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科普创作,始于湖南之行

2017年5月,作者与叶永烈(中)伉俪在湖南大学合影。

打开头条,突然蹦出一则叶永烈先生去世的消息,不觉一怔,继而承认是现实,心头倍感生命之不永,凋零之无常,奈何奈何?

叶先生是我们这个阅读时代标志性人物,说他启发了千千万万少年一代勤奋学习、探求科学的精神,绝非虚言。他一生的著作超过了3千万字,你可以不太喜欢他的名人传记系列,但一定曾着迷过他的《碳的一家》《小灵通漫游未来》,抑或他的28卷上千万字的科普全集中的某一个篇什,他是巨著《十万个为什么》的第一作者,以一人之力竟写了超过三分之一的篇幅,确确实实了不起,我们几代人都受惠于他。

2017年5月,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文化四海行”大型活动交由湖南省承办,叶先生应邀来湘讲学。我因为筹办会务与叶先生结识,有一些心事亟须当面向先生请教,得以点滴了解这位我四十多年前心仪的老师与湖南的过从等人所未知的往事,可以作为历史的补白。叶先生由夫人杨惠芬女士陪同来湘,除讲座上谈资滔滔不绝外,我发现,是否先生年岁过大,生活中的叶老师似话语不多,不属于特别健谈之人,我们一问一答中不时能察觉到先生的一丝腼腆,看他的书要胜过听他的言,他是一位文字狂胜语言的大家,孔夫子“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说的就是叶先生这类人。他的夫人总是默默地陪护在旁,温文尔雅,从不插话。老两口夫唱妇随,不离不弃,守望相牵,是我印象中雅集的一道特别风景。

叶先生早慧,在11岁时就已公开发表作品,因《十万个为什么》,名声传遍大江南北。但他发表的第一篇科普文章,竟然与我们湖南有关。1958年9月,北京大学化学系二年级的师生们南下,来到湖南邵阳县,他们一百多号人竟然在湘西南足足呆了整整一百天。原来,“大炼钢铁”运动当中,湖南缺少化验员,铁矿究竟含多少铁,煤里头含多少硫?要到长沙甚至有时候要送到北京去化验。后来,周总理指示北大派一些老师和学生帮助湖南省办化验员训练班。在邵阳县,年轻的叶永烈人生第一次走上讲台讲授化学课。他现在还精心保存着当年的北大“邵阳县130小分队”和湖南师范学院邵阳县小分队一起合编的教材。在邵阳县,他以“县化验室叶永烈”的名义发表了人生第一篇科普文章,把自己变成了邵阳县的一分子。他还把在邵阳撰写的《写在炉旁的几页日记》发表在《北大青年》1959年第一期上,署名“化学系钢铁兵团叶永烈”。叶先生说,1958年的湖南之行改变了他的命运,邵阳县是他科普创作道路的起点。我特别查检《邵阳县志》,很遗憾,当年北大支持邵阳县大炼钢铁的130小分队事迹没有在历史上记下一笔。

叶永烈先生是多产的专业作家,他以“理工男”的专业履历从事科普创作,影响最大,也最为读者所认同。我也认为他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读者,以科普创作成就最大。但这并不是说他的名人传记系列和其他创作不行,仅仅是相对先生的科普创作而言。人哪能在每个领域都是王者?叶先生人物传记的某些刻板之处或者是脸谱化,主要出于时代的局限、其本人的谨慎稳健性格等。但特别珍贵的是,他是第一批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写作的作家,他能非常娴熟地运用录音、摄像、计算机和信息转换技术从事创作,他采访了很多各方面的名人,录了一千多盘录音带,时长近2千个小时。听一位曾有意出版叶先生全集的老总在微信朋友圈中说,很忧心先生几十年采访的录音带消声,我知道有大部分收藏品先生早已捐赠给了上海图书馆,这些凝聚了先生心血的珍贵音频档案是否已经转换成数码,真的让人揪心。

我认为,叶先生在名人系列中所作的许多考证和研究是有深度的,也是可信的,叶先生的严谨,达到了一位历史学家的专业水准。比如说梁实秋的生日、傅雷之死、钱学森关于粮食在理论上的产量的论文等等,都是先生爬梳剔抉、钩沉辑佚的优秀力作,纠正了许多人云亦云的讹误,还原了历史的真相。

因为长期研究洞庭湖的缘故,会议期间,我最迫切地向叶先生求证一个由《十万个为什么》引发的一件公案。1961年《十万个为什么》出版,其中《为什么洞庭湖不再是我国第一大湖》一文宣称:洞庭湖“每年缩小88.6平方千米,其中有的年份缩小的更多,竟达到245平方千米。它的面积在枯水期约有3100平方千米,而鄱阳湖在枯水期的面积则有3350平方千米;在洪水期,洞庭湖约有3900平方千米,鄱阳湖则有5050平方千米。”这是国内有关部门第一次提出洞庭湖由“五湖之首”降为第二大湖泊。这个说法在全国立即产生了巨大反响,有很多人感叹沧桑巨变,也有一部分人至今不认同这个说法,还有十分严谨的学者提出一系列数据论证洞庭湖仍然大于鄱阳湖。我个人的看法倾向于:不宜以空泛的“大”作简单的排名,对于天然湖泊的论证研究,特别是大江大湖,应以科学的数据和模型作支撑,湖泊是天然的水库,它的面积、湖容、流域、水量乃至于其功能都应该纳入“大”的参照系数。叶先生认同我这个观点,说简单化地排个名次,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关键要搞清楚人类活动对湖泊和自然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多大的影响。“你排不排名,洞庭湖还是洞庭湖,鄱阳湖还是鄱阳湖。”他的这句风趣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四海行活动结束后,我参加省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以“新型江湖关系的构建和展望”为题,与网友交流。我介绍了叶永烈先生的观点,也谈了我的认识和看法,得到舆论的广泛认可。

叶先生走了,这位一生笔耕不辍、著作过身的勤奋作家永远停止了写作。先生去世后,很多媒体第一时间都发了消息和纪念文章。但我要更正一则说法,叶先生生于1940年,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先生享年81岁,而不是媒体上所说的80岁。自古以来,人一出生,就是1岁,古人是没有周岁这个概念的,大概与中国历朝历代征收人头税有关。但我没有详细考证过。

呜呼,哲人已萎!永烈先生演义的从小学语文成绩不及格蝶变成为北大天之骄子的传奇还会有人赓续吗?还会不断有“理工男”成为大作家吗?在寸土寸金的大上海,还有哪位读书人会把自家的泳池改装成藏书室(叶家逸事),为我们这个时代留下更多的风流韵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