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管沾满泥土,心中满是真情!来听听扶贫干部们在一线的故事

图片
2018年10月,广西横县江南发电有限公司运行维护部主任助理、脱贫攻坚驻村团干部李云(图中左一)被派驻到广西河池市大化县北景镇板兰村,任驻村工作队员,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在驻村扶贫工作中,李云帮助板兰村245户1494人成功脱贫摘帽,以坚韧和执着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书写自己的无悔青春。韦雷 广轩 摄影报道
大唐延安热电王兵
“西红柿县长”的新作为
张昌 周延峰
陕西省澄城县是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的定点扶贫县。2015以来,大唐集团积极落实党中央全面打赢脱贫攻坚的部署,先后选派多名干部入驻该县定点帮扶,其中一名就是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西红柿县长”的挂职副县长王兵。
2016年10月,时任大唐延安热电厂副厂长的王兵回到故乡主抓精准扶贫工作。面对严峻的形势,经过走访调研后,他开始寻找发挥大唐集团行业优势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的思路和办法。决定从产业扶贫、技术扶贫、消费扶贫等方面入手,为澄城县脱贫攻坚注入新动力。他的笔记本扉页写道:“用故土之情,回馈故乡,用大唐大爱,改变贫穷!”
当年,澄城县首次给县城实施集中供热,由于技术和经验缺乏,供暖任务无法按期完成,政府压力大,群众意见多。王兵联系大唐陕西发电公司调派系统20多名大唐工匠紧急驰援,经过23天夜以继日的攻坚,按期实现群众温暖过冬目标。此后连续三年,大唐工匠先后多次到澄城县技术帮扶,着力解决集中供热质量不平衡、区域供热品质不高等问题,保障了城区供暖持续稳定向好。与此同时,协助集团公司举办定点扶贫培训班2期,邀请中央党校等知名学者教授,对澄城县科级干部、贫困村“两委”干部等进行脱贫攻坚知识培训;邀请农技专家在大唐集团包联村,多频次开展设施大棚管理,累计培训200人次,提高了群众科技水平。
2018年初,澄城县遭遇60年不遇的强降雪,大唐集团定点扶贫村和家楼村贫困户的14座大棚10万余斤西红柿滞销,这是该村贫困户第一年发展大棚产业,如果产品卖不出去,就会严重打击群众的脱贫信心。望着贫困户渴望的眼神,王兵提出“菜篮子连着大棚,消费彰显爱心”的倡议,请示大唐陕西发电公司,动员4000余名干部职工购买西红柿4万余斤,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他为“西红柿县长”。为打通农特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王兵联系中国大唐集团电子商务平台,采取系统干部职工购销、电商平台网销的“线上线下双结合”模式,累计购买澄城苹果、冬枣、红薯粉条等农特产品11.65万斤,销售金额达131.01万元,提高了贫困户的农产品收入,实现了脱贫产业“产得出、卖得好”。2019年5月,澄城县实现了整体脱贫摘帽。
2019年,促成集团公司定点捐赠澄城县扶贫资金600万元。其中100万元用于寺前镇和家楼村建设农业示范园、扶志专项措施、贫困户大病救助等项目。200万元援建樱桃交易市场冷库,带动周边8个村落贫困户600余户,吸纳150余人务工,贫困户户均年增加收入1800余元。100万元用于冯原镇书堡村机井项目建设。建成后将有效解决该村354户人畜用水、灌溉难的问题以及43户156人贫困群众上千亩产业园灌溉问题,贫困群众经济作物亩均年增收约1000元。200万元建成交道乡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可提供贫困户就业岗位30个,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发挥澄城县富余劳动力充足、人力成本相对较低优势,引进了与大唐集团长期协作的邦威防护公司,在澄城县建立生产工作服的扶贫加工厂,通过“央企带民企,民企促就业”模式,安排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高质量巩固提升脱贫成效。陕西唐威扶贫工厂总投资5000万元,1期于2019年12月建成投运,能够容纳150~200人就业,贫困群众占40%以上,贫困群众每年人均收入3万元以上,实现产值3000万元以上。
