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河更畅,水更清,景更美!看看闽侯荆溪如何上演“变形记”

“村内沟渠已完成清理”“临河禁养区的养鸭场正在拆除中”……5月11日一早,闽侯县“碧水蓝天”工作群热闹起来,不少治水一线工作人员争相晒出治水工作成效。这样的“刷屏”已成为“荆溪流域整治月”行动开展以来的常态。
近日,闽侯县开启“荆溪流域整治月”行动,多部门、乡镇在治水一线,狠抓生态修复,确保荆溪流域水质持续稳定达标。
荆溪小流域起源于闽侯县大湖乡江洋村,流经荆溪镇、甘蔗街道多个村庄,流程约28公里。
图片
▲(荆溪流域整治效果显著•郑帅/摄)
“流域治理,找准‘病因’才好‘对症施策’。”为此,闽侯县一方面组织生态环境局对河道水质每日一测,通过分析水体污染因子为治理提供线索;另一方面,组织荆溪镇及甘蔗街道河长办、环保站、村居主干、河道专管员等,拉网式排查流域存在的“病症”。
“通过水质监测结果以及我们前期摸排,位于关中村的胡子鱼苗场成为我们的关注点。”荆溪镇副镇长李昌告诉记者,该处养殖的胡子鱼以动物饲料为主食,养殖水未经处理直排溪流,对水体造成较大影响。当地立即组织镇村干部动员该鱼苗场搬离,并进行相关设备拆除。以此为典型,荆溪镇在短期内推动了关东村、关西村等地拆除沿荆溪两岸违规养殖的鱼苗场、养鸭场。
除了“大工程”,流域治理同样少不了“细活”。闽侯生态环境局开展了流域排放口调查,发现流域沿岸存在265个排放口,对其中有排放水的141个抽样监测,发现其中48个超标,并将排放口详细资料转交乡镇。对此,荆溪镇安排专管队伍对每个排污口向上溯源,排查污染原因,及时整治,并建立档案全程跟踪,做到“一口一档”为后续常态化治理提供依据。荆溪镇还推动“大小结合”清淤,不仅为荆溪河道疏浚,还对各村沟渠进行清理,实现水质整体提升。
图片
▲(闽侯县荆溪镇关中村进行河道疏浚•郑帅/摄)
在荆溪流域下游段,甘蔗街道的治理工作同样火热开展,而“对症施策”仍是关键的治理思路。发现河道边违规养殖的蛋鸭场会对水质造成影响,当地立即组织清理存栏鸭及鸭粪,并对鸭场进行拆除;沿河的制砂厂向河道排放洗砂废水,街道集结相关部门断电并查封,随后立即组织拆除该厂……
除了辖区乡镇通力配合,还有县直部门参与。目前正在施工的112县道有部分涉水施工区域,将内渗含有水泥的泥沙水直排到荆溪中,成为此次“病因”之一。在县交通局的督促下,施工方对道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采用抽水车抽取,运往别处处理,避免直排;为减少施工对河道影响,还对河流两岸的裸露土体进行薄膜覆盖,保持水土。
图片
▲(荆溪流域112县道施工现场•林若野/摄)
看着治水干部日日在自家门前忙活,关中村村民陈和平满怀期待:“这几年,家门口的这条河经过治理后,一年比一年干净。水更清了,空气更好了。听说以后村里的河道要修建木栈道,两岸还要栽上花。相信这条河会越来越美!”
记者了解到,为推动此次荆溪流域治理出成效,闽侯县坚持问题导向,对存在的问题实行整改“清单制”,立行立改,逐项整改,确保整改到位。同时,进一步细化网格监管方案,加强日常巡查、落实问题查处等机制,确保日常监管不留死角。此外,闽侯县计划将荆溪流域打造为全县小流域整治的精品示范点,为全县小流域整治工作提供目标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