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海归博士都来帮忙!鄂尔多斯这个旗养肉牛有靠了!

鄂托克旗有了自治区首个基层“肉牛产业博士科研工作站”。

“这母牛有点瘦,下犊子多久了?”

“3个多月,正在产后自然恢复中。”

“赶紧喂好的饲草料让母牛长肉,不然容易错过正常发情期。”

“原来如此,母牛产后发情延迟的原因找到了!”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海归博士田如刚带领团队,埋头在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改良基地调研,一句话便解决了困扰苏米图苏木副苏木达、改良基地负责人孟根乌拉的肉牛养殖难题:“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有这么牛的专业人士解决我们肉牛养殖的短板,相信今年的安格斯肉牛数量、质量更上新台阶!”

这样的便利,得益于近期中共鄂托克旗委组织部、鄂托克旗农牧局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建立的“肉牛产业博士科研工作站”

据了解,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基层“肉牛产业博士科研工作站”,其引进的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肉牛研究海归博士团队,共有12名专职技术人员,博士学位有6人,3人具有国外学习经历团队负责人田如刚研究员,2012年获得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2018年作为自治区组织部“草原英才”刚性引进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主要从事肉牛分子遗传学及肉牛育种研究。团队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展肉牛方面的研究,已完成100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国际合作项目。

“我们将借助这支肉牛研究海归博士团队的人才、项目等优势,为鄂托克旗肉牛产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咨询、技术支撑、产业智库’,形成优质、充满活力的现代肉牛产业体系,引导农牧业向绿色、特色和品牌化发展。”鄂托克旗农牧局局长阿拉腾朝鲁说。

鄂托克旗地处鄂尔多斯草原腹地,是一个工业占主导、畜牧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的多元产业集中区。在肉牛产业总体发展中,肉牛产业已成为南部沙区畜牧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其中苏米图苏木、阿尔巴斯苏木为主产区,以安格斯牛作为主推品种,大力引进冻精、优质种牛杂交改良当地牛,实现了肉牛存栏量逐年增长。经营方式已由传统牧业向科学养殖、规模发展、产业化经营方向转变。目前,鄂托克旗养殖规模达2000头以上的大型纯种安格斯牛繁育场1处,纯种安格斯牛种畜场3家,年可提供安格斯种公牛300头,具备提供优秀种牛资源及改良牛父本条件,全旗肉牛饲养量达7.2万头,其中能繁母牛4.3万头。

然而,在肉牛产业发展中,牛群育种难度大、同期发情等容易受环境影响,牛冷配、胚胎移植等繁殖新技术难以大面积普及等因素,仍然制约肉牛产业良好发展。

农牧业现代化的推进,关键是科技进步。多年来,鄂托克旗与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保持着良好的科研协作关系,特别是在绒山羊、肉牛的研究与实践中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借助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在肉牛研究方面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为推进鄂托克旗优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肉牛产业博士科研工作站”应运而生

“我们在鄂托克旗开展内蒙古肉牛种质资源创新利用、优质肉牛培育、早期选种、地方牛种的改良和选育、母牛高效繁育标准化养殖、犊牛定向培育技术模式等项目。转变当地的肉牛生产方式,优化畜牧业结构,构建‘高效、实用、生态、安全’的肉牛种质资源创新、高效繁育和草畜一体化生态养殖的耦合技术模式及示范平台。形成一定区域可复制的标准化高效养殖技术模式,提高养殖效益20%-50%,减轻草原压力20%。最终实现生态优质肉牛产业扩量、提质增效和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速。”田如刚博士充满信心的告诉记者说,持续做下去,将来一定会培育出达到国际标准的红安格斯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