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电影的突围

进入五月,影视行业的复工潮如约而至。电影《卸岭之地下惊龙》正在进行最后几场戏拍摄。时间是他们现在最大的"敌人"。

这种刻不容缓的背后更多是迫于生计。剧组本来三月初开机,因为疫情,直到4月26号才开机。

这段时间里,剧组一百多号人员的开支仍需正常支付。提前一天杀青,剧组就能省下三十多万。早定一天机票返程,也能节省五六万块钱的差旅费。

每人260元的核酸检测,每天200多个口罩,十几个测温枪,疫情之下,剧组多了不少额外开支,加之部分编剧、演员在老家隔离,无法面对面沟通,导致开拍之后很多工作推倒重来,这些隐形成本,原本并不在制片人张弛的计划之中。

象山影视城作为国内最早复工的影视城,眼下,各个剧组拍摄已在稳步进行。接下来,还有多个剧组在预约和筹备中。

象山影视城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琪表示,整体恢复情况还是比较可观的,剧组也全面的就投工投产,目前为止,在我们这里,筹备的剧组,现在包括预约的剧组,拍摄的剧组总共是32个,比同期来说我们提升了1%。

然而,影视城里的热闹,却难掩影视业的寒意。2019年的影视业本已身处滑坡期。万达电影等五家头部企业的单屏产出均同比降低,降幅在8-20%不等。现如今,疫情之下,严冬未过春寒又至,截至4月底,全国注销的影视公司已经超过8800家。

江海洋,电影导演,执导过《高考1977》《小芳的故事》等影片。年初开始筹备的新电影,剧本撰写,演员挑选,道具置景,因为疫情全面暂停。他认为,整个突如其来的势头比较猛,猝不及防。

江海洋没想到的是,这一停就是三个月。之前,他还颇为乐观地估计,今年上半年能把手里的项目拍完。可没想到,眼下要目送一大批同行离去。

他认为这些公司的倒闭固然有疫情的原因,还有它公司自身的原因,它抗风险的能力不足,它资金准备不充分,或者它人才结构不稳定,或者是它中长期的规划都没有完善,于是一个事一停了,他下面不知道干什么,资金来源,资金的周转,项目的储备都存在了问题。

疫情对影视行业影响可以说是全链条、全域性的,项目搁置、大量人员处于无业状态、企业资金回笼受阻,下游的传统影院更是首当其冲。

VIP休息室成了直播间,爆米花成了电影院的主打产品。在上海大融城万达影院,店长徐源正和同事们直播带货。零食、电影周边玩具、文具,身后这一堆影院库存,都是他们要售卖的商品,抖音售卖是他们现在主要的收入来源。

卖货并非影院特长,哪怕进口零食五折出售,在品类和价格上也都不占优势。贴本预售优惠观影券,效果也差强人意。

象山时代金球影院店长张莉艳表示他们几个月一共卖了70套优惠票,8000多块收入,影院空关着开销一个月三十多万。

中国电影史上绝无仅有的春节档0票房,被迫关店3个多月,钱赚不到,就得裁员降薪,有些影城甚至裁的只剩影院经理。

尽管这样,截至上月,全国仍有两千余家影院类企业宣布注销。

三个多月的蛰伏也让圈内人发现,这个行业危机早已潜伏,疫情只是让问题暴露来的更早更重而已。

多年参与各类电影节的经历,让江海洋对影片发行也颇为熟悉。在他看来,影视业在疫情之下的萎缩,本质是在为历史还账。

2014至2015年,中国电影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票房增速一度高达50%。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大量个人资本开始涌入,中小影院无序扩张。2016年后,电影票房增速放缓,但电影院和银幕数量依旧保持着高速增长。

江海洋认为这也检讨了我们过去的高速的发展,中国建造电影院的速度每天以15块到20块的速度在增长,有很多电影院是租房子的,那么房租要不要缴,这些人员要不要解散,都对中国电影院和电影银幕数量的发展会有很明显的影响。

今天,影院整体的上座率和票房未出现相匹配的增长速度,票房产出下降,常年亏损的情况屡见不鲜,电影不再是原先那个"圈钱利器"。粗放增长之下,新媒体的渠道狙击战又打响了。

电影《囧妈》转档至头条系平台进行线上免费播出;《肥龙过江》以单片付费形式在爱奇艺等平台播出。不过,这次网络并没有像以往那样成为线下实体的宠儿,反而引发了院线方的集体愤慨。23家院线公司甚至联名上书电影局,呼吁抵制并追回损失。

联名上书似乎并未打乱新渠道进军发行市场的节奏。刚过去的五一长假,线下的五一档依然失踪,云上影展却已经来了。北京国际电影节也携手视频网站联合主办春季在线影展。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陈宏嘉表示,他们也做了很多的一个变通的方式,举个例子,比如说就有两个是超前点映的一个院线影片,透过这样的一个收费的方式里将收益反馈给制作者,然后形成一个良好的一个生态循环。

不过,《囧妈》免费播出属于营销行为,而线上单片付费的模式,只适合小成本电影。对于动辄数千上亿元的大成本制作来说,只有通过院线发行,供应商才能获得利益最大化。因此,对于这样的尝试,业内仍在观望。

有人离开,也有人进入,危与机从来都是并存的。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项目仍然在顺利推进,开发预算资金超十亿元,预计于2021年竣工

松江区文旅局副局长周巍举例说,有一些在上海的公司,要去无锡拍个实景,那么可能就是不需要去无锡办理相关的证件,在这个公共服务平台上都可以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

有别于其它影视基地,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将涵盖拍摄、生产、推广、影院等全影视产业体系,打造一站式产业服务平台,从而降低影视产业的各方面成本。

上海策湾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郗岳认为,通过这样的集聚的话,我们能够带动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跟着项目走,跟着活走,这样的话又能有一批企业和人才,在这个基地能够实现落地,能够实现我们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更好更快更迅速发展。

在暂停营业的第106天,徐源终于等来了好消息。5月8日,国务院允许影院有限复工,逐步开放。本周,开放细则进一步下发,影视业的生存之忧或能暂缓,但面对新的挑战与危机,行业发展仍需各方共同努力。

上海大融城万达影院店长徐源表示,上游也是有一个制作的周期,可能也没有那么快的进入到一个比较稳定的阶段,那其实也是在等国家电影局这边下发影片,影片密钥,然后来进行一个排片。

电影导演江海洋这样总结疫情之下的电影行业,变化是影视行业的常态,对应变化是影视人的常态。电影是完成影像终极美感的那个终极之地。哪怕天天在玩手机,天天在弄短视频,但是你不会拒绝电影。所以,电影今后还会在。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王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