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被偏见毁掉的“音乐巨头”,他狠狠给了歌坛一巴掌!

经历过华语歌坛辉煌的人,看透了这所谓的“乐坛文艺复兴”,不过是虚假的“翻唱繁荣”:排行榜上“名字和人对不上号”的网络歌手,唱着十几年前的流行音乐,跟炒冷饭有何区别?

“翻唱热”还引发争议的,是原唱和翻唱间的利益牵扯。歌火了,本属于原唱的风头,被翻唱抢去一大半,注定会让双方粉丝在评论区“一阵厮杀”。

站在原作角度,自己多年勤恳做音乐没火,反而被一些网红翻唱分分钟带火了,这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少?近来,汪苏泷2012年发行的《万有引力》,又重新翻红。让这位昔日差点被偏见毁掉的“qq音乐巨头”,狠狠的甩给歌坛一巴掌。

老歌看似无声息登顶,实则在短视频中被演绎成卡点枪声,吃鸡甜心舞,男女声翻唱……有一段时间走红发酵。

对此,不知原作汪苏泷的内心是否会感到难过。

无论是《万有引力》被翻唱走红,还是像《有点甜》《我也不知道》,之前直接“被抄袭走红”。别人因自己的歌名利双收,自己却又参演综艺,又写OST,各种忙碌也没换来爆红。

回头看汪苏泷出道的2010年至今,内娱圈经历从被韩流明星席卷,到疯狂打造本土偶像;从实体唱片低迷,到音乐综艺选秀,独立音乐人崛起。

其中,汪苏泷可以被定义为“初代独立音乐人”。一定程度上,他是幸运的,“QQ音乐三巨头”的称号也是昔日影响力证明。

至于“不幸”的方面,本身具备远胜如今网红歌手的实力,却没有享受到“流量时代的红利”。因而,当汪苏泷8年前的歌翻红,在一些层面其实在打脸如今的华语乐坛。

打脸带偏见的听歌人群

在前几年,汪苏泷的作品还没被频繁翻唱那会,提到他的名字,很多人只会想到《小星星》《有点甜》这几首早期甜歌代表作。

这些歌有多烂大街?

用《吐槽大会》的话说,只要经过台球厅、小卖部、理发店,人均消费不超过20的地方,都能听到汪苏泷的歌。而给这些歌做受众分类,汪苏泷就是“小学生中的周杰伦”。

周杰伦在华语歌坛的影响力毋庸置疑。2000年起,周董步步登顶歌坛超巨,即使2010年《跨时代》之后被指江郎才尽,但整个歌坛都等不到后来人。

像早期汪苏泷、许嵩、徐良的音乐,都被质疑过模仿周杰伦,再加上当时音乐制作粗糙简单,更是给人留下“网络歌手没格调”的印象。

身处产业鄙视链底端,汪苏泷有自知之明,当然也有“不服”。

在一档节目上,他说道:有个现象很好笑,(自己)受到很多不公平看法,因为我来自网络,大家就觉得不够专业。但其实我沈阳音乐学院的,从小学钢琴,大学学作曲。”

采访中,汪苏泷还提及专辑《登陆计划》里的《银河》,自认为这首歌写得很好,结果被评价“如果是林宥嘉唱,这首歌应该会火”。

言下之意,大众始终对他抱有初期建立起的“印象偏见”,对他的实际能力、转型进步,直接忽略不看不听。可事实上,汪苏泷的唱作能力,和专辑制作上的进步升级,都是可圈可点的。

先看唱作能力,不得不说内娱这些年的综艺,给了歌手“实力洗白舞台”。先在《天天向上》上演绎三键成曲,让很多人见识到网络起家的汪苏泷,原来并不输给在韩圈风生水起的张艺兴;

后在《蒙面唱将》的舞台上,戴上面具演唱《追光者》的汪苏泷,用纯粹唱腔改变了很多人对他的印象。

再是专辑制作的质感升级。

刚上大学就发歌成名的汪苏泷,像他在书中写的:以前,所有设备加起来不超过几千元,而这几年,专辑里一首歌制作成本,可能就是当时设备几十倍。

早期成本投入有限,让汪苏泷的歌显得小儿科,但其实到了毕业的2014年,他就交出了古典流行结合的《传世乐章》,一改昔日校园画风。

到了2015年,为发行《登陆计划》,他前往美国录音制作,请用好莱坞爵士管乐队,格莱美获奖混音师等专业团队。

当国内大部分音乐人无法靠音乐收益维持生计,汪苏泷还是持续发专,并愿意为此狠下成本,让人反思:我们总是批评乐坛没有好音乐,可是否有因为自带偏见,屏蔽掉了一些怀揣热爱,本该受到鼓励的音乐人?

打脸遍地的流量歌手

坚持出唱片这点,可见汪苏泷的音乐热爱。另一方面,我们看汪苏泷十年翻红,也揭露了很多音乐人共有的无奈:

本该用来专心投入音乐的时间,要被参演综艺,创作OST,接拍广告等商业通告填满,以此收获大众好感度,才有出下一张专辑,出下一首歌的机会。

可收获大众好感不容易,鄙视链底层想站上金字塔顶端,要么像流量明星,一开始自带讨喜人设,在商业运作下轻松出圈;要么没有背景,靠个人能力慢慢爬上高位。

单看前者,就是一场流量人气,与实力作品的对决,打脸乐坛娱乐圈畸形的发展模式。

作为《青春有你2》的导师,论资历作品传唱度,汪苏泷如今也够格当导师;可论人气,实际他又输给学员,输给比他晚出道的偶像艺人。

以粉丝基数为例,《青春有你2》中因可爱人设爆红的虞书欣,微博粉丝如今已破千万;反观导师汪苏泷,还在和粉丝玩着“破百万福利”。

因为没有明显人设路线,大家都只是默默听歌,这类“作品型音乐人”除非是撞上神曲,否则很难在互联网商业机制下,尝到一夜爆红的滋味。

再看曝光机会,别看汪苏泷这几年频繁参加综艺,节目镜头时间毕竟有限,为了利益最大化,更多镜头会留给有热度话题的艺人。

像在《蒙面唱将》里,汪苏泷本受好评的演唱和感言,起初就被节目组剪得只剩十秒,还是因为粉丝集体抗议,大家才看到了原版视频。

但如果我们抛开流量话题,谈音乐人之间纯粹作品的较量。汪苏泷是否已经完全够格?足以彻底摆脱困扰多年的网络歌手标签?

以去年他和梁博在《我是唱作人》的PK来看,汪苏泷接连败给梁博,暴露了自己在创作上的“不足”:曲子缺乏新意。

毕竟,对于大众来说,歌曲抓耳或许就够了。但面对本就设置内心标准,口味挑剔的行业评审,汪苏泷就被指是“冒牌林俊杰”。相信这样的评论,也会激发起汪苏泷的胜负心。

较劲、不服输且努力的汪苏泷,已有吊打一般网络歌手、选秀偶像的唱作能力,这点不必妄自菲薄。倘若能继续挖掘词曲创意,在大众化流行与主流高级感之间,找到更为理想的平衡。

相信那时的他,能够真正意义上用自己的“专业信心”,更有力打脸那些曾看轻他的人,打脸以“颜值人设为先,实力努力在后”的音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