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进入成熟期后,美食也走向奇葩之路

记者 | 董子琪
编辑 | 林子人
1《空巢》
图片
弋舟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年4月
据统计,截止2018年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人口达到2.5亿,如何养老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本书是一部以空巢老人为主题的非虚构作品。在2013年的暑假和大多数周末的时间,作者弋舟寻访了数十位生活在乡间和城市的孤寡老人,通过录音笔录下了他与老人漫长的对话。由于孤独,老人的倾诉往往超出他的想象,有的似乎与他的采访都没有直接的关联,但这些旁逸斜出的、无关紧要的话也呈现了他们的真实生活面貌,因为有些透露心声的只言片语就是从冗长而琐碎的对话中诞生的,一位农村老人说,“周围乡亲都是老人,彼此之间即使有照应的心,也没那个力气了”,而一位城市老人面对让她在六家之间轮流走动的儿女,说的是,“六家轮流转,我不就成了个没有自己家的流浪猫了?”
作者寻访到的空巢老人以女性居多,他认为这印证了男性寿命普遍短于女性的社会印象;有意思的是,他也观察到,拒绝访谈的老人以男性居多,与女性比男性可能更不愿意言说内心。不管愿不愿意打开心扉,空巢老人通常是无人可以倾诉的,这会造成致命的匮乏——孤独。弋舟,鲁迅文学奖得主。2017年,在江苏文艺出版的《五十四种孤单》同样是用非虚构的形式记录湖北和河南福利院的几十位孤寡老人的生活,可与同时展现乡村与城市老人生活的《空巢》共读。
《华丽食物志》
图片
[日]涩泽龙彦 著 邹双双 译
上海贝贝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4月
日本鬼才作家涩泽龙彦所写的“美食”,有大于美味的特色,与《幻想博物志》类似,他从各类稀奇博物文化中选取了相关物语进行创作,而“食物志”是与食物有关的。他写到了各种奇葩食物,比如罗马盛宴上的孔雀舌头,罗马文人的诗文中常见孔雀一词,对罗马人而言,鸟类的脑髓和舌头就是珍馐美味,这种食鸟的习性是如此深厚,竟然还有罗马皇帝任性地要求吃不死鸟,这种只在传说中存在的鸟类。
18世纪的巴黎美食家格里莫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这位美食家出生于一个富贵荣华之家,他在父亲的府邸里定时举办午餐会,这令他名声大噪,他自称是民众的拥护者——有时邀请人赴宴也要让客人选择是民众的拥护者还是压迫者,十分讨厌贵族,午餐会只邀请平民知识分子,甚至是仆人和乞丐。格里莫举行的最为令人胆寒的宴会莫过于死亡主题的“丧宴”,在宴会前,客人们先是接到酷似死亡通知的邀请函,然后进入装点着骷髅、演奏者哀乐的大厅,用餐时丧钟响起……涩泽龙彦点评道,“文明进入成熟期后,正如性爱经常走向极端一样,美食也走上奇葩之路,倒错性的欲望和返自然的倾向开始觉醒。”
《肮脏的三十年代》
图片
[美]蒂莫西·伊根 著 龚萍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年5月
近来北京也经历了沙尘暴的突袭。沙尘暴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这本书或许可以为我们指点迷津,它以口述史和历史图片,再现了美国1930年代的沙尘暴灾难。作者追溯沙尘暴发生的缘由,指出一战期间及之后,美国的西部大开发狂飙突进,赶走了印第安人,推行了并不正确的宅地政策,大批移民在政客和商人的怂恿下涌入,战时需求亦推高了小麦价格,这刺激人们不计后果地翻耕大平原,至1929年,约1亿英亩的土地被翻耕。过度种植和过度放牧,剥光了美国西部千百年来固定土壤、抵御风蚀的植被,最终导致1930年美国陷入了迄今历时最久、最严重的环境灾难,仅1935年一年,沙尘暴就从大平原上刮走了8.5亿吨表土,这让美西六州遮天蔽日,中部城市芝加哥和东部都市纽约也难逃此劫,尘土当空洒下。
