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既有睾丸又有卵巢,关于两性畸形的3大真相,很多人都不知道,快看看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许多疾病都有了新的治疗方法,诸如变性手术、两性畸形患者的治疗等,这些不但成为了热门话题,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伦理问题。
一、小儿两性畸形有什么症状和表现?
1、真两性畸形
指在同一个人的体内既有睾丸又有卵巢,其外生殖器与第二性征(是指男女两性除了生殖器官以外的外貌特征区别)介于两性之间。
染色体核型可为正常男性型、女性型或嵌合型。
真两性畸形的病因学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症状分为三种:
双侧真两性畸形:两侧各自均有睾丸和卵巢,即不仅左侧有睾丸和卵巢,而且右侧也有睾丸和卵巢。
单侧真两性畸形:一侧兼有睾丸和卵巢,另一侧只有睾丸或只有卵巢。
偏侧真两性畸形:一侧只有睾丸,另一侧只有卵巢。
其中,单侧真两性畸形约占 50%;偏侧真两性畸形约占 30%;双侧真两性畸形约占 20%,卵巢在正常解剖位置,而睾丸大多数下降不全[1]。
2、假两性畸形
假两性畸形指的是性腺与外生殖器呈相反性别,又分为男性假两性畸形和女性假两性畸形。
如外生殖器类似女性,而内生殖器为睾丸者,称男性假两性畸形。相反,外生殖器类似男性,内生殖器为卵巢,称为女性假两性畸形。 
图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二、两性畸形如何治疗?
两性畸形是一组病因、病种、分类和治疗皆复杂且罕见的疾病,实际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正确及时的性别确定是治疗的关键。
1、确定性别
在治疗时,首先要考虑社会性别和心理性别,应从生理功能、心理及社会认知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判定。
换句话说,需要患者结合客观条件,从主观角度认定或者选择自己属于男性还是女性。
切忌仅凭外生殖器外形及染色体性别,贸然确定性别取向。性别取向是选择一切治疗方法、决定治疗最终效果的前提。
目前,国内外治疗理念都主张性别确定越早越好。采取积极措施,争取使生理性别、性心理发育和性别角色的形成更为合理。
性染色体检测及腹腔镜手术有助于患者更早地确定性别;阴道成形术在 16~20 岁进行,患者术后性别依从性更好,能够以良好的心态接受雌激素替代长期治疗,促进女性第二性征发育,使婚恋更易成功[3]。
2、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包括内生殖器的切除及外生殖器的重建,以及术后持续性激素治疗。内生殖器的切除手术,应尽可能在 2~3 岁时进行。
根据患者保留的性别不同,手术方式及补充的激素亦不相同。如果患者保留女性身份,与女性假两性畸形患者的处理相似;如果患者保留男性身份,手术较为复杂,且成功率较低一些,主要包括阴茎整形、尿道成型、阴道切除、睾丸下降等。术后雄激素的补充也较为复杂,因人而异,效果多不理想,患者生活质量较差。
因此,多数学者主张按女性生活,尽早行阴蒂缩小、外阴成型和睾丸切除术,青春期后开始雌激素替代治疗,婚前行阴道成型术[4]。
在两性畸形的治疗规范中,凡有 Y 染色体的性别发育异常患者,其发育不良的性腺或异位睾丸有发生恶变的倾向,有时会建议做预防性切除,比如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XY 单纯性腺发育不完全及真两性畸形。
从手术方式看,腹腔镜治疗两性畸形较传统开腹手术有明显优势[3]。
腹腔镜手术是在一个密闭空间内进行,对腹腔内环境干扰小。而且腹腔镜的放大作用有助于分辨卵巢、睾丸和卵睾等性腺组织,可以在进行诊断的同时,一并行镜下手术操作。
图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3、性激素替代治疗
两性畸形性别选择确定后,一般采用手术辅以激素替代疗法。如果保留女性身份,就需要切除阴茎、睾丸,外阴整形并做人工阴道,辅以雌激素治疗;如果保留男性身份,则要摘除卵巢,外阴整形,辅以雄激素治疗。
雄激素:
雄激素合成障碍者,选择男性性别时,若出生时有小阴茎,需要在 18 个月龄前,在矫形手术前后,均短程应用雄激素,帮助阴茎达到同龄儿大小。
一般用丙酸睾酮,每 3 周肌注 1 次,共持续 4 个月,有效者治疗后,阴茎比治疗前可增长 2.5 厘米,除引起短暂的线性生长和骨龄加速外,一般无其他副作用。
阴茎能增大者,暂停替代治疗,观察至青春期,如果没有自发的(也就是自然出现)青春期发育,还需要再次给予雄激素替代。
这时候,一般用丙酸睾酮肌注,每周 2 次,至有满意第二性征后暂停或间歇应用,等成年期为解决性生活问题时,再重新系统性应用。
当然,也可应用长效制剂庚酸睾酮肌注,每月 1 次,或者口服甲睾酮等治疗。无论如何,治疗需要严格遵医嘱执行。
雌激素:
如果是选择女性身份的男性假两性畸形,无自发青春期发育的患者(完全性雄激素抵抗综合征),可以通过给予雌激素替代治疗,诱导女性第二性征。
一般在 12~14 岁开始,直到有满意的乳房和阴毛发育(一般需 6 ~ 24 个月),然后改为与孕激素联合应用,适合采用连续联合疗法,即雌激素和孕激素联合连续应用。治疗需要严格遵医嘱执行。
图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三、预防治疗也很重要
虽然医学在不断地发展,医疗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对两性畸形患者外生殖器的治疗有了很大改善,但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生理问题。
对于两性畸形疾病,我们应该从病因预防、疾病治疗、心理治疗三方面着手,重点在预防。
大力普及孕龄期妇女的健康教育,做好孕前检查、产前检查、尽可能地减少畸形儿的出生。
面对患者的心理负担,我们需要正确认识疾病和对待患者,给予理解与关怀。
尊重患者的人格,帮助其消除心理顾虑,使其走出阴影,更好地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 陈华,李世荣,覃霞,等. 两性畸形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7,8:18-24.
[2] 梁裕芬.人类的两性畸形.生物学教学,2004:29-36.
[3] 王岚,谢婉莹. 两性畸形的诊断及治疗(附38例报告).山东医药,2012:41.
[4] 彭大振,卢根生,朱开常,等.138 例两性畸形的临床诊治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9,10:31-19.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