乌溪江水电张树水
“想为村民做点事”
周萍
“我就想为村民多做点实事”。5月6日,浙江华电乌溪江水力发电有限公司驻衢州市衢江区湖南镇小湖南村的扶贫书记张树水这样说起他的扶贫工作。
他是农民出身,当过12年兵,后来转业到乌溪江水电厂。2019年2月,组织上交给他一个任务,前往故乡任驻村扶贫书记。他说,“组织信任我,在国家打响脱贫攻坚总决战时,让我驻村开展扶贫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太了解农民了,我一定要完成好组织交给的任务。”
在村里,他掌握了村庄基本情况:老人多、土地干旱。但村里有特色农产品小皇姜(生姜)和土鸡蛋。他觉得还是要从土地上想办法。他同村两委、网格员一起探讨,因地制宜提出方案。村里成立了3名党员组成的管理小组,他们做通村民思想工作,村里65亩土地连片种植既有经济价值又有药用价值的小皇姜品种。他积极寻找临时取水点,提出抗旱应急预案,联系镇政府落实消防泵等取水设备设施。2020年新春,村里丰收的小皇姜被运送到武汉抗疫第一线。
他刚到村里时,发现村民项老太太家门前的路,路况非常差。一打听才知道,老太太与临近的多户人家关系紧张,经常阻挠修路。
他主动和老太太拉家常,详细了解情况。苦口婆心,他最终一语说到老太太心坎上,“远亲不如近邻,你愿意你的子辈、孙辈也永远与村民不相往来?”老太太心动了。他与村民主任一起将老太太儿子叫回村里,用篮子提着礼物,走进每位邻居家里,最终化解了多年恩怨,老太太门前也通了汽车。
纳雍电厂赵久良
脱贫路上加把劲
支太阳
46岁的赵久良是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纳雍电厂职工,2016年3月派驻纳雍县曙光镇河沟村任第一书记。今年是他驻村帮扶的第四个年头。他身份多变,领导同事们称呼他“老赵”,老乡亲切地称他“赵书记”。
“有同事需要土鸡蛋吗?原生态不含任何添加剂。”“互助群”里,赵久良又发来“推销”信息。
河沟村家家养土鸡,可是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民卖鸡蛋,要恰逢赶集时间走七八公里山路。这是赵久良驻村之后第一次家访收集到的问题。于是他便想到一个可以为民谋实惠的“商机”,担起了土鸡蛋“代销”工作。只要有人需要,他就负责帮忙到村民家里买鸡蛋,还负责专门送货到家,帮村民卖的鸡蛋钱,他又一分不少地送到村民手里。
乡亲们看到赵久良辛苦,想感谢他。一次,赵久良去贫困户李上贤家收鸡蛋,当他把300多元鸡蛋钱交给李上贤夫妇时,两位老人感动不已,拿出一袋核桃,无论如何要赵久良带走。推脱不下,赵久良只好假装带着核桃走了一段路,等李上贤夫妇回家关了门,他偷偷返回,将核桃放回老人的门口。
“我只是做了件力所能及的小事,没想到乡亲们却记挂于心。”赵久良说。
疫情期间,赵久良一边忙着疫情防控,挨家挨户宣传疫情防治知识,一边又想方设法不能让老百姓的钱袋子瘪。今年要进行种植产业调整,从传统的种玉米,引导大家种花椒、皂角、土豆等经济作物……河沟村经济作物种植基地里,村民正戴着口罩,忙着除草、翻地田野里一片生机。
国家能源集团四川能源公司罗洪
智志双扶奔小康
陈庆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歌声惊动正在埋头办公的罗洪,轻轻推开门,门外站着十多位淳朴的村民,面带憨笑地唱着生日祝福歌。罗洪顿时满脸错愕茫然。村民突然齐声激动地说:“罗书记,生日快乐!谢谢您!”罗洪恍然大悟,原来今天是自己的生日,他动容地说:“你们应该感谢党中央、感谢新时代的扶贫政策。”
今晚,罗洪收到担任博作村扶贫书记以来的第一份厚礼。虽然,只有祝福的歌声,既没有蛋糕,也没有酒菜,但是,这是村民发自内心的真诚祝愿,这是对他扶贫工作的肯定和认可。
国家能源集团和四川公司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精神及重大决策部署,广泛发动,积极履行央企的社会责任。2018年12月25日,江油发电厂员工罗洪响应号召,主动请缨,奔赴凉山州布拖县觉撒乡博作村接任第一书记,组织实施当地扶贫攻坚奔小康工作。
