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衡阳铁路局是个“巨无霸”

图片
始建于1933年的衡阳火车站内景。
图片
4月30日,郴州白石渡镇。粤汉铁路在该镇留存多处遗迹,图为钢筋水泥结构的风吹口桥。组图/朱辉峰
图片
衡阳铁路博物馆搜集的老照片。
图片
衡阳铁路局办公楼遗址。
图片
衡阳苗圃街道中山堂。
图片
衡阳焊轨厂。轨道的钢轨内侧仍可清晰看到“汉阳铁厂造1918”的字样。
1905年,粤汉铁路掀起商办浪潮,12岁的凌鸿勋花了一块光洋,成为粤汉铁路万千股东之一。那时的凌鸿勋不会想到,27年后,他会出任粤汉铁路局局长兼总工程师,主持修筑粤汉铁路株韶段,并钉下了粤汉铁路最后一颗道钉。
1933年,凌鸿勋将粤汉铁路株韶段工程局迁往衡阳,彼时的衡阳河东,不过一条街巷,“有马路,还没有电灯”。衡阳,因铁路生长起来。1938年,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将粤汉铁路局搬到衡阳。从粤汉铁路局发展而来的衡阳铁路局,曾经管辖着或部分管辖现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江西、海南七省(自治区)的铁路……
衡阳铁路局已成过往,粤汉铁路,也淹没在城市之中。4月末,我们来到雁城,看到了老樟树、火车站、残留的铁轨、保存完好的办公楼……它们记住了那段往事——不仅仅是衡阳的铁路荣光,还有衡阳曾经的烽烟和战火。
三棵老樟树,1936年粤汉铁路开通时就在
“就到苗圃大树吧。”
我们与广铁集团衡阳职工培训基地的退休职工罗碧岐相约,他把地点定在了苗圃大树。苗圃大树,是衡阳铁路人的印记,也是衡阳铁路人的地标,甚至,可以说是精神家园。
地图导航中,没有苗圃大树的地名,却有以苗圃大树命名的菜场、夜市。循着导航从衡州大道,穿过几条小街,在保卫里与光明街的交叉路口见到一棵偌大的樟树,亭亭如盖。
“这里就是苗圃大树,几百年了。”摩的师傅在树下等客。夏日里,樟树浓密的树叶遮蔽了骄阳,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摩的师傅身上,星星点点。“下点小雨,也没有太大关系,淋不着。”摩的师傅悠闲地吸一口烟,倒像是在这里乘凉,而非等客。“南北两棵樟树背靠一座小山,中间是一个小水塘,水塘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才被填平。”摩的师傅小时候,常在水塘里洗澡,现在是一片工地,我们难以想象那时夏日热闹的场景。
樟树的北边,是一个偌大的广场,正在施工,广场上的一座红楼格外醒目,是曾经的衡阳铁路管理局办公楼。罗碧岐从办公楼里快步走出来,第一句话就是“衡阳铁路博物馆,今年下半年就可以对外开放了”。消瘦的罗碧岐,说话速度快,显得格外干练。十几年里,衡阳铁路的怀旧者,积极奔走,四处搜集历史文物、资料,衡阳铁路博物馆终于将成为现实了,“要让后人记住衡阳的铁路历史”。
红楼,是铁路博物馆的主楼,门前的广场将成为铁路文化广场,有铁轨,还会有机车、手车。老樟树,无疑也是铁路博物馆的一部分。“苗圃大树,说的就是苗圃这两棵大樟树,现在已经成为地标,是衡阳几代铁路人的成长记忆。”交叉路口的樟树往北三十米,还有一棵大樟树,更年轻,枝叶长得更为茂盛。
1936年,粤汉铁路开通,苗圃街道到火车站一带都成了铁路生活区,两棵樟树的命运也和铁路紧密联系在一起。衡阳职工培训基地、老铁路图书馆、原衡阳铁路管理局办公楼……在两棵老树旁相继矗立起来,两棵樟树往西北是湘桂线和火车站,往南是京广线,苗圃的两棵大树,见证了衡阳铁路的兴盛和落寞。
