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员带您云游迪口镇值庆桥

01
导览
值庆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发现之一,位于建瓯市迪口镇占村黄村自然村。璜溪自东向西流经整个村庄,值庆桥跨于璜溪之上,而其所在的村道是建瓯通往福州的古道。桥的西侧十余米为其附属建筑永福堂,是兼具佛教、道教信仰的祭祀场所,也是古代远途行人途经歇息的驿站。值庆桥、永福堂与西侧的土主宫(咸丰十一年,1861年)、八卦墩组成了黄村水尾的风水景观节点。
鸟瞰图
图片
02 介绍
值庆桥始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后经明末、康熙四十五年(1796年)、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等历次修缮,目前基本保留了明代中期始建时的原结构与原形制,桥身大致呈南北走向,方向北偏东20°,为伸臂叠梁廊桥,分为台基、伸臂叠梁、廊屋三个结构层。两侧台基由块石垒砌而成。南侧桥架为伸臂叠梁结构,北侧叠梁桥架落在石构台基上。廊屋共9间、1个榀架,居中三间为重檐,上檐与下檐都是悬山。榀架与纵架并非垂直,而是成88°夹角。廊屋内共三处神龛,朝向溪水流过来的方向。廊屋与叠梁外侧均有遮雨板保护木结构。
值庆桥北侧桥台与伸臂叠梁(左)值庆桥廊屋(右)
图片
图片
03 看
廊屋重檐部分的内柱升高,出插栱承上檐。当心间用斗栱构成藻井。单檐部分榀架为四柱九檩,以插梁、插栱、斗栱组成,檐柱出插栱承下檐。插栱、斗栱用材较大,最常见用材规格为140㎜×8㎜。梁、枋、串大多为月梁形,梁、内柱间的串为扁作月梁形,顺脊串与上金檩下的串为圆作月梁形。梁架中的月梁与斗抱造型精致,支撑廊屋外侧遮雨板的缠枝形斜撑也较为别致。木构廊屋保存了明代中期始建时的原结构与原形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藻井(上)
斗抱(左一)
斜撑(左二)
斗拱、月梁(右)
值庆桥廊屋木构架上保留有较为完整的明代弘治年间墨书题记,题记位于梁、枋构件下皮,记载了建桥主持人、募捐者、工匠、彩画师的籍贯和姓名,以及募捐者具体捐资数额,其中还有徽州府休宁县客商捐资。南侧尽间改建部分,也保留了康熙四十五年修缮时的题记,也可了解到当时的建桥参与者与捐资数额。廊屋居中三间的藻井、梁架上,还保存有明代风格彩画。大部分构件都是绘有以莲花、云纹、锦纹为主的纹饰,月梁形梁、枋的端头绘有旋花纹,藻井顶部绘云龙,主要使用墨色、土红、白色三种颜色。符合明代彩画的样式与风格特点。
图片
当心间藻井明式彩画
当心间正梁(顺脊串)下题记
图片
图片
正梁下题记
04 永福堂
永福堂在值庆桥西北十余米,与值庆桥共同构成黄村村尾景观节点。永福堂坐北朝南,占地面积716平方米,共有一座主殿、两座朵殿、一座后殿。2004年泥石流压垮永福堂主殿、东朵殿、后殿,仅留西朵殿,现在的主殿、东朵殿、后殿是2004年以后重建的,原有建筑的体量、规模、风貌基本得到延续。
永福堂外观
图片
05 永福堂西朵殿
西朵殿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是一座面阔三间、进深11檩的悬山厅堂,占地面积96平方米,明末原结构与原形制保存基本完整。
西朵殿的四根内柱、两根前金柱为梭柱,古制犹存。梁、枋下皮有较为完整的明代始建时的题记,可以了解到建造、捐资信息。前檐与东侧的编竹抹灰板壁上还保存有明崇祯八年(1635年)、康熙三十五年(1786年)等时期的墨书题记,多为历史上途经此地的行人所题。庙内还保存有一口铸造于南明弘光元年(1644年)的铁钟。
图片
永福堂西朵殿前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西朵殿梁架
西朵殿编竹抹灰板壁墨书题字
西朵殿编竹抹灰板壁康熙三十五年题诗
西朵殿梁架题记
06 保护利用
为了更好的保护与利用值庆桥这处桥梁景观,2019年5月3日,原省级文保单位值庆桥修缮工程在建瓯市博物馆专家的指导下全面动工,由国家级传承人黄春财负责工程施工。2020年1月竣工,历时7个月。同年10月,迪口镇政府在建瓯市政府,文体旅局和市博物馆的支持下成功申报值庆桥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修缮前
修缮后
图片
07
结语
行程到此,本次值庆桥景观的游览就全部结束了,建瓯是福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和人文底蕴,当然也少不了各色美食,赏美景,吃美食,品香茗,古韵建瓯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
来源:建瓯市迪口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