潜移默化意识熏陶。针对博作村失学辍学的严重现象,罗洪专门邀请本村首位大学生苏呷莫子牛向家长们和孩子们作巡回演讲,展示大山外的趣味故事、大城市的高楼大厦和大学校园内的丰富生活,营造身临其境、活灵活现的氛围,增进家长们及孩子们对求知求学的渴望,以及对读书人的敬仰,加深对知识重要性的了解,让孩子们养成按时上学的好习惯,首次实现全村适龄孩子入学率达到100%。
好钢用在刀刃上。“罗洪们”抱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贯彻集团的决策部署,领会公司的指示精神,精心策划,反复思考,求精求准,务必把国家能源集团和四川公司捐赠的专项帮扶资金用在改善民生上,用在智志双扶上,用在脱贫奔小康上,兑现“不漏一户、不掉一人”的扶贫政策,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罗洪上任以来,博作村适龄孩子入学率达到100%;计划外生育率控制在7%以内,超生率显著下降;所有HIV感染者均接受抗病毒治疗与检测;吸毒人员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新增现象。博作村先后荣获四川省“农民夜校”示范村、“凉山州先进基层党组织”、凉山州“四好村”等荣誉。罗洪清醒地知道,荣誉仅属于过去,决胜小康任务繁重艰巨,绝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的想法,要认真落实集团和公司的各项决策部署,全心全意带领全村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喀什热电王磊
“黑脸”书记扶贫二三事
朱丽婷
在一座蔬菜大棚里,王磊正在和村民们一起忙活着,要不是穿着驻村队的迷彩服,很难辨认出他。由于说一不二的性格,说干就干的作风,加之长期走村入户的风吹日晒,使得本来小麦肤色的脸庞更加黝黑,村民们都亲切地称他“黑脸书记”。
“有困难找华电驻村队,找王书记。”自从新疆华电喀什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磊到喀什市英吾斯坦乡墩艾日克村担任“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党总支书记之后,村民们只要有困难和问题,第一时间就想到驻村工作队,想到“黑脸”的王书记。
“黑脸”书记的经济账
刚脱贫的家庭,本来就底子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又有了新愁。
艾合买提·热合曼大叔家有5口人,养了6头奶牛,平时售卖牛奶,多余的做成酸奶,到周边乡镇的巴扎销售。受疫情影响,巴扎关闭了。鲜奶全做成了酸奶,不及时出售,全要砸在手里。
王磊入户时发现这一情况,一方面号召村民购买,一方面联系临近的商店,送货到店,酸奶滞销的问题解决了。
农时不等人。春耕生产、蔬菜大棚、果树苗圃是今年的头等大事。“目前喀什地区林果面积缺口约300万亩,今年我们要重点发展壮大村集体建设20亩果树苗圃,栽种樱桃、桃子、苹果各5万棵,自己扦插8万株石榴。一年后这些树苗卖出,预计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40万元”王磊已经算好了这笔经济账。
“黑脸”书记为我们办实事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王磊带领驻村各支力量,打出党建扶贫、产业扶贫、稳定就业、果蔬种植等系列扶贫攻坚组合拳,助推该村在2019年实现深度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9%,部分工作方法在全乡进行推广;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产业振兴;采取“红枣+石榴+蔬菜套种”模式扩大规模,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益;集中安置小区安居房粉刷、美化,融入“华电”特色,增添文化元素,打造“一架葡萄、一畦菜、一片果园”的特色农家小院;开办“惠民夜市”“百姓大舞台”,带领村民打造最美乡村,增强村民幸福感。
三峡集团湖北能源赵建华
驻村书记有“绰号”
金文霞
赵书记何许人也?三峡集团湖北能源派驻精准扶贫、脱贫帮扶村——湖北宜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高桥村驻村第一书记赵建华。
在清江隔河岩库区,一个总面积17.82平方千米、生活着492户2015人的土家族边远高山村庄,村民们更愿意用几个绰号替称“赵书记”这个“官名”。
