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暖!3年来,300多名“无声骑士”从这里找到了崭新的生活

图片
你遇到过不会说话,也听不到“谢谢”的外卖小哥么?
近几年,我们身边悄悄出现了这样一群“无声骑手”。虽然开不了口也听不见,但他们“骑”艺精湛,总能及时准确地把餐食送到客人手中。
但很少有人知道,培训出成都第一批“无声骑手”的,不是特殊教育机构的专业老师,而是一个几乎不会手语的团餐餐厅老板——邓如斌。
3年来,300多位听障人士在邓如斌的“馋爱善食”收获一技之长,过上崭新的生活。
图片
今天,是第30个全国助残日,让我们聆听“无声骑手”和“无声掌门人”的故事。
无声骑手 他们一点不比健全人差
图片
“馋爱善食”坐落于成都市武侯区金花桥街道,这里航线密布,每隔十多分钟便有飞机轰鸣而过,我们的采访也因此被打断了好几次。但对于店里的20多位听障人士而言,这样的声音没有任何干扰。早上8点过,他们准时上班,为中午的送餐做准备。
图片
图片
切菜、炒菜、打包……时不时用手语做着简单的交流,一切井井有条。店长邓如斌看在眼里,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刚到店里的时候,不仅啥都不会做,性格还比较自闭。但现在好了,不仅学会了分餐送餐,有的甚至还能去菜市场讨价还价或者帮厨房做一些墩子的工作。”说到这里,邓如斌脸上的表情有些自豪。
图片
时间很快到了10点半,送餐工作陆续开始。几位“无声骑手”载着备好的午餐,熟练地跨上电瓶车,前往各自的目的地,每条送餐线路花费的时间大约在40分钟左右。由于“馋爱餐厅”主要从事团餐业务,线路和订单相对固定,骑手送餐到位后不需要与顾客进行过多沟通,所以他们做起来得心应手,非常熟练。
“别看他们听不见,但做起事来心灵手巧,几乎从来不出错。”从2017年3月开业至今,“馋爱善食”已经聘用了超过300位残疾人,其中大多数都是听障人士。在邓如斌看来,听障人士细心谨慎、专注度高,工作能力一点不比健全人差。
“比如我们的骑手主管范恒,就是一个典型。”除了送餐员的工作,2017年入职的范恒在邓如斌的带领下还做起市场推广,将诉求写在纸条上与客户沟通,拓展资源。2019年,在店里干了两年多,他已经被提拔至主管的岗位,主要分管骑手送餐和培训。
无声外卖 耐心包容能创造改变
3年前,“馋爱善食”的第一家店在红牌楼街道太平社区开业,但赚钱并不是邓如斌的初衷,而是为了帮女儿邓绮珈完成一个心愿。
“当时绮珈在读高中,她参加了一次社会调研,发现有些企业情愿给残疾职工发工资,却不设置正式岗位。虽然解决了他们的生计,但无法让其融入社会。”从小热心公益的邓绮珈认为,只有让残疾人真正参与到工作中,这样才能让他们重新找到自己的价值。邓如斌认可女儿的观点,于是用早年的积蓄开办了这家专门聘用残疾人的“无声外卖”。
图片
“馋爱善食”的“馋”谐音“残”,“馋爱”代表着对残疾人的爱。想出这个名字的,正是女儿邓绮珈。现在,虽然绮珈已经考上国外的大学,但每到假期都会来到店里帮忙,也会和员工们打成一片,这让邓如斌很欣慰。
“其实和听障人士相处,最重要的是耐心和包容。”邓如斌打开自己的员工微信群向记者展示,里面的文字内容让人有些啼笑皆非:“下楼是宿舍”、“今天涨价菜,不买”、“家中有事,请假明天”……
面对记者的不理解,邓如斌解释到,很多听障人士都不能分清正确语序,比如“下楼是宿舍”的真正含义是“宿舍楼下”。“刚和他们接触的沟通起来难免吃力,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多花时间去理解。”
现在,邓如斌不仅摸清了听障人士文字表达的规律,还自学了一些手语,简单的日常交流早已不成问题。
无声餐厅 你们也能成为很好的服务员
开办“无声外卖”3年多以来,员工离开餐厅,是最让邓如斌开心又揪心的一件事。
开心,是因为他们终于学会一技之长,能在社会上独立生活,甚至获得一份高薪。邓如斌介绍,目前已有30多个骑手走出“馋爱善食”,跳槽到美团、饿了么这样的大平台,收入涨到了五六千一个月。
揪心,是因为培养一个听障人士重新与社会接轨并不容易。“我们没有资金聘请特殊教育机构的专业老师,都是自己一手一脚的教技能,时间和精力花费都比较大。每当有人离职,我们就只能重新招人,重头教起。”
即便如此,邓如斌还是鼓励有能力的员工们往更好的平台发展。
“对他们而言,我这里就像一个‘安全地带’,但我还是希望他们能走出去积极面对社会,这样才能获得更多机会、活得更有底气。”邓如斌说,员工不管是选择离开还是留下,“馋爱善食”的门会一直为他们敞开,“要是哪天他们在外碰壁了,也欢迎他们随时回家。”
今年年初,邓如斌为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希望店里的残疾人员工能达到100人。但受到疫情的影响,外卖生意比往年差了些,目标未必能达成了。
“因此,我也想拓展一些新的业态,吸纳更多残疾人就业,比如这个月底马上要开业的‘无声餐厅’。”邓如斌把记者带到店里的一楼,崭新的大厅刚刚完成装修,能容纳近百人堂食。特别吸引人的,是墙上贴着的“手语卡”。
图片
邓如斌介绍,为了解决顾客与聋哑服务员的交流问题,“无声餐厅”决定采用二维码自助点餐,食客如有其他需求,可以用事先准备好的“手语卡”示意服务员。
“我相信,听障人士也能做好服务员的工作,只要顾客愿意多给他们一些时间,多一些包容,静下心来听听他们的‘心里话’。”邓如斌这样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