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让贫困户变身“上班族”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拉乌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持续推进“造血式”扶贫,在宾川县云山果蔬专业合作社建起“扶贫车间”,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增加收入,让贫困户在家门口灵活就业,助力脱贫攻坚。
图片
扶贫车间
走进云山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扶贫车间,身穿工作服、统一佩戴口罩的工人们正在将核桃剥壳,大家动作麻利,剥出来的核桃仁颗粒完整饱满。
据拉乌乡社保中心主任安经业介绍,按照相关政策规定,一个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达到一定人数,且贫困劳动力能在这个企业有长期固定收入,该企业就可申请创建“扶贫车间”。由于符合条件,2019年,云山果蔬专业合作社申请创建了“扶贫车间”。“扶贫车间”给贫困建档立卡户搭建了一个就业平台,带来稳定的收入。
自2019年申报成为“扶贫车间”起,云山果蔬专业合作社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云山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蒋云山说,他们在用工方面主要趋向于建档立卡户,无论哪个岗位都是优先招聘建档立卡。
家在碧鸡村委会哨房五组的贫困户陈文秀,除在家发展肉兔养殖外,她还在扶贫车间上起了班。在扶贫车间上班每年能给她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加上发展肉兔带来的经济收入,她家的日子是越过越好。陈文秀说,她来“扶贫车间”打工,一年有两万多元钱。
正在忙碌的村民们
据蒋云山介绍,他们合作社刚刚接到了两百吨核桃仁的订单,这个订单大概要在六月份完成,期间他们每天需要的劳动力在150人左右。按照岗位不同,每天他们都会有80-100元的收入,如果是技术工人,工资将达到120元/每天。
“敲核桃一天八九十元,一年来一百多天,敲核桃的工钱一年下来有几千块。”建档立卡贫困户徐向丽如是说。
“扶贫车间”的创建,为拉乌乡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偏大或因其他原因难以外出就业的贫困群众创造了就业机会、提供了就业门路,让他们在农闲时也能够增加一点收入。
截至目前,云山果蔬专业合作社共与十名贫困劳动力签订了合同,这十名贫困劳动力每年的工资收入在三万元左右。此外,等到核桃大量收购的季节,扶贫车间需要的零工每天将达到400人,届时,将会有更多的贫困群众到“扶贫车间”务工。
蒋云山告诉我们,在拉乌整个乡,合作社每年要支付人工工资四百万元左右。
云南网记者 翟芯冉 通讯员 陈若男 解洪宁 田镜波 茶开昀 杨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