与此同时,美国陷入经济大萧条,高产粮食只能堆在谷仓,任由硕鼠和野兔饱餐,甚至只能焚烧。经历沙尘暴与大萧条的美国普通人家只能千方百计地密封自己的家,他们的方法可能是我们现在完全无法想象的:他们往墙缝里塞布条,把涂上面粉糊的纸贴在门框周围,用胶带封上窗户,用湿麻袋盖住裂缝,还在墙上挂着湿床单以增加空气过滤,然而这些挣扎经常是徒劳的,即使戴上防尘面具,面罩孔也会被泥土堵住,人们的脸上仿佛贴了一层泥饼,往鼻孔和面罩上涂抹凡士林也无法防止吸入沙粒。归根结底沙尘暴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无知与冒进入侵自然所导致,即便如此,艰难时刻美国人所体现的勇气与坚韧仍令人动容。作者曾因系列报道《美国的种族生活》获得普利策新闻奖,2006年凭借此书英文版获得当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
《汉娜·阿伦特:活在黑暗时代》
图片
[美]安妮·C·海勒 著 张乐腾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年2月
这本小册子记载了汉娜·阿伦特的人生经历与思想历程,从混乱的童年,到她所谓“有意识的贱民”阶段——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不会“因为社会的不认可,而对自己失去信心”,不会为了赢得认可而“不惜一切代价”。本书梳理了阿伦特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时段,包括她与海德格尔在马尔堡的恋情,还有创作《极权主义的起源》背后的故事,让读者得以进入这位天才思想者的内心。
后来反思极权政治的阿伦特和为纳粹宣誓的海德格尔是在何时分道扬镳的?阿伦特在1950年的日记中有一篇题目叫做“老狐狸海德格尔”,这种动物不但总是落到陷阱里,甚至都分不清有陷阱和没陷阱的区别,还把陷阱当成自己的洞穴。在传记作者看来,这不仅指向海德格尔的纳粹党人身份,还指向他与埃弗里德(海德格尔之妻)的家庭生活。在阿伦特的第二本书《人的境况》中,有段文字探讨的是宽恕,传记者认为这同样指向海德格尔,“如果得不到宽恕,从我们行为的后果中解脱出来,人类将局限于一种我们永远无法从中恢复的罪恶行为之中,我们将永远是它后果的受害者。” 这本书属于小文艺口袋文库知人系列,除了这本书,这套丛书还有《大卫·林奇:他来自异世界》《爱伦坡:有一种发烧叫活着》等。
《几回清梦到花前:红楼女子的草木情缘》
图片
周舒 撰文 [日]岩琦常正 手绘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0年4月
《几回清梦到花前:红楼女子的草木情缘》由《红楼梦》原文提取或引申,以花喻人,探讨了《红楼梦》中43位女性的花草映射,配有50余幅日本江户时代著名本草学家岩崎常正《本草图谱》手绘原稿及94帧清光绪求不负斋《增评全图足本金玉缘》绣像,为诸多“红迷”提供了《红楼梦》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这种群芳图谱的方式正是符合《红楼梦》的“预叙”和比喻的书写方式,宝玉在太虚幻境时已经预见了金陵女子的判词,判词分别预示着她们今后的命运,小说中也有类似的情节,七十八回晴雯殁时小丫头哄宝玉她是去上天做芙蓉花神了,因此宝玉才作《芙蓉女儿诔》,六十三回怡红院内群芳为贾宝玉庆寿,众人行酒令占花名,宝钗占得牡丹,黛玉占得芙蓉,湘云则是海棠,花名恰符合人物形容与性格,宝钗如牡丹般稳重端庄,黛玉像芙蓉一样清丽风流,湘云如睡美人海棠一般“香梦沉酣”。悲哀的是,不管多么鲜艳明媚,花朵终会从枝头落下,或凋谢在泥地,或流入泥淖中,正如大观园中的少女的命运一般。
《从那霸到上海:在临界状态中生活》
图片
孙歌 著
一頁folio|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年2月
