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让乡村重焕生机

旅游扶贫,让乡村重焕生机

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 柳娜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相信通过两地政府的积极对接与合作,两地旅行社及从业人士的共同努力,平凉旅游扶贫一定会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

在5月18日至22日由市文旅局组织的“津——平”旅游扶贫线路踩线考察之行活动中,天津市河西区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袁莉对两地的旅游合作寄予厚望。

踩线团留影。

厚望的背后,源于对我市旅游扶贫工作的信心。

近年来,平凉旅游产业发展立足“山、水、情、节”4篇文章,突出“民俗、生态、文化”3张名片,坚持全域旅游规划,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深入实施“旅游+”战略,已成为助推平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发动机”和“催化剂”,在促进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天的平凉,山水在变,变得更美;山村在变,变得更富。

深挖乡村青山古韵

旅游扶贫,最重要的一环是:利用好乡村的资源,深挖乡村青山古韵,在青山绿水与乡愁之间为百姓带来金山银山。

庄浪县乡村旅游景点。

乡村旅游的优势就在:它是乡土的,而非城市的。扬长避短,突出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差异性,是我市旅游人在旅游扶贫中所做的重要功课。

让乡村田园风光,农耕放牧、春播秋收的农业文明看得见——

王村镇刘家沟千亩花海。

在泾川县王村镇刘家沟村,盛开的油菜花像给大地铺上一张金色的地毯,点缀出美丽乡村的无限风情;置身于静宁县界石铺镇李堡村的美丽花海,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在仙境一样的繁花盛景之间,身心也跟着舒畅起来……借助“旅游扶贫”的大潮,这些景区从乡野中脱颖而出,成为平凉大地耀眼的旅游新景。

良好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它尊重生态文明,不去大拆大建做新城,也不去做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而是要成为让心灵回归山野的诗意栖居地。这些因地制宜打造的景区,因为乡土人文赋予田园风光丰富的文化内涵,使景区更具有持久力。

保护地方特色乡村建筑,有历史有故事有味道的老民居才是乡村文化的使者,它无声地诉说乡村的魅力——

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华亭市安口镇高镇村也是全国旅游摄影爱好者的打卡地。这个保护完整的古村落曾叫“窑头镇”。曾经的村民以窑为业,以窑为生。古村民居依山排布,层层叠叠,错落有致。遗存于世的座座古窑,傲立于古村,像一曲悠扬的古风情韵。

旅游的目的是给人不一样的生活体验,关键是找到不同的特色和文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成为平凉乡村旅游建设的目标和追求。

完颜村民俗活动。

坐落在泾河北岸的九顶梅花山麓的完颜村,为当今全国完颜后裔人数最多的地方。该村依托自身的民俗文化和完颜承麟墓、芮王墓、完颜宗祠、完颜古井、皇甫圣母庙及明代韩王墓等文化遗址发展起了乡村旅游业。完颜民宿文化展区、休闲垂钓、商业综合、自然观光区为一体的民宿文化旅游基地日渐成形。

平凉的旅游虽然从整体上看都有相似的风光和民俗风情,但各乡村亦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或小地域文化,或民居,或田园风光,或民俗礼仪,或产业建设……

在旅游扶贫成为实现精准扶贫主要途径之一的当下,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态之一正成为平凉各地推进的重点。我市各地依托资源禀赋,找准自身定位,拿捏好旅游受众的消费特点和心理诉求,采取适合本地特征的、而又不掠夺自然资源的绿色发展模式,进行整体打造、细节改造,使乡村旅游走向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泾川县为例,该县按照“一镇一特色、一村一风情”的思路,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先后建成牛角沟遗址展馆古人类文化体验点,吴焕先烈士纪念馆、党张支部遗址等红色文化体验点,完颜仿金地宫等民俗文化体验点,初步形成了多点支撑、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TRAVEL

他们的生活如何被改变?

