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克服疫情影响全力备战夏收

在安徽省凤阳县红心镇七里村,农机手操作机械设备收割小麦。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新华社合肥5月28日电 一望无际的麦田上,55岁的安徽省颍上县种粮大户申银波正忙着调度农机收割小麦。2200亩的小麦目前已收割近四分之一,丰收在望。

“今年是个丰收年,每亩地能收900多斤,比去年高100斤左右。”申银波说,今年种植了政府采购的优质小麦,不光产量提升,收购价也比往年有所提高。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安徽省计划收获小麦4300万亩,截至5月26日17时,全省已收获小麦514.8万亩,进度为11.97%。

在中国粮食总产量中,夏粮占比超过20%。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4日发布信息显示,综合各方面情况看,夏季粮油生产形势较好,有望获得好收成,预计产量将保持在较高水平,收购量稳中有升。

在河南省郸城县胡集乡种粮大户贾云飞看来,今年的丰收格外来之不易。小麦春管的关键时期,接连遇上新冠肺炎疫情,又出现赤霉病的苗头,田头去不了、劳力不好找,多亏了“气象微农”等在线农业田管工具及时指导,植保无人机上天,解了燃眉之急。

图为河南省邓州市小杨营镇安众村,农机手在收割小麦。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2000亩地,过去光喷药需要近一周的时间,可能药还没有喷完,病虫害就发生了,现在四五台无人机一天半就完成了喷药。”贾云飞说。

植保无人机、物联网等“黑科技”,给传统农业装上了高科技的“顺风耳”“千里眼”,逐渐成为田间管理的“标配”,开辟出科技稳粮丰粮的新途径。

大田安装高清摄像头,地里埋藏传感器……在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的农垦集团龙亢农场,工作人员通过物联网技术能观测到小麦生长过程中的各项信息,以便针对性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精准农业用药等植保作业。

“过去,小麦查病、查苗需要外地农业专家到现场实地查看。今年受疫情影响,虽然他们没有到现场,却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在网上开展‘远程会诊’,指导病虫草害防治,小麦生产基本没受影响。”龙亢农场负责人马振辉说,“根据田间测产,预计亩产超过530公斤,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各地夏收“铁军”也已投入“战斗”。今年河南将投入联合收割机18万台以上,确保小麦机收率稳定在98%以上。山东今年本省可用于麦收的联合收割机数量17.2万台。安徽计划投入联合收割机20万台,机收率稳定在98.5%以上,力争用10天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全省小麦抢收任务。

“90后”王连杰如今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用手机和App,调度他的“铁牛战队”。王连杰是河南连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如今,合作社已有各类农机40多台。今年麦收期间,他的合作社加上外地合作社的农机,一共有近80台,这只“铁牛战队”从河南南阳开始,经过安徽、山东,一路到天津进行麦收。

“大家对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很熟悉,殊不知,现在农业也有共享模式了。”王连杰熟练地打开手机上一款农机调度App,合作社里所有农机实时位置、运行状态及各地割麦需求一目了然。

“这就像一张‘找农机’的导航地图,哪里有农机、哪里要麦收、甚至哪台农机出现故障,如何调动附近农机赶赴支援,都可实时掌握、在线调度。”王连杰说,“过去说麦收像打仗一样,时间紧、任务重,但有了大数据信息体系,我们很多工作都能提前完成。”

相较于以往,随着订单生产的推行,农户们也不再担心找不到买家。安徽省颍上县的种粮大户罗应利望着麦浪喜不胜收,他的1200亩地的麦子,在半年前就被一家面粉企业高价“预订”。

安徽省颍上县种粮大户罗应利在查看地里的小麦。新华社记者 姜刚 摄

“若没有订单保障,我哪里敢流转这么多地?”罗应利深有感触地说,跟当地面粉企业合作,种植企业指定的品种,并和企业签订回购协议,这是“老把式”的新尝试,“没想到这样种出来的麦子品质优,效益也好”。

按照双方约定,罗应利只种了一个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所有产出的麦子由县里的一家企业统一收购。“跟过去自己种植的多品种小麦相比,种植优质专用小麦每亩可增收100元左右,1200亩就增收了12万元。”罗应利说。

提起过去种地卖粮,罗应利至今记忆犹新。过去种的品种既多又杂,麦子品质不稳定,也卖不上高价钱,亏本卖也不是稀奇事。如今不同了,等到收麦子,订单企业的货车到地里把货就拉走了。

供需对接、订单生产,也促进了优质小麦的种植。今年安徽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占小麦播种面积的53.4%,河南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350万亩,订单率达到86.4%。

“过去,我们收回来的小麦品种多,产品质量不稳定。”颍上县管氏面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管四喜说,自从和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牵手”后,公司有了稳定且优质的粮源,每年订单回购5万吨小麦,产品也趋于多样化,不仅能提供优质面条,还能提供面包粉等精深加工产品。“麦农增收,我们增效,这是产销共赢的好事。”(记者陈先发、姜刚、吴慧珺、宋晓东、汪海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