本书是学者孙歌近几年的评论文章结集,以2011年日本核泄漏为切口,聚焦冲绳,观察和分析日本社会在突然降临的灾难中呈现的种种真实机制:那是正常社会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不得已要撕去外包装后所暴露的真实情况,并提出临界状态的意义。又由临界状态,他阐明探讨冲绳的重要性,因为在东亚,对于临界状态最敏感的,莫过于冲绳人,冲绳人曾经历过美国基地的种种欺凌,他们不想要动荡的生活,却总是生活在临界线上,民众也时刻保持紧张,在习惯中确认陌生。冲绳是一个引子,也是一个象征,饱受苦难又处于边缘地带的冲绳,因其持续不断的临界状态,使得其他相对缓冲地区被遮蔽的政治、经济结构关系显现出真实的状态。
作者孙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著作有《主体弥散的空间:亚洲论述之两难》《竹内好的悖论》,此前界面文化也曾推荐过他的《寻找亚洲:创造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和其后福岛核电站核泄露事件之后,孙歌在日本生活过一段时间,近距离地感受到了日本灾难后的最初反应,包括核污染数据对公众的信息不透明、人们长期生活在自我安慰与欺骗中。孙歌认为,灾难是人类避之不及的可怕事件,但也正是在灾难中付出残酷代价的人类也获得了重新省察自己生存环境的机会。
《什么是民粹主义?》
图片
[德]扬—维尔纳·米勒 著 钱静远 译
译林出版社 2020年5月
在《历史的回归》中,加拿大学者珍妮弗·韦尔什提出21世纪历史并没有如同福山预言般的终结而是重新回归,如同冷战、不平等和难民危机正在回归一样,民粹主义也在可见的视野中回归政治主流,特朗普、勒庞、埃尔多安……民粹主义者正在全世界攻城略地,所到之处受到“人民大众”的普遍欢迎。这究竟是为什么?扬—维尔纳·米勒通过本书,为读者抽丝剥茧地梳理了民粹主义者的手段:通过激化矛盾、划分敌我、诉诸非理性,来寻求选民的支持。
民粹主义者的诡计在于,看似在代表底层发出被精英上层忽略的民众呼声,但实际上他们在垄断对“人民”的定义,并将所有不赞同他们的人都清理出“人民”的队伍。在他们执政以后,他们也会频繁树敌,将不同意见斥为境外反动势力作祟,因为民粹主义政客诉诸的是煽动大众进而获取权力,而并非真正代表人民利益。
如中指出的,正因为民粹垄断了人民的名义、同样信奉民主主权,所以民粹与民主有着令人迷惑的相似外表。出生于1970年的扬—维尔纳·米勒是普林斯顿大学资深的政治学者,同时也是欧洲理事会讲座学者。这本书在2016年4月由苏尔坎普出版社推出德文版,英文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版社同年8月出版。
《我们的脑子够用吗?》
图片
[英] 亚历克西斯·威利特 [英] 珍妮佛·巴内特 著 颜雅琴 谢晴 译
后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0年5月
现代人脑大致可以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大脑是脑中最大的一部分,小脑位于头的后部,大脑的下面,脑干则位于小脑的前面、大脑的下面。这是脑解剖结构最简单的概述。如果与动物的头身比例相比,人类明显有着庞大的脑袋,人类为什么要进化出这样的脑?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我们需要多少脑子才够用?
在这本脑科学的科普书中,两位作者——他们分别是两位精神科医生——回应了这些问题,还将个体经验与学术观点结合,探讨了我们的脑为何发展至此,脑的正常变化是怎样的,脑发生了异常会怎么样以及脑会将我们的一生引向何方。书中探讨了喝咖啡或晒太阳对我们的认知功能是否有好处,女性是否真的会“一孕傻三年”(baby brain),以及电子产品是否会毁掉我们的脑子等问题。
随着这些问题的澄清,我们也可以发现有些观念是如此地不堪一击,比如说女性通常看不懂地图、不擅长数学等,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与大脑发展周期的关系,从什么都不会做的婴儿时期、到认知能力的高峰期、再到开始走下坡路直至低谷。 两位作者也在沉思,人类真的需要那么多脑子吗?脑子出现的一点点萎缩,到底有没有什么危害?坏消息是,从35岁开始,我们的脑就是萎缩了,然而好消息是我们对此毫无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