满地都是文化“瑰宝”的平凉,走出了一条生态旅游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双赢的有效路径。我市建成锦绣凤凰等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5个,旅游扶贫重点村42个,带动脱贫人口9679人。

“在家门口能有收入,我们是沾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光。”5月17日,平凉市泾川县王村镇刘家沟村村民雷玲玲开心的说。2017年,一场车祸,让雷玲玲失去丈夫,20多岁的儿子也落下残疾。好强的她不甘“因病返贫”,栽下4亩苹果树,却因为地理和自然条件遭遇失败。

2019年,刘家沟村按照泾川县“乡村旅游助推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路,抓建了总占地1235亩的田园综合体。去年4月,千亩油菜花海正式开园运营,在短短半个月里,吸引了近6000名游客,这让雷玲玲找到了依托旅游景点提供餐饮服务的致富方向。

砚峡乡小渔村垂钓中心。

我市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着眼于贫困人口受益、贫困户脱贫摘帽,让贫困农民分享旅游开发的长期收益。

泾川县凤凰村村民王银娟是一位扶贫户。每天一早,她都会去村子附近的游乐园上班,做摩天轮维护。她每个月都能拿到2600元工资,还参与土地分红,一家七口年收入超过3万元。

泾川凤凰村。

王银娟所在凤凰村是我市实施“三变”改革的典型村。我市把“三变”改革作为发展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盘活沉睡资源,创新经营机制,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子。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在尊重群众意愿,明晰产权归属的基础上,多方整合农村土地、林木房产、劳动技能、民间资本等资源资产,量化入股旅游公司统筹开发、运营管理,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带动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发展。

招工几乎全用当地人,贫困户优先安排。作为崆峒区的重大建设项目,海寨沟景区开发带动了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扶贫。附近397多户农民工,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仅有了流转土地的收入,更解决了劳务,多了脱贫致富的路子。

海寨沟景区。

崆峒区大寨乡柳沟村村民王存亮当了大半辈子农民,没想到中年时竟然换了个活法。从2011年开始,他就在村附近的海寨沟景区平地、栽树、修路,每月工资4000元。

“当时这里就是荒山荒沟,现在大家都过来打工,最多时候有500人,每人每年能多拿1到2万。”王存亮说。

TRAVEL

一路走,一路扶

为解决过去乡村旅游形式单一,结构不优,群众参与度不高,没有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因旅游而脱贫致富的问题,我市创新激励措施,扩宽旅游产业渠道,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提升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打好乡村旅游“精品牌”。引进锦绣凤凰文化旅游、国峰文化旅游等民营企业20多家,打造了泾川县红河乡田赵村、泾明乡白家村等一批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精品村庄,培育形成了崆峒区寨子街村、赵堡村、史家沟村、泾川县玉都镇康家村等一批集休闲娱乐、农事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文化旅游示范村,树立了崆峒区花所乡天源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园等文化农业融合发展的典型,建成具有民俗特色的“农家乐”213户,建成“历史再现”工程乡村记忆展馆33个,带动农村就业1万人。崆峒镇入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津南区游客购置产品。

念好旅游商品“山字经”。培育壮大“文化集市”,推广“公司+农户+基地”运作模式,建成何霞民俗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正道文化艺术公司纸织画社、启元文化公司、静宁成纪掐丝画有限公司、庄浪马尾荷包生产基地15个、固定经营门店13家,吸纳文化旅游产品加工商户2925户,研发民俗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书画、文物古玩以及土特产品等16个大类50多种。既扶持了小微文化企业发展,解决了贫困群众就业问题。

我市通过支持、培育旅游业的配套产业发展,有效带动了贫困户自主创业脱贫。在推进“旅游+扶贫”进程中,我市不断加大技能培训力度,组织贫困户积极参加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培训,让贫困户不掏腰包就能学到一技之长。

全力做好乡村旅游文章,将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将青山绿水变成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金山银山”。未来,兴旅富民、绿色崛起的平凉全域旅游蓝图振奋人心。

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