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患者康复后横渡长江:公交停运那天还在坚持冬泳

采写/应虹霞 视频/陈卓睿

“一不小心上了头条。”

5月23日,联系上王双宁老人的时候,他正在湖北恩施利川的一个水库里游泳。

水温24度,他游了整整24分钟。电话是他的哥哥在岸上接的。水库周边空气新鲜,是个休憩调养的好场所。

让这个普普通通的武汉老人出名的,是他的一个壮举。

四天前,5月19日,这个60岁的新冠肺炎康复者完成了今年第12次横渡长江。用时33分钟,创造了个人历史最好成绩。消息登上了当地报纸的头版头条,轰动一时。

王双宁登上头版头条

33分钟!个人历史最好成绩“并不是刻意去取得的”

“长江的水体很大。它从冬天到夏天是慢慢增温的。我游的当天,水温在22到23度左右,变动幅度不大。”

电话那头,传来王双宁老人平缓而连贯的叙述。不急不喘。至少从表征上,你很难想像电话那一头,是一名从新冠疫魔中死里逃生,走向新生命的老人。

5月19日,上午9时30分,王双宁和小伙伴们相约,在武昌汉阳门集结下水。按照预定计划,他们将横渡长江,然后在对岸的汉口王家巷起水。

王双宁横渡长江已经有30年了。但这一次下水,却显得有些特别。这一天,闻风而动的当地媒体早早守在了王家巷码头。因为这个横渡长江的游泳者群体,是一群新冠肺炎的康复者。

他们另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武汉汉口江滩冬泳队成员,也是长江救援队成员。

下水前,王双宁往一个橙色的泡泡里吹气。这是一个有标志性的安全浮标。长江水温度适宜,江面上船只也少,是一个横渡长江的好时机。

33分钟之后,橙色的标志抵达了王家巷码头。出人意料的,王双宁创造了个人横渡长江的历史最好成绩。

“成绩也不是刻意去取得的。主要是游的当天,长江上船很少,水流比较快。所以游起来很轻松,很有频率,比平常快了1到2分钟。”王双宁淡淡地回顾说。

5月5日鼠年首渡长江:“都为康复后而高兴”

这一次横渡长江,并不是王双宁老师康复之后的第一次。而是,第十二次。

一切都是循序渐进的。就像他所熟悉的长江的脾气那样,水温是慢慢增温起来的。

五一劳动节,汉口江滩冬泳队的七名新冠肺炎康复队友,相约汉口江滩,庆贺重获新生、再游长江。当天是他们病后第一次下水,游了20分钟。大家感觉很开心。

之后,大家每一天都坚持晨练,相约着下水。5月2日,在长江里持续游了24分钟;5月3日,1分钟;5月4日,30分钟......时机成熟了。

王双宁清晰记得,和5名康复小伙伴相约首渡长江,是5月5日。

当天早上7时48分,王双宁早早搭上了渡轮过江。他站上船头,以国旗为背景,拍了下自拍照当作纪念。

“都为康复后而高兴。”鼠年首渡长江的用时是41分钟。这证明,多年的游泳功底还在。早上赶着去渡江,没有遛狗,晚饭后,他开心地去遛了一圈儿。

凡事就怕开头。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渐渐地,这个康复群体横渡长江的故事,在武汉开始口口相约。5月20日,王双宁在前一天创造横渡长江个人最好历史成绩的故事,登上了当地报纸的头版头条。

6岁时曾见证伟人壮举,武汉人都有横渡长江情结

武汉人是不是有横渡长江的情结?说起这个话题,老人打开了话匣。

1966年,73岁的毛泽东生平最后一次横渡长江。那一天,在人山人海的武昌江边,观景台前,6岁的小双宁感受了那种令人震撼的游泳场面。

“我当时就在武昌的江边,但根本挤不到前面去。人很多,人山人海,当时我个子也小。但我去了,虽然看不到伟人,但远远感受了那种氛围。毛主席在我们心目中是伟人。”