“还有一棵樟树,在老火车站前面。”樟树,是衡阳的市树。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公主是个路痴,为了不迷失方向,她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在衡阳种下了七棵樟树。其中有三棵,衡阳铁路与它们密切相连。
衡阳火车站在珠晖区湖南路1号,新站与老站并排而立。建成于1935年的老火车站像个“凸”字,中间三层,左右对称各两层。三层主楼上是个四方钟楼,大厅中有四根精致的水泥柱,铺着白色瓷砖,显得庄重大气。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老站现在作为进京旅客的专用候车厅。
远行的旅人们,极少注意到衡阳火车站广场上的那棵樟树。树底下,坐着不少低头玩手机的年轻人。老树为他们遮蔽烈日风雨,他们对此却一无所知。
这里曾经是一个叫蔡家皂的村子,村后是山,村前就是这棵古树。在此建站,要么切山,要么砍树,切山当然工程浩大,砍树的工程显然小得多。据说,后来总工程师凌鸿勋到此,坚持要求保留古树,老樟树才得以保留下来。凌鸿勋的口述自传中,并未提到过衡阳的樟树。无论事情的真相如何,人们因为树,记住了历史。
民间,则更喜欢把樟树神化。抗日战争,日军轰炸衡阳,衡阳几乎成为废墟,古树及它守护的火车站完好无损,这更增添了人们对于老樟树的敬畏。按照民间的说法,这棵樟树并不是没有逃过日机的轰炸,只是投到树上的炸弹都成了哑弹。据说,火车站扩建时,在樟树旁挖出不少日军的哑弹。
三棵老樟树,经历过烽烟和冰灾,依旧郁郁葱葱。远走他乡的衡阳铁路人,回到苗圃,一定要到树下走走,拍照合影。它们是衡阳铁路的地标,树干的肌理纹路里,更刻着衡阳铁路的往事。
衡阳保卫战,有铁路工人的功劳
“衡阳铁路局第一任局长郭维城,就在这里办公,他后来是铁道兵副司令员。”罗碧岐带着我们参观曾经的衡阳铁路局办公楼,办公楼两层,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左右对称,红砖红瓦,大门上方有一个小阳台,勒脚处有气窗利于楼内干燥通风。楼梯正对大门,木质扶手和木板涂红漆还未完全褪去。
屋内正在装修,不久之后,它会以另外一个名字——衡阳铁路博物馆重新对外开放。按照规划,博物馆的展览将有三个重点内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以战争为线索,“铁路博物馆不仅仅是让人们了解衡阳铁路的历史,也将会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铁路,让衡阳成为交通枢纽,也让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1936年,粤汉铁路全线贯通,1938年,湘桂铁路建成通车。中日开战之后,上海汉口等大商埠,很多工厂陆续内迁衡阳设厂。江浙财团富商多来开店办公司,衡阳,一时间成为繁华之都,有“小上海”之名。
乱世里的繁华,终会成为一场虚幻。
衡阳城之所以能够坚守47天,多少有衡阳铁路工人的功绩,铁路工人修筑的防御工事牢固。彼时的衡阳,集中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铁路工人。
抗战结束,历时一年,损毁的铁路被修复,重新通车,却很快迎来又一场战争。“解放战争对铁路破坏小一点,衡阳的地下党员护厂护路,大批机车、站房和设备都被保存下来。”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衡阳铁路管理局先后派出33批,5000多职工开赴前线,抢修被炸毁的铁路、桥梁。他们沿着粤汉铁路一路北上,跨过鸭绿江,到达朝鲜。“75个人,死在了朝鲜。”长眠异国的铁路工人,他们的名字,也将刻入衡阳铁路博物馆里。
