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快钱的别吵吵了,网络电影的“第三世界”才是全村的希望

2020年5月16刊|总第2143期
最近,网络电影有点“忙”。
一部《奇门遁甲》一部《倩女幽魂:人间情》,以破纪录式的分账走势,将沉寂许久的网络电影市场再次推向高潮。一时间,网络电影又成了业内大谈特谈的热门话题。
让网络电影成为话题的还不止票房。
对网络电影来说,“出圈”是件难事。有时候,即使钻进了流量圈,往往背负的也是骂名。《倩女幽魂:人间情》《奇门遁甲》即便业内讨论颇多,但依旧未能成全民“爆款”。
图片
当前的网络电影,似乎已经成了“围城”和“怪圈”。业内人士想进来,看中的是它“赚快钱”的能力,不少人都渴望着能成为下一个《大蛇》,以低廉的成本揽得盆满钵满。
影迷观众对其无感,内容山寨、粗制滥造仍然是外界的主流观点。即便是以看电影谋生的电影大V,也对其发出了“之前看的几个网大,我只能给一星”的批判性评论。
图片
二元对立似乎愈演愈烈,不过我们总得拨开云雾见月明。
网络电影发展至今,虽然尚未像院线电影般形成规模矩阵,可只用“人傻钱多速来”来形容,实则是有失妥当。在笔者看来,理性看待网络电影已是一件刻不容缓之事。
一来,由于大众的惯性思维,部分拿得出手的网络电影反被舆论埋没了,纵然这些作品质量尚可,但“卑微的出身”总让它们备受冷眼。二来,网络电影更有超脱作品本身的存在价值,在影视市场趋冷的当下,它也营造了某种相对安稳的生存环境。
网络电影“三脉并生”
不知从何时开始,视觉奇观成了大众对网络电影的第一观感。
说起网络电影,要么是特效齐发的神魔乱舞,要么是设定奇葩的怪力乱神,奇幻、魔幻、玄幻,什么题材无所谓,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要看得“爽”。这种爽,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故事本身的逻辑自洽。
这和早期网络电影对“黄金6分钟”的追崇有关。
爱奇艺2014年提出“网大”这个概念的时候,采取的是“观看超过6分钟才算一次有效播放”的计费模式。只有用户观看超过6分钟,平台才分账。于是,网络电影的片头妖艳离奇,只为留存观众。
图片
2018年,网络电影的分账机制发生改变,6分钟模式被取缔,总播放时长成为计算标准。有趣的是,虽然分账规则出现了变化,却并未改变网络电影“拍爽片”的本质。只不过,原来是前6分钟让你看得爽,现在是整部电影让你看得爽。可惜,爽归爽,故事没了。
就像《倩女幽魂:人间情》制片人刘朝晖说的那样,网络电影早期的很多行为,可谓自甘沉沦。不过,随着市场和环境的逐渐成熟,我们也要看到,网络电影并没有“吊死”在特效这一棵树上。
如今,网络电影已经形成了“一大两小”三脉并生的新常态。
一“大”自然是特效片,目前分账票房高开高走的《奇门遁甲》《倩女幽魂:人间情》皆属于此类。这一类型也是如今最赚钱的网络电影,前两年的《万妖之城》《大蛇》同属于这一类型。正如上文所说,这一类型的网络电影不求故事有多扎实,但求特效一时爽。
图片
《奇门遁甲》
主旋律网络电影是其中一“小”,这一脉的开派宗师应当是《毛驴上树》。这是特殊节点的特殊产物,是为了献礼而诞生的作品。
一般来说,主旋律电影对社会效益的追求高于经济效益。网络电影的低成本促成了这一派系的积极发展,而《毛驴上树》破千万的票房也见证着主旋律网络电影的光明前景。长信传媒出品的《我来自北京》系列,也在将这一脉发扬光大。
图片
另外一脉,则走的是稳扎稳打的院线电影路数。它们或由于初出茅庐、或由于经费不足、或由于缺乏机会,无法拍摄院线电影,只能投身于网络电影的领域中。这是网络电影的“第三世界”。这一脉网络电影,多不会为了赚钱而胡编乱造,在有限的成本下更注重在叙事上做文章。
当然,虽然这“第三世界”,尚不如院线电影般百花齐放,但也各有特色、种类繁多。
比如,以悬疑、推理为由头的作品。
这些作品多以原创故事为主,服化道只能算说得过去,特效更是寥寥无几,抓人只靠剧情本身。让腾讯视频在网络电影领域成名的《罪途》三部曲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近期的《双鱼陨石》也可以归为此类。
图片
《罪途》
当然,受制于好故事的稀缺性,这一类型的网络电影偶有逻辑漏洞。但大部分,已经超出一般影院类型片的水准,“还要啥自行车呢”?
