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就是破城槌,赵冬苓的编剧生涯这样起步

>>>国剧60讲

>>>第二季

>>> 第27期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下为文稿

大家好,欢迎来到国剧60讲第二季,我是主讲人李星文。今天这一期,出场的是山影的重量级编剧赵冬苓。

赵冬苓

她是书写山东地方文化的标兵。记述老区红色故事的《沂蒙》出自她手,铺写高密大女主传奇的《红高梁》也由她编剧。她写过为济南“曲山艺海”作传的《北方有佳人》,也写过讲述一座城市的历史的《青岛往事》。

赵冬苓也是“主旋律”大户。1995年有《孔繁森》,2004年有《郑培民》,2005年有《任长霞》,2006年有《真水无香》,当年央视新闻表彰的时代楷模有5个人,她一口气写了4个。

她是关心时政,以文艺干预社会的代表性作家。赵冬苓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两会”上积极为影视行业的发展鼓与呼。

近年来多次触碰法治题材,《因法之名》平反冤错案件,《冷案》对准陈年积案,《猎狐》聚焦海外追逃,每部剧都在社会痛点和法治进步上做文章。

赵冬苓从业以来写下超过50部影视作品,拿过飞天、金鸡、华表各大奖项的编剧奖。她的勤奋和快手驰名业界。她说自己没有节假日,也没有社交活动,一天不写作勉强可以,两天不写就要怀疑人生了。她把创作视为充满巨大幸福感的过程。

1966年,这是一个天崩地裂的年份。赵冬苓读初一,突然之间就没学可上了。她响应号召上山下乡,插队农村。三年后回城,进入济南的一家经济单位做行政工作。工作之余,她就写小说,在文学刊物上发过短篇,还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凯旋门》。

如果没有单位领导的劝退,当时不太关注电视剧的赵冬苓,可能会成为一个小说家。因为她我整天看书写作,给人不务正业的感觉。后来,单位领导就委婉地说,“这里不适合你,你有没有更好的单位去?”

赵冬苓其实没有地方可去。她想来想去,决定给山东广电厅厅长金钊写信。在山东电视剧早期的历史上,金钊是一个居功至伟的人。《武松》《高山下的花环》《今夜有暴风雪》,这些鲁剧早期的经典剧目,都是在金钊的主持下上马的。

赵冬苓字斟句酌,用一页纸写明了自己的意愿,向厅长发出了求职信。她当时特别写了“孩子可以离身,能够出差”。信发出后,赵冬苓如释重负。14天后,她真的收到了回音。1987年,赵冬苓以借调的方式去了新组建的山东影视制作中心。

4分钱邮票带来可心的岗位,赵冬苓惊喜之余,充满了工作热情。开始有些手忙脚乱,很快就崭露头角了。单位组织写电视小品(8-10分钟的短剧),全员参与创作,结果厅里挑中的两部,全都是她的作品。她的自信心大为增强。

还有一件事,当时的分管副厅长,曾执导过电视剧《高山下的花环》的滕敬德导演拿来一个剧本,开讨论会。大家都觉得剧本不行。但到了会上,没有人敢提反对意见。赵冬苓原本也琢磨着说几句好话,但一张嘴就控制不住,说的全是否定意见。

《高山下的花环》

发完言她就后悔了。当时还处在借调期,期满后是去是留,还是悬念。没想到,就是通过剧本讨论会上的直言不讳,她的能力得到了领导的欣赏。后来再讨论剧本,赵冬苓不发言,领导还不太放心,一定要问问她什么意见。就这样,赵冬苓在山东影视制作中心扎了根儿。

赵冬苓的电视剧处女作是《大地缘》。这是她自己提的选题。当时她在报道上看到,有农科院的科学家在鲁北平原上治理盐碱地,一干就是30年,决定去采访创作。

去陵县采访的时候,到村里的车已经没有了。赵冬苓是坐在摩托车的后座上去做的采访。采访完,她在当地自己找的宾馆里,一口气就把7集剧本全写出来了。

赵冬苓

创作很顺利,但“找钱”却成了难题。90年代初,创作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资金问题需要主创们各显神通。1991年,赵冬苓被派到北京电影学院进修一年。她在走之前把剧本交了上去,但她我知道,如果自己不想办法找钱来,项目是上不了的。

找钱,对于一个有些“社交恐惧”的编剧来说,比写戏难多了。她最终把目标定为了中国农科院。一来,她写的是中国农科院的科学家,是为他们树碑立传。二来,她觉得去说服科学家比说服当地政府更容易。

