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石狮杨家大楼:观建筑之美、叹家族传奇、哀人去楼空!

连着一个月打卡两次泉州石狮,可以说大众景点小众打卡地几乎都跑遍了,石狮这座小城,真的给人太多惊喜和意外。下南洋的拼搏岁月和那斩不断的乡愁,都刻画进这一栋栋洋房别墅里。杨家大楼,其实是从永宁卫的介绍中偶然得知,当地老友也跟我说,如果有空,去一趟吧,那可能会颠覆你对“大楼”的定义。于是,有了这次专门为这座“杨家大楼”而去的行程。
图片
5月福建的天,突然就进入了夏季,说变就变,上一刻还艳阳高照,下一刻就风云突变,眼看就要下暴雨了。也罢,给这个建筑增添了一丝历史沧桑感。杨家大楼属永宁镇,但它并不在大家比较熟知的永宁古卫城内,也难怪去过几次古卫城却一直找不到它,而是位于距古卫城4公里外的后杆柄村,地图上可以直接导航定位到,周边停车还是蛮方便的。
图片
还未进入大院,便看到顶部的那只鹰,展翅高飞,可以说在周边的房子中格外突出。其实现在的农村,怎么说跟印象中的大有不同,我们一路开车过来都是建的很漂亮的石头房以及小别墅,可见后杆柄村的殷实。现在它也是被评为“泉州美丽乡村”。在杨家大楼门口有文字介绍,让游客对这栋建筑有个大概的了解。
图片
杨家大楼建筑群是由菲律宾富商杨邦梭家族所建的豪宅,是民国时期闽南华侨建筑的典范,也是泉州地区最大的华侨建筑古民居之一。从边上侧门进入,第一眼给人的感觉就是真的好大。而且是很典型的西式建筑,并不是像一般闽南红砖古厝的风格。最吸引人的当然是主楼的六也亭,其上一只石鹰张开双翅俾睨天下的雄姿,也是杨家人拼搏进取的象征。
图片
杨家大楼始建于1928年,竣工于1933年,设计图纸及钢筋水泥皆从菲律宾运送而来,可以说是工程巨大,也可以看出当时杨家在菲律宾的富足程度。它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规模体量大,更主要的是它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有西方的罗马柱、欧式回廊、天使图案,也有中式的红砖古厝、天井院落,并且在楼中多处有各种楹联牌匾题字。
图片
在院子右侧一角可以看到一口古井,井水清澈,水位较高,现在应该还有在使用。
图片
大门牌匾上的“弘农世家”表示这家主人姓杨,在中国部分地区,特别是宗祠建筑的在大门上,例如经常会悬有“九牧世家”、“中山世家”、“颖川世家”等,这是各姓的郡望,表示这屋主人是林姓、汤姓、陈姓之郡望,亦写在祠堂的牌匾上或对联上。这也是中国建筑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部分。
图片
大门左侧还有一个门,门额上悬挂“雀馆流芳”这四个大字,查了资料也没明白是什么意思,不知有没有当地的小伙伴能解读一二。门额的边上雕龙刻凤,图案精美。
图片
可能是疫情影响,两个门都是紧闭着,无缘入内参观,从窗户缝隙中拍下一图。里面现在已经是无人居住的状态,也难怪有人把它比喻成一艘沉睡在海底的"泰坦尼克号"。
图片
外墙的翻新也无法阻挡里面无人居住渐渐荒废的颓败之势,一栋房子还是要有人气才是保护最好的方式。正如景胜别墅,也正是因为一直有后人居住,才得以保存完好,人始终是最根本的因素。
图片
六也亭人丁兴旺时,曾四代同堂,有200多嫡亲人口,加上百余佣人,共有300多人,在洋楼楼顶的一个亭子里,挂着一口大铜钟,到了开饭时间便会有人撞击通知,可谓“钟鸣鼎食”。然而如今却是人去楼空,不免令人唏嘘不已。
图片
大院中看到几个老人围着下棋,也是这栋大宅院唯一的生气了。
图片
在大楼的左侧,连着一排红砖古厝,从外面看砖色鲜红,燕尾脊飞檐翘角,色彩分明。
图片
图片
但可惜同样只是门面修缮了,里面已是杂草丛生,蜘蛛网遍布,荒凉不已。
图片
杨家大楼,俗称“九十九间”,如果算上曾经遍布在六也亭周边十来座古大厝,总房间数有170多间,建筑面积达2万平米,然而现在,它却没有了最核心的“人气”,仿佛一个被掏空了的躯壳,徒然伫立,做着无谓的炫耀。
图片
是时代的变迁,是子孙开枝散叶,是那些无法抹去的历史伤害,族人越走越散,却有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甚至将这里当成拍摄婚纱圣地。但只要有人还会来,对于一座建筑来说,是幸运得多。
走进石狮杨家大楼,仿佛走进了一个暂停的时空隧道,宏伟而沧桑!建筑之美、家族传奇以及现在的落寞,都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内,吸引着游客,如果有人能够细细讲解,那再好不过了!
旅游攻略信息:
石狮杨家大楼
地址:泉州市石狮市后杆柄村
门票:免费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