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再加码 昆山创新帮扶转化“黑榜村”

烈日炎炎,夏日的金家娄自然村草木葳蕤,绿意葱茏。小河流水,清澈见底。岸边整齐的菜园,白墙黑瓦的院落,古朴美观的石拱桥,火红的石榴花,一幅色彩绚烂的江南水乡图景跃然眼前!
时值周末,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农村人居环境“黑榜村”转化帮扶小组的同志们正在村里开展“地毯式”大检查,他们检查村里的垃圾分类设施,走进公共厕所查看卫生状况,走街串巷清理乱堆乱放的杂物……一边看,一边记问题,一边向村干部提出整改的建议,忙得满头大汗。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市农业农村局陈鲁勇局长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希望通过‘黑榜村’转化帮扶行动,让这些曾经的‘黑榜村’重燃希望,重获新生。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道路上一个村都不能落下。”
2019年,昆山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红黑榜”考核,像金家娄这样的自然村因为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而上了“黑榜”的还有60个自然村。如何帮助这些“黑榜村”树立信心,加快整改,以最快的速度补上环境短板,实现昆山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水平的提升?昆山市农业农村局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行业主管部门,提高站位,自加压力,主动作为,在局系统组建26个帮扶转化工作组,结对帮扶全市60个“黑榜村”。金家娄自然村经过帮扶转化,共计清理乱堆乱放78处、建筑垃圾50余吨,种植沿河两侧绿化带600平方……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得到大幅改善。
图片
帮扶前的金家娄自然村
图片
帮扶后的金家娄自然村
牵住“牛鼻子”,激发“知耻而后勇”精气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是检验村书记工作能力的试金石”,陈鲁勇局长指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通过前期的摸排,发现农村人居环境好不好,村书记是关键。村书记能力强,善领导,这个村的环境一定不会差,反之亦然。帮扶转化工作组紧紧扭住村书记这个“牛鼻子”,通过与“黑榜村”书记交心谈心,提高村书记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认识程度,帮助分析村庄环境问题的原因,指出改善提升的空间,“想其所想,急其所急”,逐步引导“黑榜村”村书记改变“自卑”、“畏难”、“抵触”等心理,化解“破罐子破摔”的不良反应。同时,用身边的榜样激励村书记,组织他们前往高新区马庄村“取经”,用马庄村村委会一班人“知耻而后勇”,带领村民变“黑榜村”为“红榜村”的鲜活事例提振大家的信心。
图片
如今的金家娄自然村全貌
用力关键处,打好“帮扶转化”攻坚战。把“黑榜村”转化帮扶行动作为农村人居环境“红黑榜”考核的有力补充,全力打好“帮扶”攻坚战。全市60个黑榜村,村村情况不相同。有的本身是经济薄弱村,没钱搞整治,有的是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整与不整一个样,有的是长效管理缺乏,前面整治后面污染……帮扶转化工作组的同志们带着发现问题的眼睛走进“田间地头”、“百姓炕头”,从“房前屋后”到“庭院内外”,从“私人领域”到“公共场所”,用“筛筛子”的细致帮助村干部检视垃圾处理、厕所管护、水环境管护、村容村貌方面等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张贴问题清单,发放村民环境问题告知单,带头示范整改,不当“甩手干部”。抽出固定时间,帮助村干部研究问题整改落实,力争每次进村都能解决一批环境问题。同时,对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把帮扶行动做实做细。
瞄准制高点,树立“上榜创星”大目标。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帮扶转化行动,不搞“一步到位”。首先,按照“干净、整洁、有序”考核标准,每周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围着村庄走一圈,自己给自己打分,让村民设身处地感受村庄环境的“现实家底”。有村民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也有村民说,“以前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现在看来不行了”,引导村民从自身做起,从坛坛罐罐收起,从房前屋后扫起。其次,结合昆山市出台的农村人居环境进步奖评选和庭院管理“创星”活动,鼓励村庄和农户积极向上申报,锁定“奋斗小目标”,争上“农村人居环境进步榜”,争创“庭院管理五星户”,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实现农村人居环境质的飞跃,向“红榜村”发起冲刺。(经济日报记者 冯举高 通讯员 苏红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