山寨“弥勒佛”
“坚决不行!”老赵板严肃地说。2015年底驻村不久,面对湖北能源每年投入50万元的帮扶资金,有村民提议将这笔钱平均分给贫困户。
平常,老赵可不似这般金刚怒目。敦厚的身材,圆圆的脸上总是笑眯眯,一口地道长阳方言,一副热心快肠,一尊活灵活现“弥勒佛”。
贫困户严昌军腿部残疾,靠在库区捕鱼养家。老赵入户时发现漫山遍野的李子、桃子挂满枝头,无人采摘,不能变现。他眼急心焦,立即发动朋友圈,将所有鲜果、鱼虾收了个干干净净。
贫困户王兴山,高桥村5组最边远高山上的村民,上大学的儿子靠他养羊、养猪和就近打工供读,平日身体也不好。老赵了解情况后,将他列入自己直接帮扶对象。2016年,王兴山的儿子被清江康华扶贫助学促进会纳入资助至大学毕业。2018年考上研究生后,老赵又与村班子商量,从村光伏发电收入中解决一定生活补助,同时将他安排到村劳动服务公司打工,年收入一万五千元左右。
驻村4年多,赵建华一刻也没忘记,第一次村民代表大会上,一致诉求建一座峡洞岩库区公路桥那般渴盼的眼神。打通高桥村至都镇湾镇的公路交通,在清江库区两山之间兴建一座直跨110米的公路桥谈何容易?他的钉钉子精神,最终解决制约高桥村人民脱贫奔小康的瓶颈,换来峡洞岩公路桥主体工程即将开工。
“才”富“搬运工”
“村干部真厉害!”2018年9月26日,一位罗马尼亚客人用蹩脚中文大赞高桥村28岁村官郑松格。当时,郑松格正随镇领导接待国际贸易客人。郑松格是高桥村人,原本在菲律宾工作,为何突然返乡?只因收到一份《乡亲邀你回村参加美丽高桥建设》倡议书。这正是赵建华的杰作。迎新也送旧,老赵是人才“搬运工”。几年来,村班子成员陆续有人考上公务员,也有人调走。村两委会换届选举,村里选不出具备条件的接班人,赵建华被破例选入支部委员。面临班子年龄结构老化、新生力量缺乏,他亮出这招“引凤回巢”。他认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管理理念,只有村班子活了,才能带动这一方人、这一方水土活起来。
搬来人才的目的是带来财富。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可选准一个适宜村情民意、又能为民增收、充实村级集体收入的产业谈何容易?老赵到处取经问道。他得知长阳磨市救师口村已成功种植瓜蒌800多亩。能不能在高桥村试种?赵建华赴湖北省最大的瓜蒌种植基地利川学习观摩。最终湖北能源投资20万元,引进风险不大、技术含量不高、适宜高桥生态环境的瓜蒌种植技术入村,成立长阳金蒂源瓜蒌合作社。2019年春种秋收,村民就近务工种植瓜蒌增收9万元,土地租赁收入1万元,让34个贫困户受益。
如今,高桥村早已成为宜昌市首批“贫困村出列、贫困户销号”村,工作队成为湖北省“工作突出的工作队”,赵建华成为“工作突出的工作队员”。
大唐宁夏分公司张成明
村里脱贫了 心里不慌了
白丽萍
“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大唐宁夏分公司将驻村第一书记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支点,选派90后优秀青年干部张成明驻村帮扶。三年以来,90后第一书记张成明驻村坚守的1000多个日夜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再是一句口号,他用行动在毛坪村谱写着新时代青年担当……
2017年12月,26岁的张成明以西吉县震湖乡毛坪村第一书记的身份来到这个偏僻的小村落。尽管已有了一定心理准备,驻村生活的艰辛还是超出了张成明预料,工作上的困难也曾一度给他带来巨大压力。好在经过艰难的探索、学习,在宁夏分公司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张成明和其他驻村干部同心协力,毛坪村这个深度贫困村于2019年,彻底被拉出了贫困队列。截至2019年底,西吉全县脱贫成绩显著,累计脱贫出列贫困村238个,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51241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4%下降到2019年的0.95%。
村里的工作如何干
愁得睡不着
第一书记的工作任务十分明确——带领村民脱贫走上致富路。不过那年只有26岁的张成明还是担心:“下去工作咋干?能干好不?”
