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闫学东:人才培养既要仰望天空也要脚踏实地

5月22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式开幕。其中,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强调,今年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尤其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将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强大的交通运输系统,能在重大考验面前快速反应,并持续提升运输效率、降低成本。因此,交通强国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均具有重大意义。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一所交通科学与技术等优势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在培养交通强国战略人才储备以及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对未来交通发展又具备哪些意义?两会前夕,中国交通广播记者采访了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闫学东,让我们一起关注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人才培养既要仰望天空 也要脚踏实地

交通是一个大的行业,它涉及到科技、文化、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全要素的层面,同时它又涉及到规划、设计、管理、运维、服务等各个环节。当前,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 如何更好地为交通强国建设服务,是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承担的历史责任。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一个典型的多学科性研究型大学,始终围绕交通运输行业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的工作,在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方面,闫学东校长认为: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主要强调六个要素,第一点是品行高尚,第二点是基础宽厚,第三点是思维创新,第四点是能力卓越,第五点是专业精深,第六点是知行合一。

主持人:闫校长,您作为北京交通大学主抓教学的校领导,在交通人才培养方面,您认为,作为未来的交通人才,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闫学东:我们在一流大学建设当中,也始终围绕智慧交通学科领域来重点开展建设。那么交通它是一个大的行业,它涉及到科技、文化、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全要素的层面,同时它又涉及到规划、设计、管理、运维、服务等各个环节。所以说我们在培养我们的学生的时候,那么我们强调6个关键字,第一个叫品行高尚,第二个叫基础宽厚,第三个叫思维创新,第4个叫能力卓越,第5个叫专业精深,那么第6个叫知行合一。所以说我们要培养围绕这6个关键字来培养我们的一流人才,那么创造一流的队伍, 培养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想我们可能需要重点培养三类人才,第一类叫创新型人才,我们要能够仰望天空,能够看到我们未来的科技发展的需要,未来需要什么样的运输方式,未来大众有什么样的出行习惯,那么为未来哪些新的技术革命可以融入到我们的交通行业当中,推动我们整体的行业进步,那么我们需要创新型的领军人才。那么第二类人才,我想是建设型人才,因为这个在知道往哪里走,看到我们的未来的时候,我们在推进的路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大量的工程师,我们需要技术研发人员,确保我们的美好的蓝图落实落地。所以说我们还需要大量的建设者。此外我们还需要管理型的人才,我想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舞台的这样的我们的交通行业的发展,我们的管理人才应该素质全面,而且具备国际视野。

打造“四通”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接轨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空中课堂”、“在线教育”等模式改变了传统教育中的教学模式,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让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认识到学科之间融会贯通的重要性。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京交通大学的学生虽然不能到校接受教育,但学生们在家中依然做到“停课不停学”。据闫校长介绍,北京交通大学多年来一直在打造慕课信息化教育平台,立足交通大学服务全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广大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除了打造慕课平台之外,北京交通大学还重点打造“四通”人才培养模式。四通指本研贯通,学科融通、产学相通、国际互通,通过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更好的与国际接轨。

主持人:两会上教育作为一个重点关注的领域,在今年两会,教育方面,您比较关注哪个方面?在这个方面,您认为还应该有哪些发展或者还能做哪些努力,可以让这个领域变得更好。

闫学东:我们的疫情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影响也最大的作为一次锤炼我们的信息化建设的高等教育的这样一次机遇。所以说一个方面,是我们总体的对于我们的课程计划,我们要系统性和灵活性的兼顾,系统性是指我们北京交通大学多年以来一直在打造我们的慕课的信息化教学的资源,那么在这里面我们既开设了我们的面立足交大,服务全国的所有的慕课程,这在疫情期间为大家来提供教育服务。那么在我们制定我们的人才培养,我们叫打造 北京交通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2.0版。 那么这里我们重点打造的叫四通人才培养模式。四通是指本研贯通,学科融通、产学相通、国际互通这样的一个人才培养模式,这样的话可以更好的和国际接轨。

“云就业”信息通道搭建 助力毕业生就业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北京交通大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为毕业生举办了多场“云就业”配对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师等资源,为毕业生搭建空中就业信息平台,对于因疫情无法出国深造的毕业生,推出精准就业帮扶政策,最大程度减轻疫情对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影响。

主持人:在疫情防控下,各企业面临着生产生存压力,大幅度裁员和缩减招聘人数,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就更加减少了。校方对于今年的毕业生会有哪些政策么?

闫学东:从这些毕业生毕业过程当中,我们首先每个人都要盯住,每个人都要全方位的帮扶,然后来保证他们能够顺利的毕业,这是第一位的。那么第二位就是我们如何帮助他们就业,就像您提到确确实实今年是一个特殊的情形,怎么更好的让他们寻找到他们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非常重要。当然又说到信息化的手段,我们已经举办了多次的空中就业的这样配对的这样一个方式,我们也动员了全校所有的老师们,然后一旦发现就业岗位,我们建立了很多的群体,学生们都在这里面,然后一旦发现进校岗位就向学生推送,学校在有目的有组织的,包括我们自己组织的,空中的就业的招聘工作,还有和多个学校联合的 这种大型的网络型的招聘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总体预期我想最大的压力来源于来源于今年很多学生原来预期要出国的,这次可能很多学生就没有办法出国了,所以说这会增加了我们在国内就业的要求和总量。对,那么这一批我们也在精准的再去寻求,看看哪些工作岗位和他更能够匹配,是否他们愿意再去下一届的考研,其他的一些方式我们来进行帮扶, 这样争取进小可能地减小疫情对学生的就业影响。

两会关注: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提高教师待遇

闫学东:在今年两会,我最关注高等教育现代治理体系和现代治理能力的建设问题,我最关心的是能否进一步加强放、管、服,淡化行政级别,丰富分层分类特色化的高等教育建设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能否进一步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如增加交叉博士点学科建设,如学分制的落实问题,如何保障高等院校教师队伍的薪资和待遇问题,都是今年两会我期待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