湖北是千湖之国。武汉坐拥长江、汉水,江河湖泊形态丰富。王双宁自诩,自己在长江边上长大,游泳是自己学会的,“我在东湖游过,在汉江游过。”

王双宁高中毕业的那一年,武汉市选拔了一支学生渡江方队,他被选上了。这再次触动了他的横渡长江情结。

“选上对我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当时因为长江发大水,这个活动就取消了。从此就一直没有实现游长江的梦。”至今回忆起来,王双宁都觉得遗憾。后来,因为下放、回城参加工作,横渡长江的事情就一直搁浅了下来,“但是游泳一直在坚持。”

如今屈指算来,王双宁横渡长江,已经有30年了。

1月23日上午10时,武汉公交停运,冬泳后他骑小黄车回的家

三、四年前,王双宁加入了汉口江滩冬泳队,开始冬泳。一年前,2019年春节总共放假8天,他游了足足7天。

“除了初一早上起大雾,没去游。冬天不敢横渡长江,就是在江水里游了游,最多10分钟,时间长一点会在15分钟,有时候7、8分钟。”

王双宁说,坚持冬泳,于他就是一种习惯。这一惯性,就这样延续到了2020年鼠年的冬天。

2020年1月13日,王双宁从武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退休,他每天都有时间去游泳了。

“23号那天,我还去游了。我13号退休,在23号之前,一直都在游。天天游。”

1月23日上午10时,武汉公交停运。王双宁清晰地记得,早上去江边游泳,他还坐的是公交车;游完回来时,车却停运了。

“后来我骑的小黄车,共享单车回的家。”那时,他的身体还没有感觉异常。

2月8日,他发了一条朋友圈:我抓住了“救生圈”

1月26日,王双宁出现低烧症状。直到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他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感染了。

“到27日,病情迅速从初期到了高峰。这个病有两段时间很难受,7天一个周期:前面4天是低烧,接下来3天是高烧;然后经过救治后,又进入一个循环,更难受。”

2月8日进入医院时,王双宁已经是重症,平躺着都喘不上气。

“吃不下,动不了,喘不过气来。真的很困难。”

之前,王双宁一直没有把自己生病的事告诉亲友和同事。“说了别人也帮不上忙,还给大家添乱。”直到8日被收住入院,他发了一条朋友圈:我知道我有救了,已经抓住了“救生圈”。

生病,也让他亲身体会到了溺水者的痛苦。

“出不来气的窘迫,我亲自体会到了,确实很痛苦。特别是看到有病人在我面前倒下的时候。但收治后,这种心情就没有了。”

治疗期间,王双宁一直有一个信念:我不能就这样倒下。

“吃不下,也要坚持吃。一切听医生护士的,跟她们配合,按她们的要求去做。有医护人员的治疗,有我自己的配合,我一定能好起来的。”

“游泳对心肺有好处”,未来要把长江救援当作事业

就在王双宁治疗期间,285人的汉口江滩冬泳队里的感染者建了个10人小群,大家在群里互相鼓励,相约治愈后同游长江。

3月19日,王双宁出院了。

“我是群里最后一个出院的。我觉得,游泳对我的心肺是有好处的,现在我恢复得非常好。”他笑称。

经过了康复驿站和居家隔离28天期满后,4月20日,王双宁拿到了代表健康的“绿码”。

在医院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听说他们是长江救援队的,都很是羡慕。大家相约,等时机成熟的时候,一定要加入救援队、畅游长江。

重获新生之后,王双宁希望,未来能够把长江救援,当作事业来做。

长江救援队班底由汉口江滩冬泳队的成员构成。平时在长江边值守的,主要以退休人员为主。没退休的时候,王双宁经常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在江边游完后参加值守,沿着江滩巡逻,时间在1-2个小时。

退休后的王双宁,如今有了更多的时间投入救援值守。他说,家人对他也很是支持。

王双宁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横渡长江”,一时间成了爆款热词。

“江水有脾气,要有老手带着,多人结伴才可下水。”王双宁希望更多的人学会游泳,降低溺水率,但他也特别强调,横渡长江,并不是会游泳就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