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奇星——伽罗瓦 1832年5月30 日

1811 年,伽罗瓦出生于巴黎,少年奇才,为人怪僻。

15 岁时,开始钻研数学大师的专著,17 岁时,天才和努力使他的数学水平远远地超出了老师。然而此时父亲的突然自杀、自己两次投考法国综合理工学院的失利,对他打击很大。不久后,他向法国科学院递交了两篇论文,却意外遭拒;又因政治原因两次被捕入狱,命运进一步恶化。

1832 年,他介入了一场无畏的爱情决斗。对手是法国当时最好的枪手,他自知活不过第二天,令他最担心的事是曾经被科学院拒绝的成果将会永远地消失。他彻夜工作,奋笔疾书,写出了他所思考过的所有定理,全面地阐述了有关 5 次方程的疑难之解,试图使这些成果再次获得承认。

值得庆幸的是,在 1832 年 5 月 30 日结束和第二天凌晨到来之前,他终于完成了全部的演算。同时,他还给朋友舍瓦利耶写了封诀别信,托付他把论文送交欧洲最杰出的数学家。几个小时以后,世界失去了这位绝世数学奇才。在不到 21 岁的生命中,他用于研究数学的时间充其量只有 5 年,跳跃的思维、疏于严谨的论证,使他难以在数学这一严谨的学术领域中立足。

直到 1846 年,法国数学家约瑟夫·刘维尔看到了这份手稿,随即整理发表在《纯粹与应用数学》杂志上。直到此时人们才终于承认伽罗瓦的贡献并不限于给出代数方程有没有根式解的明确判据,更重要的是在求解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他引入了全新的概念和崭新的群及群论思想。自他之后,代数结束了解方程的历史,进入研究新的数学对象——群、环、域的抽象代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