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吴樾、主创及专家 看看不朽的丰碑河北梆子《李保国》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图片
2020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展演于5月15日至6月8日在文化和旅游部政府官方网站正式上演,22部优秀作品一次让你大饱眼福。
演员吴樾和主创人员邱瑞德一起推荐河北梆子《李保国》。同时,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崔伟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为大家解读这部作品。让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
演员 吴樾
主创人员 邱瑞德
专家解读
扎根太行山35年,让140万亩荒山披绿,10万多农民脱贫,创造28项科研成果,推广36项实用技术……
他用信念、知识、热血和生命,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该剧通过李保国的人生轨迹,讴歌了主人公“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的精神高度和人生价值。
激情塑造时代楷模 ——
看河北梆子《李保国》
报告剧?文献剧?抒情剧?这部以真实性为创作标准的剧作在打动观众的同时,也给戏剧评论者们一个新的观剧体验:远离光荣事迹的铺陈,远离提领纲目的中心冲突,远离观众对英模题材的习惯性期待…… 大型河北梆子现代戏《李保国》,以散文化的结构方式,配合主人公与各个角色激越慷慨的梆子声腔演唱,让我们认识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这样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角的戏,在戏曲现代戏中还是比较少见的。人们对传统知识分子的印象还是戴着厚厚的眼镜、埋首于书本中的形象,而李保国是用先进思想与现代理论武装起来的,敢于行动的具有当代气质的知识分子。他三十五年如一日,每年深入基层200天,让140万亩荒地变绿田,创新推广36项农业实用技术,令10万余农民脱贫。
编剧孙德民面对这样一位做出如此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把心中的激情化作了笔下春秋,化作了贯穿全剧每一场次的主题歌曲。“那是谁的身影,脚步匆匆;他在太行山里,走了一生。见不得乡亲们还在受穷,撑着带病的身躯,汗洒盛夏血浸寒冬…… 那是一片片贫瘠的土地,他用知识绘成风景;那是一双双焦虑的眼睛,他用生命换来笑容……”这首主题歌曲,把李保国奋斗一生的动机与行动和盘托出,也把百姓对他的感激之情和盘托出。听着这首歌曲,我们似乎感受到作者个人的激情在戏剧客观呈现的“外壳”中澎湃的跃动。借此,我们也找到了这部剧作情节的内在动力和黏合剂。
主创是怀着激情来提炼主题、深度开掘人物的。编剧孙德民说,他追求的是平凡中透着伟大,细节中蕴藏大爱,冲突中展现人格,要把李保国的大爱之情贯穿其间。为了挖掘李保国的情感世界,孙德民带领编创人员到李保国生前奋斗过的山村走访,主创的创作激情和剧中人物的奋斗激情在剧中交汇与铺陈,形成了元气充沛、血脉偾张的气势,成为连接人物关系,推动剧情发展,塑造李保国形象的重要动力。这种激情伴随着李保国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上的奋斗,伴随着李保国对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的坚守,鼓舞着李保国在岗底村根据气候、光照等条件开展优质苹果种植,教授乡亲套袋技术,并使村民获得水果大丰收。这种激情成为这部作品的节奏和韵律,应和着情节展开的频率和振幅,从而使之拥有了动人心魄的力量。
这是一个产生了像李保国这样平凡而伟大的巨人的时代。剧中人物的奋斗激情中,积淀着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厚富藏。他们的性格、气质和内在热情,使他们的思路和行动,超越了生活表层的日常性和平凡性,驶向更为超拔的精神高度。
当学生们因为老乡不理解,因为这个项目挣不到钱,因为从事的课题研究难以在刊物上发表,而要离开岗底村时,李保国却把“使农民脱贫致富”“使国家富足强大”当作知识分子的使命,立言“要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这句豪言壮语所蕴藏的进取精神,是知识分子豪情满怀、自信满满的有力证明。当人们对李保国自费送农民出国学习果树管理技术的行为不理解时,他向人们说出了自己深藏的理想和愿望:“要把农民变成我,把我变成一个老农民!”如此坦率,如此真诚!时代与激情,就这样相互映现着,激荡着,在这部作品中向我们走来。
作者:刘彦君,原刊于人民日报文艺。
图片
(来源:中国艺术头条)
来源:新华号 一起议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