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刚:英雄再履新 雪域守边防

图片
英雄再履新 雪域守边防
本报记者李博
图片
徐洪刚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照片由徐洪刚本人提供
编者按在这个不同寻常的5月,《三门峡日报》迎来了35岁生日。35年风雨兼程,35载春华秋实。作为中共三门峡市委机关报,《三门峡日报》始终秉承党报的神圣职责,忠实记录城市发展的辉煌成就,热情讴歌全市人民砥砺奋进的昂扬风貌,挖掘并推出了一大批不同时期、不同战线的榜样和楷模,在社会上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在35岁生日到来之际,本报对其中的部分人物进行回访,感受他们带给我们的新的感动,向榜样致敬,以此汇聚起新时代新征程的铿锵力量。敬请关注。
提起徐洪刚这个名字,大部分人脑海里会立刻闪现出“英雄”二字。
的确,20世纪90年代,徐洪刚这个名字响彻祖国大江南北。1993年8月17日,身为三门峡市驻军某部战士的他,在探家归队途中的公共汽车上,为救被歹徒抢劫污辱的女青年,同4名持刀歹徒英勇搏斗,胸部、腹部被刺14刀。他在肠子流出体外50多厘米的情况下,忍剧痛奋力追赶歹徒,以非凡的义勇和赤诚的热血,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时代凯歌。1993年10月4日,本报头版刊发了由本报记者采写的通讯——《鲜血再染红军旗》,在全国较早报道了徐洪刚见义勇为的壮举,广受关注。
20多年来,徐洪刚的英雄事迹和精神始终感召和影响着他人,激励着后辈奋勇前行。他本人也由一名战士逐步成长为军队的骨干,先后担任连级、营级和团级干部。
如今,虽然徐洪刚在西藏任昌都军分区副政委,但他与第二故乡三门峡始终有着割舍不断的深厚情谊;三门峡人也始终以徐洪刚为骄傲,时时刻刻关注着他的近况。
近日,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徐洪刚,赴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会议间隙,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介绍了近些年工作生活的情况。
“无论到哪里工作,我始终心系三门峡、感念三门峡。”徐洪刚说,去西藏是他主动要求的,在他看来,作为一名军人,他想到边疆守护边防。2018年,他主动写了申请,并如愿到了西藏工作。
初到西藏,徐洪刚因高原反应不适应,记忆力减退、失眠等问题时时困扰着他。为此,他积极主动适应,迅速调整,努力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各种不适,钢铁般的意志力让他很快与当地官兵融为一体。徐洪刚说,虽然西藏的自然条件相对较为恶劣,但边防生活条件这些年有了很大改善,这正是祖国国力不断强大的体现。
“我现在主要负责政法、宣传、群众和维稳工作。”徐洪刚说,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守护200多公里的边防线。边防无小事,这项任务责任格外重大,战士们每年都要参加一次巡逻,每次大概一个星期。
在雪域西藏的边防线上巡逻是非常艰苦的。高山、峡谷、草地……地形异常复杂,颇有当年红军长征的感觉。特别是要穿过很多独木桥,桥下水流湍急,时有战士因此发生危险。不仅如此,穿越草地时经常会有蚂蟥爬到他们的大腿上叮咬。晚上露营时更是危险,因为原始森林无人区有很多野生动物,需要时刻提防。
条件虽艰苦,乐观的徐洪刚反倒觉得这样的大好河山景象,给了他无穷的创作灵感,对他写作和习练书法都非常有用。
因为到西藏工作,徐洪刚一家三口也“天各一方”。“我们一家三口现在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地方。”徐洪刚说,孩子在南京读大学,妻子还在三门峡,虽然相距遥远,但一家人只要心在一起,都是在为国家作贡献就好。
不忘初心,不改本色。作为英雄楷模,徐洪刚也对当下的年轻人提出了殷切期望。他希望年轻人不要将大量时间浪费在玩游戏、玩手机上面,要珍惜生活,利用大好时光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好基础。
值此《三门峡日报》创刊35周年之际,徐洪刚也送上了祝福:“感恩三门峡日报社,报纸办得很好,作为党报始终弘扬正能量。《三门峡日报》已不仅仅是一张报纸,更是在用文字的力量丰富着一方人的精神生活,成为一方人的精神寄托。”
声明:本公号原创文章谢绝媒体转载。如经授权转载,请于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三门峡日报微信公众号(ID:smxrbweixin)”。
策划:焦森森 李海峰 责编:师宝华 徐伟
新闻热线0398—2981057
法律顾问:河南宇萃(三门峡)律师事务所
赵双良 胡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