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个“傻”劳模!坚守危险岗位,拒绝高薪聘请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有一种气概叫无所畏惧,有一种担当叫逆行而上。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身边无数的身影站了出来、冲上前去。省劳模、杭州市拱墅区城市管理局一线职工徐俊昌就是其中一位。在急难险重的考验面前,他毫不犹豫“披挂上阵”,他是无畏艰险的“环卫尖兵”。
图片
把患病的老母托付给妻子
他冲上战疫一线
去年12月,徐俊昌回了趟河南老家,把刚刚患病出院的老母亲接到了杭州,盘算着在春节假期陪母亲看看病,散散心,尽尽孝。然而一场疫情,把他的计划全打乱了。
疫情期间,如何处置居家医学隔离和观察人员产生的“特殊垃圾”,是摆在城管环卫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2月1日,拱墅区城管局组建医废垃圾清运党员突击队,负责上门收集、清运“特殊垃圾”。这些垃圾中,除了餐余垃圾,还有被丢弃的口罩、消毒棉等医废垃圾,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一项高风险的任务。“我是党员,是劳模,关键时刻我不上谁上!”徐俊昌第一个报了名。当天,他把老母亲托付给妻子照料,冲上战疫一线。
图片
徐俊昌所在的清运班承担的是任务最重的祥符片区。最高峰的时候,片区有200多户隔离户,分散在不同小区,有些老小区没有电梯,徐俊昌穿着自制的塑料“防护服”跑上跑下。装满垃圾的垃圾桶每只有100多斤重,徐俊昌和队友们一趟趟地搬上车,最多的一天运了30多桶垃圾,磨破了3双手套。
每天,徐俊昌和队友们从大清早一直要干到晚上10点,“我们只有一个信念,不让这些‘特殊垃圾’造成二次污染。”整整两个月,徐俊昌和6名清运班组成员共上门收集垃圾5138户次,清运垃圾15吨,在默默无闻的岗位上出色地完成了这项特殊的任务。
每次作业
需要“排雷”般胆大心细
徐俊昌曾是拱墅区城市管理局应急抢险中心的一名高级电焊工,主要工作是修复破损的吸粪车罐体。罐体内留有残渣积垢,焊接时遇热会释放出沼气,容易引起爆炸。即使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每次作业依然需要像“排雷”般胆大心细。罐体内的残渣积垢在焊枪高温的催化下,散发的恶臭让人窒息,然而,徐俊昌往往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
图片
有一年夏天,杭州一处倒粪码头出现严重渗漏。这个码头每天处理杭城200余吨粪便,如不及时修复将影响居民生活,更要命的是原厂家已联系不上,全局上下急得团团转。徐俊昌主动接过任务,查找原因、制作器材,经过连续3天的紧急抢修,码头终于恢复工作,单位上下如释重负,徐俊昌却因连日劳累病倒了。
这些年来,徐俊昌累计修理环卫作业设备500余台次,为单位节省了数百万经费。
只要单位需要
我会在环卫岗位上干一辈子
“欢迎我们的抗疫英雄平安归来!”4月26日中午,杭州市拱墅区城市管理局应急抢险中心的“徐俊昌劳模工作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4位原同事自发聚在一起,为徐俊昌庆功,同时也为他送行。完成疫情期间“特殊垃圾”清运任务后,徐俊昌奔赴新的工作岗位,调往拱墅区城管局杭州宸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任祥符街道公厕管理班长。
从2002年来到杭州,成为拱墅区市容环卫汽车场一名工人后,18年来,徐俊昌的工作岗位换了不少,但从来没有脱离环卫战线。在同事们眼里,徐俊昌能吃苦,爱钻研,他创新改进的“烧电焊”工作法,大大减少了作业时间和耗材用量,在行业中广泛推广。作为一线环卫工人的典范,这些年来徐俊昌收获了诸多荣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劳模、拱墅区优秀党员……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很多企业许以高薪劝他跳槽,但均被徐俊昌一口回绝。他说:“是单位给了我工作,让我学习技术,还给了这么多荣誉。只要单位需要,我会在环卫岗位上干一辈子。”
——来自浙江新闻起航号“浙工之家”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