蓬溪,与家人团聚。

新都两支许姓人迁徙入川的情况

新都一支许姓,入川始祖许观远,原籍江西南安府崇义县,是江西莲花塘始祖许孝康的后裔。

许观远10多岁的时候,正逢明末清初战乱,他独自一人从江西逃乱,后加入清军。许观远随清军入川平乱后,插占定居在新都南门外高一甲干坝子(今龙门)观音台。

许观远是随军入川,不是移民,因从江西迁来,这支许姓人自称江西许。

新都还有一支福建许,是唐高宗时由河南随陈政入闽的许陶后裔。

传到许宣时,他有6个儿子,其中大儿子许仕朝、三儿子许恩伯、四儿子许仕壮迁入四川。一起入川的,还有许宣的族人许石劝。

许仕朝定居在金堂黄家滩,许恩伯、许石劝住在广汉,许仕壮居在金堂赵镇旧城子大塘湾。此后,随着繁衍旺盛,子孙分散在新都、金堂、广汉各地。

新津一支许氏的先祖是许文辅,明未清初时为洪雅县的武官。在抵抗张献忠义军时,许文辅战死。他的后裔后来迁居到成都府新津县兴义三合。

光绪34年(1908),许文辅的后人在三合为他立碑,至今墓碑保存完好。

清初许姓移民入川的支系还有很多,故事也很丰富。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赘述。

黄勇/文

【下期关注】

请看许姓(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