再如,规规矩矩讲故事的剧情片。这一类型的作品,浑如凉白开水,虽不像悬疑作品那般“冷”得你一激灵,但看完却能给人沁人心脾的快感。
“陈翔六点半”团队拍摄的《重楼别》是典型代表作。这一团队拍短剧出身,是目前网络电影范畴中少有的出名厂牌之一。
图片
2017年的《哀乐女子天团》也可归于这一类型,不过这部作品由慈文影视制作,倒也不能算作是“草根”的网络电影。
曾于FIRST影展公映的《睡沙发的人》也值得一提,这是年轻导演花少钱讲故事的正面例子,足以供某些院线电影从业者学习。
又如,那些从特效片中“下沉”的网络电影。这一类型作品众多,既有武侠、动作等类型片,又有历史、军事等冷门片。它们与特效片的最大区别,是更接地气、更雕琢故事了。
年初上线的《辛弃疾1162》是其中之一,它或许算不上尽善尽美,从英雄史诗的角度来看,还是颇有意味的。
图片
近期上线的《功夫宗师霍元甲》也给人以新奇味道,在这部电影中,“捍卫民族尊严”的戏份削减了,反倒是人物成长成了重头戏。武侠片《秋寒江南》也让人眼前一亮,同样是古龙意境,这部网络电影可比《三少爷的剑》好看多了。
新鲜血液的“培育基地”
网络电影的另一个价值,是为年轻创作者们提供更多次尝试机会。
曾几何时,网络电影是“B级片”的天下。
所谓“B级片”,指低预算拍出来的影片,通常拍摄时间短、制作成本低,存在布景简陋、道具粗糙等现象。《怪形》《独臂刀》《疯狂的麦克斯》等作品皆属于这一类别。
网络电影的“B级片”模式,最早是受制于成本问题的不得已选择。就像同样是怪兽片,2018年的《大蛇》比起1997年的《狂蟒之灾》更像是“五毛特效”。但随着成功案例的不断出现,网络电影的投资也随之提高。毕竟,谁会愿意看“怎么看怎么假”的怪兽片呢?
图片
《大蛇》
同样在不断提高的,还有受众群体对网络电影的审美要求。虽然他们不会像迷影用户一样严苛,但看多了相似题材也很容易审美疲劳。票房失利的《新河东狮吼》《降龙大师之捉妖榜》,哪怕聚拢了“大明星+大IP+大制作”,也依旧会被观众抛弃。
这是正常现象。观众不可能永远沉迷于打怪捉妖,也不可能为上一代的明星频繁买账。用户年龄会增长,用户圈层会更迭,就像院线电影的落地下沉一样。
以前创作者总说自己是拍给四五线城市看的,后来经历过几次票房的失败,才发现四五线城市也不爱看烂片。
就网络电影的未来发展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光拍特效片对市场是毫无助力的,毕竟《爵迹》《阿修罗》等特效大片的接连失败,已经说明了观众对电影艺术的本质追求——起码你得有个说得过去的故事。而网络电影,则为低成本讲故事提供了无限可能。
图片
一则,网络电影数量繁多,观众选择哪一部纵然会受到海报、短视频等宣发因素的影响,但只有吸引人的内容才能将用户留住。而想要提高留存率,就得敏感地察觉到目标用户的所思所想。有人喜欢喜剧,有人喜欢动作,但没有人能拒绝一个像模像样的故事。
2018年的玄幻电影《灵魂摆渡·黄泉》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纵然有网络剧《灵魂摆渡》的影响,可若是故事稀碎,这部56小时创造千万分账票房纪录的网络电影,想必也不会以令人吃惊的长尾效应斩获4000万分账。
图片
毕竟,《陈情令》可比《灵魂摆渡》火多了。挂着衍生篇名头的《生魂》《乱魄》却因故事总体较差,热度流星一瞬。
二来,网络电影是年轻创作者的“试验田”。
农民要换种,不能初次就把所有地给种了,得找一块边角地,看看具体效果如何。拍电影也是一样,没有人能上来就拍一部投资上亿的鸿篇巨制,新人往往要从小成本拍起。然而,每年影视学院毕业的学生众多,小成本机会往往也一坑难求。在这种情况下,拍网络电影就成了一种差强人意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低投资的网络电影,不需要太多的试错成本。
