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超豪:一生桃李满天下,培养出中科院士9人,临终遗愿让人泪目

“任何一门学问,都要有兴趣和爱好!”

2012年6月24日,我国著名的大数学家谷超豪先生与世长辞,众人似乎还记得在80岁高龄的时候,谷超豪先生还在说:80古稀今不稀,他的愿望是继续奋斗在一线,多奉献几年时光,为我国的教育继续作贡献。

这样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他值得被世人铭记一生。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谷超豪先生的一生历程。

1926年5月,谷超豪先生在浙江温州高盈里古氏宅院之内,温州被称之为“商贾之乡”,可是它还有一个别称叫做“中国数学家之乡”,在这片浙南土地上,孵育了许多数学家。

比如现代数学播种人姜立夫先生、现代第一几何学家苏步青先生、中国第一本数学杂志的创始人黄庆澄先生等等……当然,还有数学家谷超豪先生。

谷超豪先生从小就对数学充满了兴趣,因为这种兴趣从而培养出了数学思维,什么叫数学思维?在他三年级的时候,当他遇到“鸡兔同笼”、“童子分桃”等数学应用题,别的同学都按照老师的方法求解,但谷超豪先生却在想能不能不用老师的方法,寻找更简单的方法来找出答案。

这样的思考一直伴随着他的童年时光,从而在这样的基础上,他在数学上的领悟比童年阶段的孩子高出了许多。

1938年,谷超豪先生考入了温州中学,这个中学的教育水平在浙南地区,乃至于整个江浙地区都是首屈一指的,里面有许多学霸,而谷超豪先生则是学霸中的学霸,特别是在数学这个科目上,谷超豪先生更是永远的第一人。

大家都知道,1938年日军轰炸温州,对于那个时代的学生而言,学习知识是艰难的,日军的飞机常常带着巨大的轰鸣声从温州上空掠过,炸弹落下爆炸声让人惊心胆战。

但这样的艰难并没有抹灭那一代少年刻苦学习的决心,因为他们知道,此刻的他们不能上战场拯救祖国于危难,但危难过后祖国的崛起需要他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并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话。

对于谷超豪先生而言,年少目睹祖国的屈辱,更加坚定了谷超豪努力学习日后报效祖国的信念。

在1943年谷超豪先生考入了浙江大学,在这座大学里,谷超豪先生遇到了他仰慕已久的数学大师苏步青,苏步青先生对于谷超豪先生影响非常大,特别是苏步青先生讲解数学时那种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的方式,让谷超豪先生非常着迷。

从而在1948年大学毕业后,谷超豪先生选择了留在浙江大学,并继续跟随苏步青先生学习。在1953年又跟随苏步青先生一起来到了复旦大学从事古典微分几何的研究,这项研究是国家制定的10年科学规划中的一部分。

这个时期,我国在计算数学、概率论、偏微分方程这些领域中还很薄弱,所以那一代的数学大师们一头扎进了这些领域,为的就是让我国能够在这些领域中能够挺起腰杆来。

当时间来到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给了世界很大的震动,上级找到谷超豪先生说要公派他到苏联学习,此时的谷超豪先生在他所研究的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去苏联学习意味着要放弃现有的研究归零重新出发,这对于任何一名研究者都是艰难的。

但是,谷超豪先生没有丝毫犹豫,因为他知道祖国需要解决空气动力学的数学问题,自此谷超豪先生去了苏联。

在两年的学习中,谷超豪先生从莫斯科大学的物理数学毕业,获得了该科学类目的博士学位,对于他而言,个人的成就他并不觉得有多重要,因为如果这些成就仅仅只是帮助自己,不能为祖国贡献力量,那么这些成就就是无作用的。

在学术上,从1960年开始,谷超豪进入到了学术的丰收季,在他所专研的流体力学中的偏微分方程问题,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成果,这些成功对于他个人、对于祖国、甚至对于全人类都非常重要。

从而在1974年,复旦大学组成了科研组,这个科研组的领头人就是谷超豪先生。这个科研组有多牛呢?当时杨振宁先生早已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在研究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时,他找到了谷超豪先生这个科研组,与之合作最终证明了这一规范场初始问题的局部解的存在性。

而除了研究学术,谷超豪先生也不忘为祖国培养后继的人才。

早年谷超豪先生的恩师苏步青就说过:我的学生谷超豪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过我了,但有一点,谷超豪没有超过我,那就是他没有培养出像谷超豪似的学生!

苏步青先生的这句话让谷超豪先生非常汗颜,所以他立志在做学术之外要好好培养学生,让祖国以后也能有新鲜血液。

所以从教60年,谷超豪先生给出了一份让他老师苏步青先生和祖国满意的答卷:

谷超豪先生从教60年,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其中涌现了像李大潜、陈怒行、洪家兴等9位中科院院士。

在2008年教师节,谷超豪当选中国教育功臣,为新中国的教育贡献了不朽的功勋。

在2012年谷超豪先生因病去世,享年87岁,临终时他的遗愿依旧和教育有关:“希望能跟夫人一起,再培养出几位新的数学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