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巴婚礼,这个女人最懂

传播丽江新声音 做有价值的内容

纳西族,是一个从名字诗意到骨子里的民族,也是最痴情的民族。当一段美好的姻缘已经成熟,婚礼仪式,则成为这桩喜事中的华彩段落。

少数民族的婚俗风情万千,也蕴含着祖祖辈辈多年积累下来的智慧与经验。

和育苗来自石鼓镇

丽江喜鹤民俗文化有限公司的创始人

在创建喜鹤民俗之前,和育苗是做导游的。当时她接待了一对来度蜜月的新加坡客人,六天的时间里他们只愿意待在丽江。和育苗每天都安排他们的行程,丽江好吃好玩的景点都安排了,最后一天实在不知道要怎么安排了。

和育苗从小就热爱纳西文化,关于东巴婚礼的书也看过一些,于是说:“要不然明天你们在丽江古城弄一个东巴婚礼吧!”没想到客人痛快的答应了,和育苗反倒呆住了,因为十几年前的丽江,可能就是比较偏远的一些山村还保留着部分的婚俗,但不是非常全,在丽江的城市里面基本看不到传统的婚俗文化了。

和育苗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刺激和挑战。自己说的话肯定要做到,当客人满怀喜悦答应的时候,和育苗潜意识中觉得应该帮他们办得更好,一定要把东巴婚礼的仪式深深地让他们记住。

那天晚上和育苗只睡了几个小时,回去以后就开始设计策划,拿了个笔记本把明天要做的都写出来,给亲朋好友打电话,说明天有一对新加坡的朋友在丽江要举行一场婚礼,你们帮我一下,穿着纳西服装来。

回想往事,和育苗颇有感慨,“那时候纳西服装还是很难借到的,我打了很多电话,一直打一直打。”

其实和育苗在圆那对新人的梦的同时,也圆了自己的一个很奇怪的梦。那天的婚礼办得非常成功,按照纳西传统的、书里写的婚俗习惯,和育苗把它变成一种扩大的展示,在仪式上东巴唱祷祝词,和育苗把这个环节与新人的互动结合在一起,更有参与的仪式感。

最后那对客人是笑着离开的,分别的时候难舍难分。当时和育苗深深地感觉到:原来我们文化的魅力这么大,我完全可以去做这件事情。

经历了这件事情,和育苗开始在丽江传统婚俗的这条道路上琢磨、探索,看书查阅资料,到很多地方偏远的村落去了解实际情况,也拜访了专家学者和老人。经过长期的积累,终于形成了今天东巴婚礼的整套体系,也在古城里成立了纳西人家,用来展示纳西婚俗文化。

从纳西阿妈唱着不舍的纳西调边帮女儿梳着出嫁的发髻从开始,梳妆打扮好的新娘坐进花轿,鼓乐手吹起欢快的纳西打跳、纳西族老奶奶背着嫁妆,在迎亲队伍的簇拥下出发。

迎亲队伍里,十几个背着背篓的纳西族老奶奶是整个送亲队伍的关键,这些纳西阿妈身着纳西族传统的妇女服饰,也是娘家的送亲人。她们背上的背篓里背满了新娘的嫁妆——枣,代表早生贵子;米,代表家庭丰厚;红糖,象征生活甜蜜;铜火盆,则寓意着生活红红火火……这些嫁妆在纳西族婚俗中都有各自的寓意。

转过四方街,新人来到玉龙桥畔,在古城清澈的玉水河边,把一对红色的鱼儿放入古城玉河水中,祈求年年有余、一生平安。在热闹的迎亲队伍簇拥下,新人还会在古城一口古井中用铜瓢取一瓢水,象征新娘正式加入男方家庭。还要沿路分发喜糖,喜庆热闹的气氛渲染整个丽江古城。

到了古城纳西人家,门口已聚集了迎亲的人们,在热闹的气氛中,新娘要经历跨火盆、踢马鞍、喝糖水、梳头发、授钥匙一系列仪式,最后才由东巴老人主持传统婚礼仪式,唱诵中,喻示灵魂捆绑的仪式将五行线把新人的手系在一起,表示新娘新郎的灵魂从此结合在了一起。

从创业至今,这十几年间喜鹤民俗举行的东巴婚礼有上千场,公司团队也由1人,发展到现在的30多人。在头几年,几乎接不到本地人的单,而近几年预定东巴婚礼的人群中,本地人占和外地人各占一半,说明东巴婚礼不但被外地喜欢传统文化的人们认可,丽江的青年们也渐渐开始注重本民族的文化了,这是和育苗坚持到今天所取得的最大成果。

采写:满满

责编:杨江芹

“看见丽江”特提醒您

出门一定不要扎堆!

出门一定戴好口罩!

美图、美景将会由

“看见丽江”带您线上领略,

也请相信:

大好春光一定会等我们,

未来可期!

主编:杨江芹 编辑:李丽明

初审:章丽清 终审:杨江芹