农科院的办公地点在北京白颐路,赵冬苓每次就拿着剧本的复印件,坐302路公交车到农科院找人看剧本。从基层到高层,她一级一级地过剧本,每次都按照意见修改,一直递到了农科院院领导的手里。

每次去谈剧本,赵冬苓都高度紧张。跟科学家们约的一般都是下午1点半。她怕迟到,每次都去得很早。但是又怕去得太早,给人想蹭饭的感觉,每次又都找个地方躲起来。看到科学家们来了,再尾随进入办公室。

尽管如此,她还是被拒绝了。她有些想放弃,又觉得不甘心。第二天,她就开始了第二轮的努力。这次,她盯上了一位叫王儒千的副院长。在频繁跑农科院的过程中,她记下了当时公开的院领导联系簿。当晚,她就给这位副院长打了电话。

通话半个多小时,赵冬苓没给副院长插话的机会,一股脑儿地把自己想说的话全说了。院长笑了,说这个事情他知道。农科院确实没有钱,但是可以去做工作,联系资源。至此,《大地缘》的项目才有了眉目。

《大地缘》

最终预算80万,农科院出了10万,一起找来了67万,陵县所在的德州政府出了3万,这部剧顺利拍摄播出,并荣获了第三届“五个一”工程奖。对赵冬苓来说,如果没有这一番经历,她可能永远当不上编剧。

《大地缘》播出两年后,赵冬苓遇到了下一部改变她创作做道路的剧——6集电视连续剧《孔繁森》。

山东影视制作中心导演王文杰是孔繁森的好友。孔繁森去世第二天,他就知道了消息。悲痛之中,他找到赵冬苓,说有个援藏干部,收养了两个藏族孤儿,这个故事能不能写。

左:孔繁森

赵冬苓觉得这个故事不一般,正好山东省委宣传部要组织一个采访团,她就报名去了。整个采访团,只她一位女“团员”。到了西藏,正好赶上举办孔繁森的追悼会,她看到有的藏族小伙儿简直哭成了泪人,觉得这个故事一定可以深挖。

电视剧一开始取的名字叫《地委书记和两个孤儿》,并没有把它当作英模剧来做。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孔繁森成了全党学习的楷模,这部剧也就成了中央部委对口单位抓的一个典型。

对于赵冬苓来说,《孔繁森》带来的磨难开始了。整个剧的创作小组被召到了北京,她当时还不算知名编剧,谁的意见都得听。相关对口单位就一直提修改意见,赵冬苓和导演就一直商量一直改,但怎么改都过不了。

赵冬苓还记得,每天都是那种明天就会被踢出局的感觉。她有一种执念——绝对不能出局。刚刚有了些信心,就被打回原形。她想着“要是做不成,职业生涯就完了”,咬牙坚持了下来。

剧本过不了,吃不下也睡不着,赵冬苓躺在招待所里反复琢磨问题何在。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方法不对。

右:孔繁森

之前,都是别人给什么修改意见,她就照着去改。明知道他说的不符合剧作规律,还是违心地去改。改到最后,总是出问题。她悟到不能用修改态度换创作机会,一定要用作品说话。就这样,当天夜里就找到了新的讲故事方式。

激动的赵冬苓想打电话给王文杰,一兴奋拨错号,半夜三点把电话打到了领导的房间,闹出个小插曲。事实证明,赵冬苓的思路没错,最终的剧本就是这么写的。

《孔繁森》顺利完成了,赵冬苓编剧,王文杰导演,孔笙担任摄像,贡献了深入青藏高原的风格化影像。

《孔繁森》之后,赵冬苓又先后创作了《郑培民》《任长霞》《真水无香》等一系列主旋律电影。

《任长霞》

关于主旋律作品的审查问题,赵冬苓有了独门经验:“不能跟着走,一定要有用作品征服他的信心。我相信领导也一样,能打动你的,也一定能打动他们。”只要不是为了应对审查去写作,而是以艺术创作的严谨态度去对待主旋律,基本都能化险为夷。

赵冬苓的编剧生涯从1991年开始,除了主旋律作品,她也写过系列电视电影《法官老张轶事》,还有《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进入新世纪以后,她的编剧技巧日臻成熟,代表性剧目接踵而至。

《法官老张轶事之审牛记》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主讲人 | 李星文

撰稿 | 铁皮小鼓

编导 | 吴勇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