带着大唐宁夏分公司党组织和领导的深切嘱托,在距2018年还有几天时,张成明和一起驻村的同事周德忠到毛坪村报到了。
彼时毛坪村被列为深度贫困村。2017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70元,排震湖乡倒数第一,村党支部常年是“零星级党支部”,基层党组织领导力不足。
对全村情况有了大概了解,张成明决定在每周二的例会上,讲一下入户发现的问题以及村里怎么发展才能让百姓脱贫致富。尴尬的是,他讲完后,基本没人给出回应。老支书则表示,村里的情况他们都了解,这些都很正常,张成明只需要把经费要来就行了。就这样,由张成明提议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在紧张和尴尬中结束了,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留下的只有焦虑。
村里工作有起色
毛坪村发展牛产业
在张成明的印象里,2018年似乎全是不知怎样推进工作的焦虑。这些焦虑全都靠倾诉来纾解。他带着驻村队,走村入户,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向村民讲解政策,大家渐渐接受了这个有些“较真儿”的小伙子。有了积极性,但村里的产业发展什么、村民靠什么脱贫致富,依旧是张成明要谋划的问题。
宁夏分公司经过反复研究,因地制宜探索出了毛坪村“肉牛养殖”的产业扶贫模式。2019年初,西吉县政府经过考察调研,发现毛坪村肉牛养殖的帮扶模式成效显著,决定发展毛坪村为养牛示范村。
张成明介绍,只要村民能够达标养牛,就可以享受西吉县政府给予5000元/户的补贴和大唐宁夏分公司6000元/户的补贴,如果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还能多一份政府免息贷款。他和村两委班子商量后决定,村民如需要贷款,村主任喜世有可为其做担保;村民毛锐刚家里有砖厂,他愿意赊砖给村民建牛棚;乡政府愿意出资,为养牛户挖青贮饲料池……
就这样,到2019年年底时,毛坪村养牛示范村建设完成,全村共有达标的养牛户74户(建档立卡户35户),新建牛棚74座、牛存栏量从2018年的182头,增长到565头。有26户村民通过村主任喜世有的担保贷款养了牛,有30余户村民建牛棚时在毛锐刚家赊了砖。因为养牛,毛坪村养殖户争取到政府各项补贴资金36.25万元,大唐宁夏分公司投入补贴资金38万元,74户村民310人受益。截至2019年底,村里共有66户29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养牛和务工脱贫,毛坪村随即脱贫出列。
图片
大唐新疆发电有限公司驻前进村的驻村帮扶干部张玉清(图中右一)了解到前进村的实际困难后,通过争取温宿县政府和恰格拉克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于2019年将从库玛里克河途经前进村村部的乡村旅游公路修通,项目总投资约300万元,这项基础工程的实施,不仅方便了游客观光旅游,更极大地方便了道路两侧水稻种植户。李晖 摄
中电传媒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总策划丨任春
统筹丨黄颖 艾俊平 张子魁
作者丨张昌 周延峰 周萍 支太阳 陈庆 朱丽婷 金文霞 白丽萍
编辑丨王安琪
校对丨高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