随着影视行业热钱、快钱的退却,网络电影对年轻创作者的试错意义更大了。
一部单纯讲故事的网络电影,不到处乱跑、不追求炫丽的特效,满打满算几百万足够了。当年3天票房破千万的喜剧《提着心吊着胆》,总成本也不过两百万。要知道,这部电影的拍摄初衷本就是网络电影,只不过后期才启用了“院网联动”的形式,在院线上映。
图片
林珍钊拍了成本四千万的《人间情》,但在此前他也拍过低成本的《国产大英雄》。项氏兄弟用近两千万拍了《奇门遁甲》,但在此前他们拍摄的《万妖之城》成本也只有五百万。
这两部作品虽然都算不上佳作,但对于如今亟需“正能量”的网络电影来说,总归起了标杆作用。
说起来,强如杜琪峰,也曾在TVB拍摄了《特警90》《大刀王五》一系列低成本电视电影。即便是刘伟强,导演初期还拍摄了《朋党》《僵尸至尊》等如今看来勉强及格的作品。
一棒子打死是不好的。观众希望看到更多佳作,但精英人才的出现需要时间,网络电影的生态和环境也需要成长。
要质量,先倒逼观众
《双鱼陨石》最近激起了不小热度。有人称它为“网络电影拍到今天,剧本写得最好的一部”,也有人说“它的剧情超越了一般的院线电影”。
夸奖自然可以,盲目吹捧却要不得。
图片
理性、理性、理性。该说的话说了一万遍,却总不能产生强作用力。
优爱腾的分账机制一改再改,能取得高票房永远是那些“幻字”题材的作品。去年腾讯视频播放量破亿的网络电影有6部,打头的不是仙就是魔。“票房怪圈”尚难打破。
事实上,迈入新的阶段并不意味着作品的口碑就能有质的提升。相反,过犹不及的反噬随时可能到来。
特效片能持续打破分账纪录自然值得庆贺,但未来的重点是,如何保证产出更多的《双鱼陨石》,以及如何让《双鱼陨石》取得“蒸蒸日上”的分账票房。
图片
《双鱼陨石》
说到底,特效片的前景已经被电影证虚了。单纯捧特效、追视觉是不可能吸引大批观众入场、付费的。
2017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最终只取得了5.35亿的票房,惨遭亏损。同期的票房冠军是谁呢?创下56.8亿票房,打破国产电影票房纪录的《战狼2》。
院线如此,网络自然也不会例外。如果未来两到三年,打破分账纪录的还是老一套的特效片,网络电影真的能奔向2C,拥抱观众吗?要改变,要片方、平台和观众一致发力。
平台自然一直在求变,毕竟网络电影发展至今,赚得仍然还是2B的钱。如果不能早日2C突围、实现盈利,片方赚一分,平台就少一分,所以它们总走在求新求变的路上。
片方的努力和观众实则分割不开。即使网络电影薅的是平台羊毛,但薅多薅少还得由观众决定。《大蛇》为何能取得5000万票房?《哀乐女子天团》为何声量大但票房却疲软?还是由受众多少来决定的。然而,如今网络电影的绝大多数受众,依旧是爱看“爽”片的那批人。
图片
《哀乐女子天团》的目标受众去哪儿了?绝大部分的人,仍站在圈外指责网络电影内容山寨、粗制滥造。内容山寨吗?山寨。粗制滥造吗?粗滥。可是这些作品赚到了钱。
必须承认,消费是反作用生产的。如果复刻情怀、追逐特效就能赚大钱,这对创作者来说是一个颇具诱惑力的正面激励。电影本就是商业的艺术,当套路之作就能轻易赚大钱的时候,又有几人愿意绞尽脑汁搞艺术呢?观众需要多元的题材,更需要让这些题材吃饱。
希望会有那一天。
【文/冯壹】
影视独舌由媒体人李星文创办的影视行业垂直媒体。我们的四项媒体主张:坚持原创,咬定采访,革新文体,民间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