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7孔窑洞“C位出道”的黄土塬传奇

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744

主播:张卓

早就听说在渭南东塬半山腰上有一排神秘的窑洞,与塬顶的渭南测控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天气逐渐回暖,我们决定去探访一番。

从喧闹的渭南市区出发,我们向着黄土塬的方向,沿着崭新宽阔的乡村公路盘旋而上。这条刚刚整修拓宽完成不到半年的盘山路曾叫龙尾坡,更以“十八盘”的称号在当地著称,其险峻与陡峭不言自明。在黄土塬的边沿极目远眺,略显破败的17个窑洞口整齐排列在陡峭的土崖上。而在山云相连的土塬之巅,洁白巨大的抛物面天线阵低鸣旋转、昂首挺立,那里正是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渭南测控站。

渭南测控站全景

如今,我国200余颗在轨航天器基本都会聆听到来自渭南测控站的“问候”,而由于渭南测控站的地理位置近似我国地理中心,是我国航天测控网的中心结点,以一点带动一线,以一线带动一片,是绝对的“C位”。

拯救风云、抢险北斗、牵引神舟……在这座已经屹立了48年的功勋航天测控站里,一代又一代的航天测控人在这里传承着“扎根土塬、求实创新、精测善控、勇争一流”的土塬精神,见证着一个又一个航天测控奇迹。当年的建站元老已经难觅踪迹,唯有那像战士一样整齐列队的17孔窑洞见证并诉说着黄土塬上的传奇。

从山坡对面遥望17孔窑洞

1972年春节刚过,在渭南县东塬北雷村的乡间土路上有这样五个人,他们裹着颜色深浅不一的大衣,背着几个老旧的背包,手里拿着一张皱巴巴的工程建设图纸,匆匆行走在村里。

那张皱巴巴的图纸正是渭南测控站最初的蓝图。

他们穿过村庄来到了一片荒无人烟的土地,满眼望去尽是看不到边的黄土。正是在这片没有一丝生机的苍茫大地上,一场轰轰烈烈的建设即将拉开序幕。

渭南测控站原副站长李光浩向张爱萍将军汇报东方红二号任务准备情况

“刚建站那会儿,除了桥南中心的,海南、湘西、喀什、闽西站的同志们都聚了过来。我们这么多人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就只能借住在半山腰上那17孔窑洞里了。”一直住在渭南测控站大院里的张洪时老人已年近古稀。48年前,不到20岁的张洪时跟随第一批建设者来到了这片沟壑纵横的土塬。

最初的17孔窑洞是国家“三线”建设的产物,主要作用是存放地方政府的各类档案。而这本该默默无闻的秘密工程,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一座高科技航天测控站的摇篮。

17孔窑洞全貌

走进窑洞,第一感受就是狭窄、昏暗、潮湿,当年保存在这里的档案估计也难逃发霉的命运,更别提曾经在这里住着的70多号人了。

走出窑洞,通往山顶渭南测控站的那条曲折蜿蜒的土路就“悬”在窑洞的上空。从窑洞的位置向上抬头仰望,竟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感。

如果说龙尾坡是车轮压出来的“十八盘”,这条土路则是人踩出来的“十八盘”。

整修前的“十八盘”一直是当地重点关注的事故多发路段

本想致敬前辈重走创业路,然而,才往上“爬”了几步,我便顿时心生敬畏,敬畏的不仅是眼前令人崩溃的山路,更是48年前那群默默无闻的创业者。

从山腰走向山头,再从山头走下山腰,创业者们排成长队,一步一步,脚踏实地,一遍一遍,周而复始。三载冬去春来,一座座测控机房、办公楼、宿舍、供配电机房拔地而起。当久经考验的前辈沿着这条被他们踩出来的路,走出17孔窑洞,同时走出的还有这座即将在不久的将来书写一段段奇迹的渭南测控站。

艰苦创业,挥汗如雨

从那以后,17孔窑洞虽鲜有人问津,却成为了渭南所有“土塬牧星人”的根与魂。

当来自酒泉、太原、西昌的火箭冲向寰宇,当一颗颗中国星飞过黄土塬上空,一声声“渭南,跟踪正常!”字正腔圆、清晰洪亮。背后,正是“土塬牧星人”48年如一日的传承与坚守。守好前辈们曾经守过的阵地,完成他们亟待开拓的事业,这就是渭南人永恒守望的使命,这也是对创业者们最好的纪念。

试验任务前,技术人员正在组织最后一次设备状态检查

当我终于走上塬顶,行走在渭南测控站的后院,那片前辈们亲手种下的石榴林里,一团团、一簇簇红得似火的石榴花开得正旺。就像“土塬牧星人”对祖国航天事业最浓烈的热情,48载持之以恒,从未消减。

渭南测控站科技人员正在密切跟踪火箭姿态

时过境迁,崎岖险峻的“十八盘”已经拓宽成了安全舒适的乡村新路,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渭南测控站也已经担负起了建设航天强国的重任。唯一不变的,是半山腰上依旧整齐排列的17孔窑洞,它记录着渭南测控站传奇的曾经,更将见证“土塬牧星人”通往浩瀚太空的崭新征程。

作者简介:王松松,就职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文艺骨干,擅长舞蹈,热爱写作,资深太空粉。

主播简介:张卓,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工程师,文艺骨干,擅长播音、主持、演讲,力求讲好航天故事,传播航天声音。

弘扬航天精神 拥抱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