衡阳铁路博物馆是衡铁人的青春岁月
建立衡阳铁路博物馆的想法,是2006年萌发的,热情的铁路老职工开始四处搜集资料和文物。农家菜园子里的一根钢轨、老工人家里的一个工作证、猪腰饭盒、证书、车票、老照片……都成为他们搜罗的目标。十多年的搜罗、征集,已经有了一屋子与铁路历史相关的物件。在他们看来,这些物件,是衡阳铁路的辉煌历史,也是他们自己的青春岁月。
“深入了解之后,才发现我们对于那段历史并不了解,铁路人都不了解,更别说是其他的人了。”罗碧岐是衡阳人,1976年知识青年招工回城,罗进入衡阳铁路分局,在车辆段上班。他错过了衡阳铁路最辉煌的时刻,“1949年,铁道部把粤汉铁路局和湘桂铁路局合并成衡阳铁路局,管着如今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江西、海南七省(区)的铁路,你想想一天得有多少趟列车。”他指着红楼说,那里曾经是中南铁路的神经中枢,调度、指挥着这么多省(区)的火车,这,是衡阳人的骄傲。
1953年,衡阳铁路局改组为广州铁路局、柳州铁路局。罗碧岐正好赶上分局时代的最后时光,虽然不是鼎盛时期,却也令人无限怀念,“那时候的铁路,幼儿园、医院、学校、文化宫、法院、电影院、舞厅全有。”1986年,衡阳铁路分局撤销,并入长沙铁路分局,衡阳设铁路办事处。1993年,长沙铁路分局改为长沙铁路总公司,2005年被撤销,设长沙铁路办事处,同时,衡阳铁路办事处被撤销。衡阳铁路局,彻底成为历史。
随着机关整合撤销,苗圃街道虽然热闹依旧,但是曾经的辉煌,只能在即将开放的铁路博物馆里找寻了。
“大樟树旁的池塘,因为后来中间修了一条路,成了两口塘;衡阳职工培训基地原来是个小广场,我们在那里看露天电影;苗圃公园原来叫苗圃花园,要票才能进的,三分钱……”刘君安在苗圃出生,也在苗圃长大,数次搬家,始终没有离开苗圃,他心里有一张苗圃的地图。
1955年,刘君安的父亲从南昌来到衡阳,在铁路第二子弟中学教书,第二年,刘君安在衡阳出生。1977年,顶父亲的职成了一名教师,在粤汉铁路湖南段最南端——白石渡铁小教书。“那时候,衡阳到广州还是单线,粤汉铁路的老路,火车跑起来特别慢,200多公里要跑四个小时,要给快车让道嘛。”
粤汉铁路局办公楼旧址、中山堂旧址、衡阳铁路局办公楼旧址……这些位于苗圃的与铁路相关的历史建筑,于刘君安而言,是急需挖掘的历史,更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建于1938年的粤汉铁路局办公楼旧址,在光明街上的光明路小学(前身为衡铁五小)内,经过一个漫长的假期,学校已经开学,孩子们戴着口罩,经过体温测量,有序进入校园。据说,学习这两栋楼的历史成了该小学的必修课。
4月29日下午,长沙房建公寓段的工作人员唐全盛带我们去看一段百年铁轨。
老铁轨在雁峰区衡阳焊轨厂,位于湘桂线南,是连通湘桂线与厂区的一条专线。“去年,文物局的专家来了几次,也是我带来的,这是衡阳发现的最老的铁轨了。”唐全盛几乎成了百年铁轨的专业向导。铁轨仍在使用,“损坏的钢轨要拖到这里来维修”。厂内的铁轨不长,300多米,停放着一辆机车,木枕之间夹杂着几条钢枕。
“你看,这里有字。”唐全盛在钢轨和钢枕上找到了文字,兴奋地叫我们过去看,钢轨上清晰刻着“汉阳铁厂造,1918”的字迹,钢枕上还有外国字母。据文物专家考证,钢枕有的是德国克虏伯股份公司制造,有的来自于英国Colvilles公司,年份也不尽相同,分别来自“1928”“1929”“1934”。
撰文/潇湘晨报记者唐兵兵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